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017-07-01 09:50张金聪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13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有效性初中数学

张金聪

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无论是现代还是过去的课堂教学,课堂提问都被广泛应用,也是当前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提问是实现教学反馈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师生相互作用的基础。合理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沟通师生的情感交流,调节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果。本文将结合数学课堂具体的教学实践,着重从提问广度、问题设计、提问方式等来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策略;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5-0037

一、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提问是教师诊断学生学习状况,有效改进教学的基本手段。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不太注意课堂提问的方式,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习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误区:

一是重数量,轻质量。为了追求课堂的热烈气氛,教师常常设计大量学生容易答出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提问目的不明确,表面热闹,华而不实。

二是重提问,轻反馈。课堂上教师一听到学生回答的思路和课前预设的不一样,或是马上打断或是轻描淡写地过去,学生非但不能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中,反而容易造成学生对问题的麻木,失去课堂生成的机会。

三是重形式,轻实效。课堂问题的设计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脱离学生的“思维发展区”,启而不发;设计的问题过难,过偏或过于笼统,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课堂问题抛出之后没有停顿或先点名后提问,学生没有时间思考。课堂提问面向少数学生,多数学生“冷场”。

二、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对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合理的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沟通师生相互了解的主要桥梁。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与策略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1. 保持广度,分层提问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编拟高、中、低水平三个层次的问题进行课堂提问。难度较大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着重引导他们猜想和类比,在质疑解惑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一般的问题让中等生回答,让其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前提下稍有提升;较容易的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让其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解决基本问题;比较专业的问题则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回答。实践证明,这样因人施问对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破除中等生和后进生对提问的畏惧心理有很好的效果。当然,在每个问题出来之时,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责任尽自己的努力思考问题。在教学中,应避免“先提名,后提问”,这是没有注意广度而不能激起全体学生积极思考的错误提问方式。即使学生没有举手,也可以问他们,让他们更好地集中精力,努力思考,把握表现的机会。

案例1:一位教师在上华师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3章《定义与命题》第一课时,在巩固概念的时候设计了一个“默契搭档”环节:请找一位搭档,一位同学在下列条件和结论中选择两条构造成命题,另一位同学把它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1)三边相等;(2)两数的平方相等;(3)两角相等;(4)等边三角形;(5)对顶角;(6)两数相等。这个問题的设计看似很难,其实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回答。因为每一位学生都会选择两个命题组合到一起,而另一位学生只要按照规则进行改写。结果学生构造出的命题五花八门,其中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另一位学生的改写也是精彩纷呈,也有合理的和不合理的。这个合理性再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课堂上的气氛达到了高潮,从而有效地巩固了命题的概念和改写。

2. 灵活设问,引导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的问题难度要适中,若问题设置太容易,学生不用过多动脑思考就能回答出来,若问题设置太难,学生可能会百思不得其解。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让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特点和思维水平为基点来设计问题。那些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有一定联系的,但仅凭已有的知识又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也最有启发性,容易促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探索,提出贴近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提问,努力为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使学生由“学会”数学转变为“会学”数学。

案例2:在进行华师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17章《反比例函数》复习课时,教师设计了以下问题:(1)已知点A(2,y1),B(5,y2)是反比例函数y=4/x图像上的两点。请比较y1,y2的大小。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出不同的方法:①代入求值;②利用增减性;③根据图像判断。教师再出示第二个问题:(2)已知点A(2,y1),B(5,y2),C(-3,y3)是反比例函数y=4/x图像上的两点。请比较y1,y2,y3的大小。学生顺理成章地尝试了上面的不同方法,并且对上面的方法进行比较,了解了各种方法的优劣。第二个问题的设计具有层进性,可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更深、更广。这样设计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又能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从而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3. 把握时机,连续追问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师要连续追问,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问题思考的方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回答问题以后,教师可以紧随着再问学生“为什么?”即你的回答的理由是什么,你得到这样的结论根据是什么。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扭转盲目猜题和想当然的趋势,特别是在概念的判别和选择题的解答时更应如此。当学生解决一个特殊形式的问题时,可以通过变式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方法化用,得出规律,发现问题的关键,得到新的结论。

案例3:在复习《相似三角形》时,教师出示题目:

如图,直角梯形ABCD,AD//BC,∠A=90°,∠B=90°,∠DEC=90°,试说明AD,AE,BE,BC之间的关系。

因为图形很熟悉,学生很快找到四条线段的关系。

此时,教师追问:“如果把这个图中的三个90度改成60度,这四条线段有什么关系?”学生试着用第一步中找相等角的方法,证得△ADE与△BEC相似,进而得到四条线段成比例的关系。教师又追问:“如果把60度改成130度,是否也有相同的结论呢?”学生思考片刻,马上得出肯定的回答。教师问:“现在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就得到当∠DAE=∠DEC=∠EBC时,AD、AE、BE、BC都是成比例的。通过变式追问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方法,熟悉了图形特征,拓宽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

4. 留空反馈,延迟判断

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总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因此从问题提出到点名让学生回答,应有适当的停顿,至于停顿时间的长短,可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反应情况而定。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有时应作出及时、明确的反应,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时還应留些许时间让学生对其回答深入思考,让学生自己纠正错误思路。

案例4:在学习华师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1章《实数》时,无理数概念学习之后,设计问题: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当学生选择选项B时,不要让其他学生来帮助纠正,这会让这位学生失去纠正自己错误的机会。引导学生处理不正确答案可用两种策略:一是由答案到问题的提问,二是由问题到答案的提问。当学生选择选项C时,可以问:“为什么选择选项C?”学生可能会答:“因为选项C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可再追问:“选项A、B、D都不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吗?”这时,学生会一个一个去辨别。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进行思考,自己能找到正确答案,并且对无理数概念加深了理解。如果教师过早地公布“标准答案”或作出评价,则可能抹煞学生自我纠错的机会,扼杀学生的思维动力。

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加强课堂提问艺术的修养十分重要。能够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就可以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创造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蓝佳音.增加提问效度 提高教学效率[J].中国数学教育[M].辽宁:中国数学教育编辑部,中国省教育学会,2008(9).

[2] 张柏友.提高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数学教育[M].辽宁:中国数学教育编辑部,中国省教育学会,2008(11).

[3] 严育洪. 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安溪蓝溪中学 362441)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有效性初中数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