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河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瑞芬太尼在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王广河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目的 分析瑞芬太尼在气管切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气管切开术中的6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1例),对照组在手术前应用2%利多卡因进行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注射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T1、T2、T3、T4、T5、T6的HR、MAP、SE、RE,并观察患者的呛咳反应与镇静深度情况。结果 对照组MAP和HR T4~T6的数值均明显比基础值高(P<0.05);研究组MAP和HR T3的数值明显比基础值低(P<0.05);研究组MAP和HR T3~T6的数值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RE和SE T3~T6的数值均明显比基础值、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呛咳反应发生率和术中知晓率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在行气管切开术前注射瑞芬太尼,可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平稳状态,麻醉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关键词】 瑞芬太尼;气管切开术;效果
气管切开术主要是为了保障患者呼吸道通畅,解除患者呼吸困难的一种较为常见的手术。临床上多在术中采取局部麻醉的方法,但此麻醉方法不能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还会引发剧烈的呛咳反应[1-2]。另外,由于是局麻,患者在术中还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如担忧、恐惧、悲观等),给患者的预后带来极大的影响。本文给予接受气管切开术患者应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期间于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气管切开术的6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1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为20~51岁,平均(35.04±1.07)岁,文化程度:本科13例,大专12例,中专以下5例;研究组中男16例,女15例,年龄为21~52岁,平均(35.85±1.74)岁,文化程度:本科10例,大专17例,中专以下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开放患者上肢静脉通道路,并给予其动脉穿刺置管,严密检测患者的血压。对照组给予表面麻醉,在患者软骨环间进行穿刺,再将2%利多卡因2 ml注射入气管内;行局部浸润麻醉时,可对患者的颈部进行常规消毒后,于穿刺点注射2%利多卡因2 ml,麻醉起作用后,行经皮气管切开术。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瑞芬太尼3.0 μg/kg微泵静脉输注,待麻醉起作用后,行经皮气管切开术。值得注意的是术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基础值(T1)、局部麻醉后(T2)、经皮前(T3)、切皮时(T4)、扩张时(T5)、导管置入气管时(T6)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状态熵(SE)、反应熵(RE)。并观察患者的呛咳反应与镇静深度情况。
2.1 MAP和HR 对照组MAP和HR T4~T6的数值均明显比基础值高(P<0.05);研究组MAP和HR T3的数值明显比基础值低(P<0.05);研究组MAP和HR T3~T6的数值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个时间点MAP和HR比较
2.2 RE和SE 研究组RE和SE T3~T6的数值均明显比基础值、对照组低(P<0.05)。见表2。
2.3 呛咳反应发生率和术中知晓率 研究组呛咳反应发生率和术中知晓率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3。
气管切开术主要是用于呼吸衰竭、中毒、喉及上呼吸道梗塞、昏迷等病情严重患者的抢救,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救手术,同时也是重症医学科医生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术[3-4]。
表2 两组各个时间点RE和SE比较
表3 两组呛咳反应发生率和术中知晓率比较[n(%)]
临床多在术中采用局部麻醉的方法,但该麻醉方式可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生理、心理上的应激反应,不利于患者的预后[5-6]。如何选择合适的麻醉剂,消除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已成为医学研究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给予对照组患者应用了2%利多卡因进行表面麻醉与局部麻醉,但其效果仍旧不令人满意,故本文给予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应用了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其中,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麻醉性镇痛药,具有药效强、起效快、可控性强、半衰期较短、安全性高等特征[7-8]。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MAP和HR T4~T6的数值均明显比基础值高(P<0.05);研究组MAP和HR T3的数值明显比基础值低(P<0.05);研究组MAP和HR T3~T6的数值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RE和SE T3~T6的数值均明显比基础值、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呛咳反应发生率和术中知晓率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
综上所述,在行气管切开术前注射瑞芬太尼,可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平稳状态,麻醉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1] 谢世传,王少勤,李小碰.芬太尼、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时引起心动过缓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4,6(10):147-150.
[2] 肖庆旺,秦彩娟,宋慧芳,等.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清醒状态下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的研究[J].华西医学,2015,30(4):673-676.
[3] 全剑锋.NI和BIS监测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3):84-85.
[4] 陈静,王品,王青,等.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监护性麻醉在ERCP诊疗过程中的应用[J].淮海医药,2015,33(6):591-592.
[5] 刘安捷,白祥军,赵鸿.经皮气管切开术在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急诊杂志,2015,16(11):840-843.
[6] 高杲,魏伟,江红,等.4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2):1952-1954.
[7] 王建生,彭英.瑞芬太尼在剖宫产全麻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11):1746-1748.
[8] 闫承文.端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药房,2014,25(44):4155-4157.
R 614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0.036
2016-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