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学习:学习也可以“上瘾”

2017-07-03 19:13朱秋庭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尝试课程体系创设

朱秋庭

小学阶段引进游戏化学习方式,不仅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而且符合儿童由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心理认知规律。我们在课堂改革中实施游戏化学习,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全身心参与的认知、实践、反思的环境,让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智力、精神和身体、个性得到均衡发展,进而激活学生的内在潜力。

在游戏化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课程搭台、空间放开、课堂实施、评价激励”的四维变革模式,立足语言与人文、科技与信息、品德与生活、运动与健康、艺术与审美五大领域和综合实践活动,形成了“5+1”活力课程体系。

基于“5+1”活力课程体系,我们实现国家基础课程校本化,结合地域资源,创设了小种植、茶艺、科技小实验、小镇银行、国旗班等66门“活力小镇课程”,保证拓展性課程满足学生自主选择;开设了实践性课程,重在角色体验和参与担当,落实校内外结合;将游戏元素引进课堂,以情境模拟的方式尝试游戏化实践。此外,学校还建立了游戏化学习实验室和安全体验游戏室,帮助学生在模拟实验中实现多学科知识的融合,逐步积淀,形成素养。在评价中,我们通过电子评价平台对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行为素养的数据进行记录、统计和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尝试了创设情境法、探究总结法、竞赛激励法、成果展示法等游戏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多维发展。教师们在课堂上创设游戏情境,开展游戏探究和游戏竞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例如,在“神奇的魔术圈”数学课中,教师营造魔术氛围,引导学生利用不同方式粘合莫比乌斯带的两端,变化出不同的圆环样式,在“猜想-验证-结论”的流程中尝试探究现象背后的本质,激发学生探究数学奥秘的欲望;在“言语识字”语文课中,学生将汉字拆剪成2-3个部分,四个人一组将部件堆到一起,然后选择部件组合拼字;信息技术课引入Scratch游戏编程之后,编制游戏成为课堂主线,以此带动学生将Word、绘图等学习融入其中,培养了学生故事情节构想、运动方位测算等多方面能力。

游戏化学习方式内联书本,外联生活,将学习与实践融为一体,拓宽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激活了师生的发展潜能。游戏的过程也是学生知识学习、能力提高与人格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增强。

编辑 _ 于萍

猜你喜欢
尝试课程体系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尝试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