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惠玲
摘 要: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是语文思维、语文能力及语文素养的教学。而活动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鼓励学生领悟、学习与运用。“活动式”语文教学要讲什么?结合教学经验,谈谈对“活动式”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活动式教学;反思
一、“活动式”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大孔雀蛾的晚会》节选自法国昆虫学家的《昆虫记》,主要写了法布尔在实验室内做了一个实验,将一只刚破茧而出的大孔雀蛾扣进了网做的圆形笼,结果出现了一群偌大的蝶蛾闯进房间的现象,作者称这是一次难忘的大孔雀蛾的晚会。文章表现了作者对昆虫的喜爱之情,洋溢着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这篇文章是第三单元《科学家眼中的动物》中的最后一篇文章,在前两课的学习中,看似平凡的动物已经触动了孩子们的心灵,他们对动物的美好情感已经奠定,因此他们在学习本课的时候,会更加容易接受和喜欢大孔雀蛾。如何通过各种语文活动的设置,让孩子们在这节课上有真正收获,成了笔者最关注的问题。
“语文课只有动起来,语文课堂才能活起来。”无论在备课的时候,还是在上课的过程中,笔者都坚持各种语文活动贯穿教学始终的原则:读一读,看一看,说一说,写一写,练一练,画一画……各种语文活动的设置,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不同人物的情感,也使笔者对“活动式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
二、“活动式”语文教学的思考
1.活动要讲一个“趣”字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会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语文本身内含诱发兴趣的因素很多,哪些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哪些活动是学生不感兴趣的,作为教师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
学生虽然处于高年级了,但是他们不喜欢繁琐的分析,更多的学生喜欢大声地朗读,喜欢表现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看得出,学生是非常喜欢《大孔雀蛾的晚会》这篇课文的,它的内容有趣易懂,文字準确优美,学生投入地朗读这篇课文,即可获得内心的愉悦。因此在教学中,我避开了细致的讲解和挖掘,而是安排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得到情感的升华,在读中收获更多的成功和快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也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孔雀蛾的图片展示,是我这节课上的一个“杀手锏”,因为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见过这种美丽的生物,图片的展示肯定会给他们以震撼。在这个教学手段的运用时机上,我花了一点心思,在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将要结束时,才揭开大孔雀蛾神秘的面纱,从学生的惊呼、感叹和紧接着的感情朗读中可以看出,这样的活动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对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悟也起到了恰到好处的作用。
2.活动要讲一个“效”字
在这里,“效”是效率的效。只有课堂教学效率高,学生的收获才能大。对于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学生来说,“效率”二字更为重要。
按照学期初的备课计划,《大孔雀蛾的晚会》这篇课文要用2~3个课时。但是我觉得六年级学生在预习和理解文章方面都具备了比较强的能力,课文的内容不仅学生感兴趣,而且比较易懂,可以通过检查预习的方式落实基础知识,再抓住课文中的三个重点段落体会感悟,并且可以在写作方法上进行一定的点拨。
在课堂教学中,预设的活动基本上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基础知识落实了,课文能够读熟、读正确、读得有感情,体会到了作者对大孔雀蛾的喜爱,尤其是在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学习上,孩子们的收获也不小。回到班级后,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引导他们围绕自拟的主题进行了小练笔,写出的东西很像模像样。
3.活动要讲一个“实”字
无论什么样的语文活动,最终目的一定是帮助学生落实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因此,在活动的设置上要讲求一个“实”字。
在检查预习的过程中,根据六年级学生的特点,我直接通过听写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并通过巡视、询问等方式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褐”字学生错得多,我先通过讲解字理帮助学生理解字义,然后再写一遍,学生对这个字的掌握就更扎实了;“窜”和“蹿”学生区分不开,我引导学生还是从了解字义入手,紧接着就是“选字填空”的区别练习,学生对这两个字的正确用法就更加明确了。
本节课结束后,我在班级听写了“褐色”“逃窜”和“蹿上跳下”三个词语,“褐”的正确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后两个字也只有一个学生在区分上出现了问题。这也说明,上节课两个小活动的设置确实收到了实效。
“活动式”语文教学要求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课内课外语文资源中的活动因素,创设出适宜的活动内容、活动条件和活动策略,从而真正实现活动教学化。
参考文献:
[1]舒定.小学语文活动式教学新法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5(4):109.
[2]朱卫红.“问题—活动”式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16(4):82-85.
编辑 任 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