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思睿+林晓慧
(浙江师范大学)
《古史辨自序》是由顾颉刚先生撰写的,他疑古辨伪,对中国传统的历史观念提出了质疑,揭示出战国、秦、汉以来的古书特别是“经书”上所载的古史,大多出于神话传说的演变,是由不同时代的神话传说一层一层累积起来造成的,从而要把古书中的一些虚妄的史料清除出去。在自序中他对自己进行了剖析,对自己的思想也进行了阐述,从而使读者对于他的立场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一、《古史辨自序》内容概要
在《古史辨自序》的前40多页,作者以时间为线索,坦诚了自己如何走上古史辨伪的心路历程。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父酬者”社会,也就是所谓的“拼爹”时代。当然在顾先生那个时候同样也是这样的境况。从小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良好的家庭环境让他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书籍。生在那个未废除科举考试的年代,自然所读的书籍中“经书”略多,从《论语》《孟子》到《五经》,这些经书也成了他后来进行研究的问题来源。同时他的祖父和祖母又是很能讲故事的人,在祖父祖母的影响下,他的意识中产生了对历史的意味,得到了最低的历史的认识,知道凡是眼前所见的东西都是慢慢儿地积起来的,不是在古代已尽有,也不是到了现在刚有,这样的观念影响了他毕生。后来清政府被推翻,辛亥革命到来了。虽然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但是也给他提供了一个较为自由的思想空间,他也认识了一些博学多识,有见解的人,这些人对他辨伪思想的形成发挥重大的影响。如章太炎先生与康有为先生的观点与见解都让他对古史越来越心存怀疑并想去考证。虽然在之后由于人生的不如意,古史辨伪的进程受到阻碍,但是他没有停下脚步,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研究。在对尧舜禹地位的探究过程中也越发明确:“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恰是一个反背。”
他把自己对于古史的研究分成了3个方面。一方面是在考古学方面,通过对实物的考证可以更加清楚得知道史实的真相,从而为真实的历史提供更多的佐证。另一方面是在辨证伪古史方面。要辨伪史必须先认识真历史,他的目的是在辩论东周、秦、汉间发生的伪史,所以他要对东周、秦、汉间的时势、思想、制度等研究出一个真相。虽然在那个年代很少有和他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研究,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但是他还是有着自己的计划,并在不断的考究中让自己的结论更接近于史实的真相。就比如经过作者的不断考究认为禹是社神,得出了在历史上一些人与神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结论。另外他对古史的研究也包括民俗学,其中又分为故事、神道、社会和歌谣。对故事的研究旨在对故事的性质有更多的了解,也是希望对伪古史做一个大体的整理。神道主要是要认识东汉末起各地的神道,并把佛教的神与道教的神做比较。对社会的研究是由论禹为社神引起的。对歌谣的研究是想借此窥见民歌和儿歌的真相,知道历史上所谓童谣的性质究竟是怎么样的。尽管在民俗学方面研究的范围很广,但是其目的是一样的,就是要探究真实的历史,了解真相。
虽然在时势的影响下,在作者本人桀骜不驯个性以及境遇的作用下培养了作者独特的历史观念,但是在文章的最后,作者也忧心忡忡得阐述了自己所面临的难题。第一是在学问上,由于学问没有平均发展,所以一种学问也要因为得不到帮助而不能研究好。在当时民不聊生的中国,很少有人能够潜心专研于学问,因此使得作者的研究得不到他人的协助而困难重重。同时当一切研究都要基于事实时,新的材料又繁多乱目难以下手。第二是在生活上,作者感慨时间的流逝,而自己的精力有限,怕穷尽一生也不能研究出所以然来。有了疑古的想法也让作者变得不敢读书,同时对于国家的未来也深表担忧;其次,在做学问过程中作者认识到自己常识的不充足和方法的不熟练,对于世界知识没有很好的吸收运用。另外作者也為自己的生计忧愁,没有充足的物质支持,“只出货不进货”的现实,迫于生计的压力让作者无法潜心专研。第四件痛苦的事是自己的生活很枯燥,很多欲望得不到满足。虽然很痛苦但是作者没有放弃,仍愿意忠于自己的内心,不畏艰难,保持热情,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坚持自己的研究,为后来人奠定基础。
二、古史辨伪发生的背景
顾颉刚先生对一些古史提出的质疑可谓对整个历史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那么究竟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让顾先生提出如此不一样的观点呢?
“时势造英雄”,顾先生出生在清末,清末虽还是专制统治,但是与其它朝代相比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清末在学问上脱离了应用的束缚,而且打破了只崇尚一尊的传统,对各种家派都进行了争论。同时随着思想的开放古文家要求遵循旧途,今文家主张标新立异,两派的争斗消除了人们心目中家派的观念,开始自立一说。新文化运动的进行使得西方的科学传入中国,对中国学者的治学方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们认识到要把中国古今的学术整理清楚,认识它们的历史的价值。顾先生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期间是顾先生思想观念形成以及发展的特殊时期。当时蔡孑民先生任北京大学的校长,努力破除了学校中的陈腐空气,陈独秀先生办的《新青年杂志》以思想革命为宗旨得到国民的关注。黄远庸先生发表的《国人之公毒》一文,指斥中国思想界,在这样一种提倡革新,打破僵化的学术环境下,让作者更敢做大胆的批判了。适逢又遇上了两位极具思想的先生让作者更加坚定自己的志向。首先是整理国故的倡始者太炎先生,太炎先生对于经学的批判对作者影响很大,使他“愿意随从太炎先生之风,用了看史书的眼光去认识《六经》,用了看哲人和学者的眼光去认识孔子。”受太炎先生攻击今文家“通经致用”的启发,作者也开始敢于大胆做无用的研究,不为一班人的势力观念所笼罩,只为探究学问的真实性。适之先生是把对国故的整理提上了具体计划的人,他带回来了西洋的史学方法,把传说中的古代制度和小说中的故事举了几个演变的例子,使人读了不但要去辩伪,要去研究伪史的背景,而且要去寻出它渐渐演变的线索。在他的影响下顾先生找到了研究的新方法,在新方法的指导下成就了古史讨论。
三、看待历史的态度
读了这篇《古史辨自序》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看待历史的态度。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古书和口耳相传的传说来了解历史。但是于此同时,这些古史并不一定是过去历史的真实反映,因为每一个人说同一件事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立场,反应了一定的时代背景与需求,所以不免多有添油加醋之嫌。
书中顾先生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伯夷的考证。虽然现在我们不知道他的人究竟如何,是否是孤竹君的儿子。但是我们知道春秋时的人喜欢讲究修养,人格的陶冶以君子为标的,所以《论语》中讲到他便说不念旧恶,不肯降志辱身。而战国时期的君相专讲养士,士人都是汲汲皇皇地寻求主人而为之用,所以《孟子》上说他在纣王掌权时,就隐居在北海之滨。听得文王有了势力,就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因为天下有善于奉养老人的人,仁人便把他当作自己要投奔的人了。这是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的。在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忠君的观念大盛,所以《史记》上说他叩马谏武王,义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了。汉以后,向来流动的故事因为书籍的普及而凝固了,他的人格才没有因时势的迁流而改变。
因此,很多对于古史的阐述是值得商榷的,古史是会随着社会时势的变迁而变化的。对于古史我们要始终保持一种怀疑的态度,结合实物与时代背景充分考量,唯有这样才能越来越接近事实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