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巧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也是如此,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由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思维仍然不完善,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时会有一定的困难,造成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而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也应当注重兴趣教育,为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奠定基础。
关键词:低年级;小学数学;兴趣教育
新课程改革更新了以往的教学观念与形式,其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激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采用兴趣教学的方式既符合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又有助于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动机与欲望。在新的教学背景下,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设计教学,从而真正打造出高效的数学课堂,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一、利用直观教具,调动学生兴趣
低年级小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比较强,在教学抽象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借助直观的教学用具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思维是从形象到抽象的转化过程,因此,要保证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利用直观形象的事物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从而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知,使得数学课堂的教学真实而有效。
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出示课前准备好的积木,让学生通过直观地观察摸一摸、在纸上画一画积木。然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體的面是这个形状的,并引导学生总结这个图形的特点。如有的学生画出来的图形是正方形,并说平时玩的魔方就是这个样子的;有的学生画出来的图形是圆形,并说平时看到的足球、篮球都是这个样子的……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比较这几种图形的特点,并说出其中的区别,从而通过引导与启发,使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与圆之间的不同点,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巧妙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巧妙地设计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低年级的小学生具有求知欲与好奇心强的特点,那么教师就可以在了解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去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在积极思考与思维的发散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克和千克”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创设情境:拿出两袋糖果,让学生猜一猜哪一袋糖果更重,在学生无法判定时,教师可以找几名同学用手掂一掂,以便得出更为确切的结果。然后教师再启发学生思考:“这两袋糖果各有多重呢?应该怎样来表示呢?”这样的提问会让学生更加积极地进行思考,他们也会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说出有关重量的名词,如斤、千克等,从而使教师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也会怀着兴趣继续学习,为课堂高效教学的实现提供保障。
三、组织数学游戏,培养学生兴趣
组织游戏设计教学是数学课堂中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在轻松而又充满趣味的游戏中,学生的大脑思维会不断发散,他们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会有所提升,从而有助于学生在游戏实践中收获知识,真正地做到在“玩中学,学中玩”,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出来的一种教学形式——寓教于乐。要恰当地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密切地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游戏,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法”这一节内容后,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组织数学游戏——找朋友。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派出一名小组长,然后,教师先选出其中的一个小组,每个成员身上都贴着一个算式,其余小组的成员则要计算出这些算式,并将结果写在自己小组成员的身上,算式与结果相对应的两名同学则为找到了朋友,这名同学也要加入写出结果的这个小组。最后,小组成员最多的一个小组获胜。这样的数学游戏既紧张刺激,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应当注重兴趣教学,这不仅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学生能力提升的根本保证。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基本的出发点,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与学习能力的教学内容与环节,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能力,进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今后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左都雁.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4(5).
[2]金林.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探析 [J].教育现代化,2016(39).
[3]武志红.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生物技术世界,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