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微+赵顺丹
摘 要: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的今天,少年儿童面临着更多的诱惑与挑战,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明显加大,这就要求基础教育战线的德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探索出一套适合学生实际和生活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方法。从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课程建设、文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五个方面来阐述学校的德育工作。
关键词:班主任;课程;文化
一、加强队伍建设,引领专业发展,激发工作热情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离开了优秀的教师队伍,优质的教育就无从谈起。班主任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德育工作的中流砥柱。但长期以来,由于班主任岗位责任重,压力大,付出多,收获少,基层教师从事班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较低。在教育教学一线,班主任所面临的困惑与挑战与日俱增,也给全体德育工作者带来了一系列值得思考,亟待解决的难题。例如:班主任教师到底应当具备哪些专业技能和师德素养;班主任培训应当如何开展;如何培养青年班主任的教师梯队;如何激活班主任的职业发展动力;如何缓解班主任工作的压力,提升幸福指数等。这些问题的提出,无不关系着班主任队伍的稳定与发展,更决定着基层学校的现在与未来。
在这一问题上,学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去探索行之有效的办法和举措。例如:不断丰富班主任培训内容,以趣味运动、心理拓展、实践考察、沙龙研讨、头脑风暴等形式,引领班主任舒缓压力,愉悦身心,反思工作,凝聚力量;在开展班主任系列培训活动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的作用,促进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实行年级“双管理”模式,推进教育教学的无缝对接,变班级管理工作的“单兵作战”为“齐抓共管”;设立班主任节,让班主任感受到自己职业的幸福等。这些工作方法虽然在侧重点上各不相同,却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挖掘了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内涵,拓展了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外延。
二、加强制度建设,倡导多元评价,维护自信尊严
谈到对制度的理解,多数人都认为它是“管理人”“约束人”“规范人”的,却少有人利用它去“发现人”“解放人”“发展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德育制度的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管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日常管理的层面上,而更应该关注如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环境、提供机会、保驾护航。
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也应当让学生“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但是,在当前功利主义之风盛行,唯成绩至上的教育背景下,学校里那些成绩并不突出的学生,是否也能获得真正的尊重,抬起头来做人呢?
应当说,尊重的基础是权利,核心是自由,主体是个人。对于每一名学生,无论成绩的好坏,我们都应当保障他们受教育的权利,给他们自由成长的空间,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本着这样的理念,去发现每个学生的价值,就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赢得尊重。例如:改变传统的德育评价制度,变“量化”为“亮化”,旨在展示、深化、升华每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展“好习惯之星”系列评选活动,扩大表彰鼓励的范围,使阳光照到每一个角落;在规范性德育的基础上,注重发展性德育和深层次德育的研究,构建新型的德育管理体系;对于生源水平并不理想的学校,可利用体育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斗志,培养学生的信心,塑造学生的人格,取得出人意料的优异成绩。
这种特殊的人才培养机制,让那些曾被忽视的学生找到了价值,找回了尊严,建立了自信。正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只有满足了人的尊重需求,才能满足人自我实现的需求。因此,尊重人与发展人,这才是德育工作的价值所在。
三、加强课程建设,丰富实践活动,促进全面发展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德育课程建设是德育工作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常态化的基础工作。长期以来,人们对德育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喊几个口号,搞几个活动,树几个典型”的层面,却很难从课程建设的高度来整体思考德育工作的内容与形式。以德育活动的策划为例,我们在考虑活动目标的同时,是否进行了充分的学情分析;我们在设计活动环节的同时,是否采用了恰当的教学策略;我们在实施活动过程的同时,是否关注了效果的评价反馈?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我们具备更加完善的德育课程意识和开发能力。
纵观十几年来的课程改革,一言以蔽之,就是要解决到底“以谁为主体”的问题,学习的过程若不以学习者为主体,就很难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形成自主的学习过程。只有了解学生的真特点、关注学生的真需求、尊重学生的真想法、发挥学生的真作用,才能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因此,我们必须超越书本、走出教室、跳出校园,步入广阔的生活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形成真实的感受,体会真正的成长。
综合实践类和体艺拓展类课程的开设,学校可利用校本优势资源,进行诸多尝试,例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期工作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科技、艺术、体育、心理教育等主题活动,既寓教于乐,又润物无声;将拓展课程纳入学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学分制规范课程管理;结合校本资源优势,以“学国学、诵经典、讲礼仪”的校本课程为平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秉承“国际化课程”理念,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利用军训、校园文化节、外出考察、社区服务等机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鼓励学生主动承担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责任。
四、加强文化建设,塑造灵魂内涵,体现德育魅力
我们常说,学校的发展有三个境界:一曰“人治”,即发挥校长的带动作用;二曰“法治”,即发挥制度的规范作用;三曰“文治”,即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可见,文化育人是学校教育的高级形式,是教育追求的理想境界。
德育工作之所以困难,在于它是影响人、改变人、塑造人的过程。这一过程必然是“思想引领思想”“人格感染人格”“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这一过程如果缺少文化的积淀,就只能是“强扭之瓜”,丧失打动人心的魅力。我们应当看到,在教育实践中,影响德育实效性的绊脚石,表面上是形式主义在作怪,实质却是文化灵魂的缺失。“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值得每一个人认真思考。对于这两个问题的理解,就体现了我们的教育价值观,就表达了我们的教育文化内涵。
因此,要让我们的德育有魅力,就要让我们的德育有灵魂;要让我们的德育有灵魂,就要让我们的德育有文化。例如:结合学校学生的艺术特长,在美育教育中重视学生的精神追求,培养学生高雅的生活志趣;力求让每一项德育活动都成为精品,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推动和引领作用;开展“表达爱,传递爱”活动,号召师生用“爱心卡”互表心意,使学生学会了感恩,使教工体会了幸福等等。这些活动的背后,是学校文化的积淀,更是教育者智慧的结晶。
五、加强信息建设,打造数字德育,推动家校联合
信息时代的来临,为我们搭建了宽广的舞台,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信息化的浪潮好似一把双刃剑,在带来快捷与便利的同时,也使我们变得更加透明,更加脆弱。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们应当且必须适应这种发展潮流,主动迎接并化解这些挑战,才能在这场激烈的变革中扬长避短,闲庭信步。
正如“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与其像“洪水猛兽”般惧怕它的不良影響,倒不如“主动出击”,“占领阵地”,开辟绿色上网通道,打造数字德育平台。互联网的优势,不仅在于它的即时性与交互性,还在于它的私密性和虚拟性,更在于它的流行性与娱乐性。这些优势是任何一种传统德育媒介所不能比拟的,这种变革必将深刻影响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沟通方式。因此,如何建设好、利用好信息化平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新空间,为家校合力的形成创造新环境,也就成为现阶段德育工作所面临的新课题。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学校可尝试改革实践,例如:建立了学生干部QQ群和班级博客,以网络会议的形式召开团委会、班委会,以微博留言的方式交流校园生活的真实感受,使班级管理焕发出新的生命和活力;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即时交互的家校沟通,开设一系列针对性强、实效性突出的家长学校讲座等。
综上所述,做好德育工作,不仅需要澎湃的热情,更需要泉涌的智慧,只有手握这两大法宝,才能焕发德育的光彩与能量。
参考文献:
[1]刘先文.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师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校长,2009(9).
[2]王云霞.教育大计 德育为本[J].新课程(中学),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