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国学类社团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7-07-01 02:29徐轶雯张蕾
青年时代 2017年15期
关键词:高校社团

徐轶雯+张蕾

摘 要:高校国学类社团是传承国学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播优秀国学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通过线上采访、线下问卷调查对国学社团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国学社团有相近的宗旨,活动形式多样以讲座与集会为主,大学生关注较多的为讲座与实践性的活动,活动资源多依靠校外机构的支持,而社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在于缺少专业指导老师、资金不足、无法有效利用资源、活动无法充分满足学生需要等,据此提出建议,建立即时的活动反馈机制以快速响应学生的需求,搭建社团间的交流平台以促进资源的流通,加强扩大社团与校外机构的合作以获取稳定多样的活动资源。

关键词:国学发展模式;高校社团;校外机构

于民族而言,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中国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深厚滋养,于个人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有益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学生社团为高校中具有重大影响力与凝聚力的群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高校行政化和教育体制存在缺陷的情况下,第二课堂即社团活动应担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本文从南京高校国学社团切入,旨在探索分析国学社团发展现状与相关问题,提出有效可行的对策。

一、南京高校国学类社团发展现状及相关问题调查分析

本次采用线上采访、线下问卷调研的方法,线上采访南京地区包括南京大学国学社、河海大学国学社等18个高校国学类社团,线下发放并回收324份问卷,发放对象中大部分学生都经历至少一年的大学生活,对学校的课程与社团活动都有一定的了解。本节将从社团的宗旨和目标、活动情况、活动资源分布和社团与校外机构或企业的合作情况来考察南京高校国学类社团的发展现状。

(一)国学类社团的宗旨和目标

社团宗旨趋同,但各个社团的侧重点不同。宗旨由三,其一,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国学精神;其二,希望从国学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其三,搭建爱好社交平台。

(二)国学类社团的活动情况

1.活动形式多样,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活动可分为常规活动、特色时令活动以及实践活动三类。常规活动指日常性、频率高的活动,特色活动指在相应时令举办的活动;实践活动是指通过与其他社团或机构的合作来实现在实践中成长的目的。

2.活动数量中讲座与集会占大比例

讲座和集会是国学社团参与度最高的活动。由于每个社团的定位、自身特色和发展状况的原因,营队活动和游学并不为所有的国学社团都接受。营队和游学活动联系紧密,开展营队活动可促进游学活动的开展。对比可见,征稿比赛数量因活动周期长、参与度低而数量较少。

(三)活动关注度集中在营队活动、集会、讲座,各个社团关注量差异度大

社团微信公众号关注度有很大的差距,这可能是社团发展状况不同、公众号缺乏系统化管理等因素导致。营队活动的关注度最高,其次依次是讲座,集会,游学,共学习和征稿。营队活动的关注度最高,营队活动内容丰富,吸引力高,满足学生读书和实践的双重需求;讲座和集会的关注度相对较高—名师或权威人士的名人效应,集会演出的平台宣传;游学的关注度相对较低,社团内部开展,人数受到限制;读书共修和征稿比赛的关注度普遍很低,读书共修大部分是面向社内成员,而学生对于读经典书籍兴趣不大或者组织性不足;征稿比赛因为内容和形式等问题缺乏吸引力,同时并非所有社团都举办征稿比赛,使得在数据上难以显现出来。

(四)活动资源多来于校外机构,且各社团资源来源差异度大

校外机构对高校社团开展国学活动的支持度最高。校外机构组成部分多样,为国学传承提供平台与载体,实践是感知国学的重要部分,而校外机构可以提供相关的场地与师资,并定期有活动,对社团本身的发展程度要求不高,因此大部分社团都与校外机构联系合作,开展游学、营队活动。

本校资源占得比重较低。由于本校国学教师资源匮乏或者并难以得到老师定期的指点和帮助,学校对于国学活动的支持较少,多数学校仅仅是提供为数不多的资金和场地的支持。

他校资源中包括校外名师讲座,但是校外名师的利用率不高,大部分是由于学校社团间的信息流动停滞,交流沟通较少;其他资源相对分散,不同社团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渠道。

(五)国学类社团的与校外机构、其他学校的合作经历

1.大部分国学类社团曾与营利性企业的合作以获得资金

大部分社团都曾与企业合作过,多是企业提供赞助资金,社团为企业增加关注量的形式,部分社团为保持社团纯洁性拒绝与企业合作。

2.国学类社团与校外机构的合作紧密,各个社团所联系校外机构重合度低

社团与校外机构的合作主要是指社团组织人员前去做义工活动、儒道释三方专业的学习或者是相关技艺性的学习与欣赏,促使学生以实践的形式收获。

本校教師和校外书院的利用率相对较高,但社团各自为阵,资源未能共享。书院资源较集中在南京的几个发展情况良好的书院,其他资源数据分布较散。

二、国学类社团面临的问题

(一)学术问题难以解决,缺乏老师的专业指导

国学社团自身必须对国学有一定的较为深入的了解,才能在校园内乃至校外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而学生本身专业知识有限需要指导老师的专业引导来加强学生对国学的认知和理解,但大部分社团的指导老师形同虚设。

