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功利性行为调查报告

2017-07-03 13:29包敏飞沈琦琦
东方教育 2017年7期
关键词:功利主义成因影响

包敏飞+沈琦琦

(浙江师范大学 行知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0)

摘要:近年来,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进步,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在此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在价值选择和自我实现上渐渐开始注重短期效益与个人实惠,在各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功利性追求的一面。过强的功利性心理于大学生本身而言,不利于其身心成长与道德发展;于社会而言,在一定程度上为不良风气的形成埋下隐患。本次调查主要通过问卷与走访形式,结合实际对此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大学生功利思想,分析其过度功利倾向的成因并制定相关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功利主义;成因;影响;社会现象

引言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大学生,作为一批即将要踏入社会的群体,在校期间便受到此现象的影响。尽管热衷于“自我安排、自我奋斗、自我实现”,渴望利润、金钱的同时也看重原则、道德与价值,奉献与索取意识共在。然而当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相冲突,他人价值和本身价值相悖,后者选项居多。这是当代大学生个人价值观上的普遍认知,偏离了正确的轨道,由此产生的功利性行为渗透在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学习态度上,注重技术专业性科目,忽视基础理论的课程,缺乏综合学习的意识。在活动参与上,以敲章与加分为目的,追随受关注度高的项目。在干部担任上,做事马虎,模糊了“为他人贡献价值”的概念。

当大学生习惯于功利性心理,拜金主義,享乐主义,善念缺失等问题也会出现。这对个人,学校,社会甚至是文化的传承都具有一定影响,本次调查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收集了172份问卷回答,并对其中20人进行详细谈论,成功从不同方面反馈到大学生行为的功利性。

一、功利性行为现象与分析

(一)学习目的

我校学生上课有几个普遍现象。

第一点:专业课上认真听讲,而在理论基础课上态度随意,迟到、早退、旷课时有发生。老师在课上讲课时,大部分学生埋头玩手机,看小说,听音乐,另有少部分学生交头接耳,无视老师。态度严谨,尊重老师,专心听讲的人寥寥无几。我们对其中一位态度端正的学生进行过访谈,他表示: “大学课堂上嘛,已经习惯这种氛围了。只是老师提问时,不敢积极发言回答。而这并不是因为问题本身的难易,而是因为这种举动在大多数人眼里便是张扬。不想被别人看做异类,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信息输入的被动吧。”由此可得,课堂会死气沉沉其实是学生共同心理影响的效果。学生只追求应用课在未来职业选择上的价值,而对于理论教育,显然是没有意识到其价值观指导作用与生活方法论。

第二点:在通识课的选择上,许多学生的课程选择在于拿学分和绩点。每次选课前,学生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咨询老师或学姐学长某门课程是否容易拿高分。为了期末的成绩,似乎认为对这门课的兴趣爱好甚至实用技能都已经不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了。

第三点:背题库只是为了考证。证书对于大学生毕业找工作是否有资格具有很直接的证明作用。考证之前,相关机构通常会安排课程培训,可这并没有引起考证学生的重视。很多学生都选择翘课,放弃去听取知识。临近考试的时候,只是努力地背题库,靠记忆支撑知识库。以这种方式考证,也许能得到不错的效果,但这只是短期的目的。再过不久,没有理解透彻的知识点和应用点就会被忘记,变得没有价值。只保全短暂利益,这也是现在很多人无法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的原因。

(二)入党动机

现在的大学生对党的认知与尊重很薄弱。这一点,在最初党校的学习中就可以发现。学生上党校的时候,越有2/3的学生中途会拿手机,全程认真学习记笔记的人数也是少数。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选择入党应出于对党实现理想社会的信任以及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但是现在的大学生多是抱着就业、升迁、提供方面等有利于未来找工作的功利性目的申请入党。在这次调查中,被问及入党原因时,“方便日后找工作”占了最大比例。尽管,选择“想要为人民服务”入党原因的比例位居第二,但相比于过去,奉献与回报社会意识明显下降。前段时间党员周永康、徐才厚等案件触目惊心。缺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才会出现此类党员腐败现象。

