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南县柏各庄镇初级中学 赵经纬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心灵鸡汤
滦南县柏各庄镇初级中学 赵经纬
李老师很博学。近两年他看了不少教育类的专著,与之交谈,能感受到他的一些很有理想的见解。开学初,安排班主任的时候,我想到了他,一沟通,他就高兴地应允了。
他的确很用心。这是他第一次当班主任。开学第一天,我在楼道巡视各班。我听到李老师在眉飞色舞地跟学生谈读书,读课外的“闲书”。我不觉有些愣。因为与李老师不同,其他各班的班主任都在严肃地跟学生做假期后的“收心”教育。而这,也是学校管理的既定要求。李老师显然在别出心裁。虽然他没有按照学校的要求做,但我想,如果他的做法更有艺术性,更智慧,我们没有理由不支持他这么做。
李老师很勤奋。他每天早上都来得很早。在晨读之前,他大多已经身在教室。我听到他一直在讲一些东西,有对学生方方面面的指导。有一次,我听到他在说完不成作业的事。他说,如果哪个学生完不成某个学科的作业,可以先交一张写上名字的空白纸,等作业补上了,再去科任老师那里换回空白纸。
我又一次有些愕然。辩证地看,这种方法倒是有些新意,但我担心的是,李老师似乎在开学初就给了学生可以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暗示。在与李老师探讨时,我说出了我的担心,但李老师说他会把握好分寸。
李老师还经常在班里跟学生做一些游戏。他说这是他从西方的教育著作上学来的。我想,选择一些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游戏来做,也未尝不可。
李老师把自己也分到卫生值日小组中去。我经常看到他一个人在扫地,在墩楼道。还有一次,是星期天,天降大雪。为了避免出现交通安全事故,教育主管部门下达通知,周一师生休息一天。在周二全体学生上学,进行积雪清理的时候,大家才知道,李老师已经在周一的时候,自己来到学校,把本班卫生区的积雪清理完毕。
李老师安排班里学习成绩在30名左右的学生丁成梁做班长。起先,我并不知道。我知道的时候,丁成梁被李老师铁青着脸送到了教务处。随后,李老师转身离去。
我问丁成梁怎么回事。丁成梁懊恼地说:“我写老师了。”
我明白了。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因为师生矛盾,学生写一些乌七杂八的文字来泄愤,并不罕见。我看了看丁成梁写的戏谑侮辱李老师的文字,顿觉五味杂陈。丁成梁的事是一个比较恶劣的个例,但李老师带的班整体学生纪律松散,阶段检测成绩垫底也是不争的事实。李老师付出了很多心血,却并未有好的收获,也难怪他伤心。
我没有直接批评丁成梁。我说:“李老师选你做班长,体现了李老师平等、尊重、民主的教育理念,你应该为有这样的班主任而感到荣幸。先抛开你今天的错误不谈,作为班长,从班级管理的角度,你谈谈你们班的情况。”
丁成梁嗫嚅着说了几个方面。首先,学生们不怕李老师,但也不敬李老师。比如,李老师自己扫雪的事,同学们就觉得很可笑。其次,李老师絮絮叨叨,每天说来说去,同学们都快烦死了。
我又问:“那你说如何才能管理好你们的班级呢?”
丁成梁挠了挠头,回答说:“严厉。”
丁成梁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其实也在我的意料之中。看李老师的学生管理,总是在貌似“智慧”之外,透着一股青涩的理想化的倾向。其实,再美味的“心灵鸡汤”,如果一日三餐地强迫学生进补,也只会让学生反胃。还有,我们在“胡萝卜”激励、文化濡养之外,也不要屏蔽了惩戒教育。而这是否就是好的答案呢?我们育的是怎样的人?这里面还一定有好多需要探索的东西。
经过我的批评教育,丁成梁诚恳地向李老师道了歉。这件事从积极的方面看,应该是李老师改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一个诱发点。我知道李老师爱好读书,便向他推荐了一部书,是儒家经典之一的《中庸》。《中庸》第一章说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宋代理学家朱熹一语道破“中庸”的精髓,就是“不偏不倚”。“不偏不倚”的意思是“适中,无过,无不及”,也就是“恰到好处”的意思。
李老师很聪明,他欠缺的只是经验,或者说是经由失败后沉淀出的智慧。前两天,李老师在班主任经验分享会上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我们要的是饥渴时的心灵鸡汤,有时候,我们还需要切一盘儿苦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