(二)社团经费有限以致部分活动搁浅

社团经费的主要来源包括学校拨款、社团团费、企业赞助等。社团团费是活动经费的主要来源,而团费与社团成员人数正相关,金额有限,各学校对社团资金支持力度差异大,大部分学校并不会对社团活动进行资金支持,企业赞助是在满足企业一定利益的前提下获取,来源不稳定,且为保持社团纯洁性,部分社团拒绝与企业合作,以致社团很难有稳定的资金支持社团开展活动。

(三)社团自身资源有限,对周边资源的利用程度不够

社团资源主要包括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而校内资源所占比重较低,社团对于校外资源利用较高。追究其原因在于国学大师师资难以在本校范围内找到,且难以得到老师定期的指点和帮助。同时学校社团间的信息流动停滞,校外资源无法在社团间流动。社团与校外提供合作交流的不同间平台的联系差异度大,合作紧密程度也不同,缺少稳定地与不同机构间合作的交流。

(四)活动并未充分满足学生的知识与实践方面的需求

活动并未满足学生的期望,总体来说,问题主要有二:一是活动缺乏实质性内容,学术性低;二是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

对于国学社团所提的意见中,近八成学生皆提及国学应该从阳春白雪变得更接地气,更有趣务实;同时,部分学生建议可以添加一些与生活更接近的大众化的实践性活动;一些学生呼应应该有更多“干货”,而非一味地迎合大众口味。

三、高校国学类社团的发展路径探析

该节将以已知的社团发展现状为基础,借鉴比较发展势头较好的国学社团发展路径,试图解决国学类社团面临的问题。

(一)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是建立活动反馈机制,善于发现与利用本校学生的兴趣、学校特色资源与国学的重叠部分,以快速找到社团的立足点。国学涵盖物质、技术、制度、精神四个层面,在校园兴趣偏向明显的情况下,必须找到一个切入点。在校园学生兴趣无明显偏向的情况下,除了精心准备活动之外,加快与参与者的信息交换以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是使社团活动迅速找到方向与改善活动的最为直接的方法,可并不定期进行小范围的调查得到反馈。

二是建立社团间的日常交流平台,加强与其他社团的交流与联系,以达到经验分享、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的,同时也辅助解决社团换届问题。社团遇到的问题有相似之处,社团之间建立日常得联系,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能交流作为组织者的经验。现有论坛举办的频率过低,而社长换届的频率稳定在一年一次,难以持续稳定联系。因此,建立一个长久的交流平台是很有必要的,利用如今信息技术,构建一个简易的平台是简易的。

三是加强与当地校外机构的合作,以弥补师资与实践场地的缺乏,同时节约资金,减少社团换届的影响。活动要与实际接轨,而与公益性的校外机构合作,一般能得到免费的场地与机构老师的指点,合作联系加强后,社团可得到机构所邀请的名师资源,将节约日常租场地、请名师的支出,同时,由于公益性机构是长久存在的并稳定地供应资源,使社团对社长个人的依赖性减弱,多个机构多样的资源,也给予社团多方位发展的可能。

总之,社团间交流平台解决社团各自遇到的管理问题,校外机构的帮助解决社团师资、场地缺乏的问题,而建立反馈机制则让社团能灵活调整活动的方向与重点,同时有助于培育本社团的特色,使得社团、校外机构、学生三个群体可以互相支撑,实现资源、信息的流通,如此,之前所提的三个层面的问题基本上解决。

(二)发展模式规划

按照之前的发展策略建议,拟完整的发展模式,各部分承担职责如下。

社团的职责在于组织人员,建立面向学生的活动效果反馈机制,灵活调整活动侧重点,满足学生需要;校外机构提供高质量的师资与多样的活动场地,满足学生实践和学术的要求;社团间的平台交由各社长共同管理,主要职责是促进社团间的交流,解决管理问题,逐步进行资源共享。

因为现今社会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社团与一些校外机构已经建立联系,社团之间也有一定程度的交流,在此现实上提出的构建社团间即时联系的平台,建立社团与学生间的不定期活动反馈机制,扩大与校外机构的交流切实可行。

四、总结

本文从高校国学类社团切入,以南京地区高校国学类社团为切口,分析并针对其资金不足、师资匮乏、实践场地欠缺、社团自身管理组织缺陷等问题,借鉴其他社团针对该问题的处理办法,加以补充与改进,提出创建社团、学生、校外机构相互联系的平台,灵活运用社团周边资源与信息,以帮助高校国学类社团发展。

参考文献:

[1]顾超,李青励.试析高校社团组织建设的多维向度[J]. 江苏高教,2016,(02):141-144.

[2]李翔海. 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论习近平中国传统文化观的时代意义[J]. 中共中央黨校学报,2015,(06):22-28.

[3]李朝阳. 高校学生社团现状研究[D].苏州大学,2013.

[4]李维武. 关于国学与软实力关系若干问题的思考[J]. 社会科学,2011,(05):23-31

[5]罗迪. 文化认同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 思想教育研究,2014,(02):106-109.

[6]令狐国芳,边建利. 试析国学教育活动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12):116-118.

[7]饶品良.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分析[J]. 教育探索,2014,(06):16-18.

[8]叶奕翔. 大众文化视域下的“国学热”[J]. 中州学刊,2014,(07):97-101.

(指导老师:刘丽)

猜你喜欢
高校社团
无领导小组讨论在高校社团招新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高校社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浅析高校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与意义
辅导员在高校社团中的舆论引导作用研究
论声乐管理在高校社团中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