张祚香
摘 要:教材编写内容是通过一系列筛选、研究,进而整合出小学教材体系。小学教育界通过对人教版教材选编与教学的长期研究中,得到了突破性进展,并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观念。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加强对语文古诗的研究,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深度。重点以研究小学语文古诗的意义作为出发点,进而提出新的论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小学古诗词教学愈加重视。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领域对小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积极作用,加强对小学教材古诗文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工作,通过深入古诗文找出其中的内在含义与规律,继而为小学语文古诗文教育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提高小学古诗文教育质量。
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研究意义
(一)继承、发展民族文化的基础
小学语文作为启蒙教育的重要学科,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古诗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古诗文作为古代哲人遗留下的作品,其不仅是教书育人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族文化作为我国的文化瑰宝,继承、发展民族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的历史责任。而古诗文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诸多历史文化韵味,也能够使小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形成初步认识,实现民族文化继承,为后续的历史文化发展奠定基础。
(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古诗文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语文古诗文研究能够有效深入古诗文当中,进而分析其中的内在含义,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认识。现如今,人教版教材在我国小学教育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作为语文教育活动的重要平台,很多专家、教师、家长都不断开展研究,通过提高教育质量、教学效率、教育深度,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研究视域与论点
(一)课程标准视域
通过研究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重要因素就是提高教育质量,加深古诗文教育深度。新课改要求小学语文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能够了解古诗文的内在含义、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鉴赏能力,进而受到趣味与情操的熏陶,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例如,李白的《静夜思》,该诗的中心句子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通过对《静夜思》研究,结合李白的生活背景与所经历的事情,可以分析出这种思乡之情的深入,还蕴含着李白怀才不遇,对当时社会不满的心情,为了避免冲撞唐代朝廷,进而通过思乡之情加以掩盖。古诗文作为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承载了我国千百年民族文化,加强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研究,是实现民族化、本土化教育的必然需求。从古诗文研究重点来说,古诗文研究更多的是为了服务于教育领域,进而深化拓展教育范围,使古诗文不仅局限于诗词背诵、理解,切实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深度,提高古诗文的教育效果,这也是古诗文研究的重要任务。
(二)古诗文中的美学视域
古人的智慧超乎想象,并将这种智慧融入古诗词中流传至今。新课改要求小学语文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而很多古诗词正是因为其中的美感才能流传至今。古诗之所以能够凭借短短几句话表达出很多内在含义,也正是由于古诗文的美感所致。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该古诗文着重描写庐山瀑布景观,以“紫烟”“挂前川”“三千尺”“落九天”等词汇形象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景观,但在叙述文中至少要通过几百字才能将庐山瀑布描写的如此形象。由此可见,古诗文这种带有想象的压缩美感。再如,朱熹的《春日》,该诗文只有最后一句“萬紫千红总是春”中才提到了“春”字,但在前三句都是描写春天景象,即使人们只读前三句,也能够想象到该诗文主要描绘春天,这就是古诗文内在美感的魅力。
(三)古诗文中的心理视域
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研究工作,不仅局限于如何加深教学深度、提高教学质量,也要涉及学生的心理以及使学生对古诗文产生兴趣的方法,这也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由于小学生的认知程度较低,而古诗文中常常带有一些隐藏色彩,这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因此,通过古诗文研究工作,能够充分挖掘小学生的内在心理,以及学生的自然发展规律,进而不断深入研究古诗词与小学生兴趣的契合点,找出学生内心与古诗词的发展规律,进而构建符合小学生自然发展的古诗词教学资源,保证古诗词教育的合理性与针对性,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
加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研究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小学古诗文教学质量、教学深度,保障小学语文古诗文教育的合理性与针对性,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的责任。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加强古诗文研究工作,不仅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余清华.引领学生走进诗的殿堂: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J].新课程学习,2015(2):22-23.
[2]丁道群.动画呈现方式对小学四年级学生古诗学习的影响[J].课程·教材·教法,2008(9):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