(三)兼职定义

尽管大学是最后的象牙塔,但大部分学生都有过兼职的经历。但每个人对于兼职的定义与意义,说法不一。出于适应未来职业是一种正确的长远考虑的价值观。此次调查中,当问及做兼职的原因,赚取生活费占了49.42%,是最主要的原因。而适应未来职业,只有5.23%。调查显示,兼职的原因与家庭经济状况有关,相对经济状况紧张的学生来说,经济较好的学生更愿意抱着一种为未来职业铺路的打算做兼职。单从“赚取生活费”这个原因来说,学生追求短期的利益并没有错。但深入了解后,我们发现有一些大学生为了赚更多的钱不考虑他人的利益。我校发传单现象严重,桃源、杏园、初阳各个学生公寓的寝室门口都可以看到。

据反馈,一个寝室平均大概每两天就能收到一张传单。发传单本身无可厚非,但是近段时间,发传单的学生为求速度,常常大把大把发传单,传单大堆散落在门口的情况屡屡发生,影响了寝室走廊的整洁性。更为恶劣的是,有少部分在外兼职的学生,为增加提成,谋取更多的金钱,做出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只顾个人的眼前利益,不管对他人造成的不良影响与伤害,是对自己,他人,社会的不负责地,给“大学生兼职”下错了定义,是功利性心理驱使的结果。

大学生功利性行为除了表现在学习、入党与兼职方面,也表现在一些活动意愿上。例如,听讲座,做志愿者活动,竞选班委、学生干部经调查。经调查,55.33%的学生做志愿是为了敲章,22.05%是部门和班级安排要求,只有22.62%是出于兴趣帮助别人的热心。在当选干部这一方面,95.38%的学生是为了加能力分获取奖学金和锻炼自己,只有4.62%有为学校师生服务的志愿。

二、功利性行为产生的根源

(一)教育体系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从小学到高中,教育都以“分数”为标度尺,衡量学生成绩的好坏,能力的强弱。应试教育凡事都以“考试”的形式计量学生知识的获取。

小学生作业繁多,往往会从4点放学做到晚上9点。周末除了完成学校的任务,还要去补习班上课。家长和教师为适应当前教育体系,在学生刚踏入校门时,就不断灌输知识,强化技能。压抑孩子在价值观、品格、思想上的发展。中学时期,形式更是愈演愈烈,为考取重点高中和大学,题海战术、回答系统化是最为采用的学习方式,由此导致了学生急功近利的心理。当学生终于踏入大学的门槛,有时间去丰富课余生活,培养兴趣爱好时,行为上都习惯性带有追求实际现实利益,无法抛弃长久形成的功利性心理和从众心理。

(二)就业形势

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进步,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纷纷注重“就业率”,外界不少人以每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评估高校的教学质量,再加上今年大学生失业率增加,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大学生的功利主义。在校期间,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趋向于为毕业求职简历添加光彩,从而提高自身就业竞争率而奋斗。参加不感兴趣的社团,做烦琐花费时间的兼职等都是讲求实际功利,而不是发自本心。

三、总结与反思

经过本次调查与探究,我们对功利性行为有了更深的了解。探寻大学生功利性行为并不是对此现象以及中国教育的抨击,只是想要站在客观的角度,正确地分析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功利心理普遍严重,影响颇大。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从自身长久的发展角度考虑事物,牺牲他人利益而谋取个人方便的行为必须制止。高校应尽早意识到此现象,做出相关决策,鼓励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明确人生目标,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国论文网 大学生学习功利性的成因及其影响 2012年12月13日

猜你喜欢
功利主义成因影响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不能将功利主义标签化
福柯眼中的微观权力
功利主义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柔和
当代大学生功利主义价值观成因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