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二娟 李佳丽 李燕
摘 要:耗散结构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教授提出。耗散结构理论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论,不仅为揭示自然现象提供了一把理论钥匙,而且为探索复杂社会现象的运动变化规律提供了可以洞见的自然科学工具,从而促进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学术传统的合流。该文以耗散结构理论为基础,分析河北省民办高校师资队伍所具备的耗散结构特征,并据此提出保障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稳定的措施。
关键词:耗散结构;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稳定性;措施
一、耗散结构理论概述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阀值时,经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混乱无序状态(混沌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由于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故称为“耗散结构”[1]。耗散结构形成和维持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
(一)系统是开放的
开放是系统进化的基础[2]。对于一个孤立的系统,随着时间增长,系统的熵值不断增大,最终达到最无序的平衡状态。要想使系统朝着有序的方向发展,系统必须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或信息,引入负熵。当负熵足以抵消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时,系统才可能由无序走向有序,形成耗散结构。
(二)系统处于远离平衡态
远离平衡态是系统出现有序结构的必要条件[3]。任何物质的平衡都有平衡、近平衡、远平衡三种表现。而平衡和近平衡状态下,系统形成的负熵流很小甚至没有,几乎不能产生耗散结构。只有远离平衡状态,系统才能产生足够的负熵流,使负熵流的绝对值不断增大,从而抵消熵增,那么系统的有序程度不断得以提高,最终形成有序结构即耗散结构。
(三)系统存在能引发突变的涨落
涨落是指系统的某个变量或某种行为对平均值的偏离[4]。当涨落超过一定的阈值,系统将从无序向有序演化,即“涨落导致有序”。涨落的产生是随机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对处于平衡的系统而言,这种随机产生的涨落不会破坏系统原有结构,是一种微涨落;而对远离平衡的非平衡态系统来说,这种随机涨落有可能成为巨涨落,进而促使系统进行对称破缺选择,建立新结构。
(四)系统内存在非线性作用
普利高津把非线性作用看作耗散结构形成的必要条件,他提出:“只有在系统保持‘远离平衡和在系统的不同元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机制的条件下,耗散结构才可能出现。”在系统的相互作用中,线性作用使涨落被消耗掉,不能使之形成有序结构; 只有存在非线性作用,才能使系统内各要素之间产生相关效应。当系统超过一定阈值时,非线性作用对涨落产生抑制,使系统稳定在新的耗散结构上。
二、河北省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具有耗散结构特征
(一)河北省民办高校师资队伍是一个开放系统
民办高校作为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源、人才、信息等交换。作为民办高校系统之子系统的师资队伍,同样也要不断地与外界进行交互。一方面民办高校师资队伍需要河北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社会组织等给予各种资源,如政策、资金等负熵流能量输入;另一方面,河北省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培养优质大学生,为社会、企业输出人才,形成与外部环境的交互。
(二)河北省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处于远离平衡态
随着河北省民办教育的迅速发展,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引入人力资源竞争机制, 并建立相应激励机制,从而吸引了拥有不同学科专业背景、人生阅历、工作经验、智力水平等各类人才进入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同时也推动素质能力较低的教师向高级方向发展,进而驱使着河北省民办高校师资队伍远离平衡。
(三)河北省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系统内存在涨落
涨落现象在河北省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系统中是普遍存在的。通过系统外部因素的影响,出台与师资队伍建设相关的教学、科研、管理、奖励等相关政策,都会对河北省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产生影响。即外在政策的微涨落,经某些因素的非线性正反馈,会导致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系统产生巨涨落,当这种涨落达到或超过一定阈值时,系统就会形成一种新的耗散结构。
(四)河北省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系统内存在非线性作用
组成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各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河北省民办高校中,各项工作均渗透着智力、情感、心理等因素,教师工作的开展需要其他教师以及学生的协同配合,这说明系统的各要素间能够相互激励、相互推动,从而获得更大成效。否则,系统内部的各要素间就会相互牵扯,甚至产生内部损耗,导致系统熵值增大,成效减小。
三、基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的河北省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稳定性保障措施
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持续发展,河北省民办高校在改革中得以发展壮大,成为河北省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省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也逐渐进入远离平衡的开放状态。根据耗散结构理论, 河北省民办高校师资队伍要充分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交换,产生足够强的负熵抵消掉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才能使系统逐步向有序方向转化,进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竞争力。因此, 要保障河北省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稳定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创造有利外部环境
2016年国家已对《民办教育促进法》进行了修订,相关配套措施正在筹划酝酿中,这从法律层面确定了民办学校教职工的权益。河北省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应政策和配套措施,加大对民办高校的宏观管理和统筹力度,落实体现鼓励、扶持的政策和待遇。同时,河北省教育主管部门应发挥监督作用,确保民办高校教师在社会保障、表彰奖励、业务培训、科研课题等方面与公办高校一视同仁,真正保障民办高校教师的合法权益。
(二)健全人事管理制度
河北省民辦高校应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规范聘任程序,建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分配机制。同时加强日常考核管理,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构建合理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将绩效作为教师薪酬的重要依据,收入与绩效、责任挂钩,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三)建立业务培训体系
河北省民办高校要保持较强的竞争能力,必须重视教师的进修培训。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信息时代,民办高校应根据自身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终身教育体系,采用多种方式加强教师培训,不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受教育者提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知识、新技能,最终提高民办高校办学质量。
(四)完善权益保障机制
完善权益保障机制不仅是民办高校举办者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也是稳定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迫切要求。河北省民办高校应积极落实教师各项基本待遇,为教师办理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等基本保障,努力为教师创造安心、民主、自由的工作环境,保证师资队伍的稳定,培养出民办高校自己的优秀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张笑盈.耗散结构理论视野下的高校课程群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4.
[2]万辉、许支江.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高校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提升研究[J].教学刊,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