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剑
摘 要: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课的积极性,运用快乐教学法是有效的措施之一。以此为前提,对快乐教学法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应用提出措施,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体育课堂;快乐体育;积极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初中阶段的教育体系也在逐渐创新与完善,特别是体育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逐渐提升。高校体育教学除了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外,也能够实现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现阶段我国初中体育教育逐渐推出“快乐教学”这一理念,该理念突破了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快乐享受体育锻炼,对于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以及愉悦教学氛围的创建方面占据了重要地位。然而该教学理念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并没有取得显著效果,基于此文章重点,对其进行分析。
一、快乐体育教学
所谓快乐体育教学,就是通过相应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到体育教学中蕴含的魅力,从而真正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使学生能够积极投身于体育锻炼中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结合初中生实际特点,快乐体育教学,主要体现了高效性、娱乐性的优势。学生通过快乐教学法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利用情感方面的共鸣提高体育学习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升个人身体素质。
二、快乐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情境加以引导
初中生的体育教学一般是以比较基础的体育运动动作为主,例如跑步、篮球等,然而因为这些动作相对而言较为单一,所以学生很难提起学习兴趣。特别是初中生正处于好动的年龄段,很容易会被教学本身的形象性以及教学环境吸引,将情感转移到身边的环境中。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能够体会到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比如,教师在进行“立定跳远”这一运动项目的指导时,可以在正式教学时让学生先分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立定跳远比赛,赢的队伍教师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便会纷纷投入练习当中,在竞赛这一情境中掌握立定跳远的技巧,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体育活动的乐趣。
(二)对学生进行积极鼓励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依然不够完善,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如果这时教师不给予鼓励反而对其进行批评,那么学生的学习信心便会受到极大重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对学生进行积极鼓励,使其能够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在遭遇学习困难的时候能够充满信心,从而战胜困难。比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爬杆练习时,其中难免有学生对爬杆活动是畏惧的,一旦学生在练习时停滞不前,那么教师就要对其进行鼓励,让学生能够克服内心的恐惧,战胜自己。学生通过教师的加油鼓劲,会重新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再次冲向终点。教师通过对身体素质比较差的学生进行鼓励,收获到的往往是意想不到的惊喜,而对于学生来说正是因为教师的鼓励与嘉奖,才使他们增强自信心,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设置体育活动目标
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单一指导体育运动技巧,那么学生在学习时也不会投入过多的精力,但是若教师在教学之前设置合理的活动目标,那么对于学生来说,所接受的体育技巧便是完成任务的工具。除此之外,通过这种形式也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心的潜能,使其能够更加深入地掌握运动技能,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篮球投球技巧时,如果教师只是在课堂中单一传授如何才能有效把篮球投进篮筐的技巧,那么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并不能很好地投入精力,相反如果教师设置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完成练习后,以小组的形式投进固定数目的篮球,这样学生便会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通过不断练习提高篮球投球技巧。对于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其团结协作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进而全面实现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四)拓展教学领域
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教学大纲之内的内容进行指导,也要充分结合这一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发一些课外的体育活动,使传统且单一的体育课堂变得更为多样化、趣味性。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立定跳远的相关技巧时,学生在做准备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音乐这一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音乐节奏中指导学生进行热身。这样一来,便会吸引学生的目光,不仅有效地放松了四肢,同时也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另外,教師也可以运用体育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比如对于立定跳远这一体育项目,教师可以设置接力跳的游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立定跳远,累计最后最远的小组获胜,对于获胜的小组教师可以给予奖励。这样,不仅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氛围。
综上所述,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运用快乐教学法进行体育教学十分必要。只有让学生体会到体育学习的魅力,才能使其全身心投入到体育课堂中,进而促使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袁国慧.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45.
[2]张静.新课标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5):90-93.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