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桃花
摘 要: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活动上来,可以为整节课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教学经验对一些教学导入方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导入;数学课堂导入;探究式;疑问式;教具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堂中,导入的作用至关重要,好的导入不仅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获取知识。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广大教师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導下,越来越重视“导入”环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具体需要采用哪种导入方法,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温故知新导入法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使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获取新知识,这种方式不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教学“矩形的性质”的导入时,首先提出: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请同学们先回顾一下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
生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生2: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我在学生口述时画出平行四边形的图形,然后给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它和前面学习的平行四边形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请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好好观察和思考,这两种图形有何区别。
这样既便于学生温习之前的知识,又为新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二、探究式导入法
数学中还有一种常用的方法就是运用学生的练习探讨与研究,这种方法在有条件的地方运用多媒体会更加方便省力,让学生有个直观的观察。对于那些条件不够好的地方可以设计一些习题。
例如,在讲平方差公式中多项式乘法时,(1)(a+4)(a-4)=?(2)(b+1)(b-1)=?(3)(y-3)(y+3)=?(4)(3x+2y)(3x-2y)=?(5)(3+c)(3-c)=?教师先安排学生独立完成,再利用多媒体出示答案,并把答案设计成不同的颜色,这样便于学生比较等式的两边,进而猜想出平方差公式。
又如,在讲“同位角、内错角”的时候,同位角相等、内错角互补,这些知识如果只是让学生记忆,他们就会容易搞混,如果让学生用量角器自己去测量,自己去计算,就会便于理解与记忆。
三、反馈导入法
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师生互动,对教学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反馈导入法就是教师在刚上课的时候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反馈导入”,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引出要学习的知识点。在这样的过程中,师生的情感进行了交流,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知识的学习,更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便于教学目的的达成。
比如,我们在讲“相似三角形性质”的时候,就可以从之前学过的“全等三角形性质”入手。我们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对应的线段、对应的边、对应的角、对应的周长”都相等,那么相似三角形是怎么样的呢?应该是“对应的线段、对应的边、对应的角、对应的周长”都相似,也就是对应的角都相等,或者说对应的边长相似,用这样的导入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从知识的类推过程中促进他们对知识的迁移思维与扩散思维,便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同时扩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直接式导入法
直接式导入法就是上课一开始,教师就直接揭示课题,将有关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用简短的语言直接阐述对学生的要求,简洁明快地讲述和设问,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心中有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堂教学中来。要求教师语言精炼、简短、生动、明确,富有鼓励性,进而使学生产生一种需要感和紧迫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例如,在讲“图形的轴对称”一课时,笔者利用多媒体CAI向学生呈现了很多生活中的图形,其中就包括轴对称图形。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识别、辨认,然后自行归纳总结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最后教师再引入教学,这样的导课方式可以达到润物无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
总之,数学课堂的导入法很多,其关键就是要创造最佳的课堂气氛和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一堂课的教学效果不但取决于教师的精心备课、学生的主动配合、教学策略的恰当选取,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课堂导语的设计。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情境的创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初始阶段通过课堂导语,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先声夺人,后面的教学自然就顺理成章了。我们的任务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学生学会接受世界。这注定是一个长期不断努力、不断探索的过程,让我们继续研究课堂导入的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琼.浅谈数学课堂导入教学策略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2015(20).
[2]滕清群.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5(14).
[3]勾小东,肖天琼.浅谈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法[J].新课程(中旬),2015(9).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