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第二外国语学校 商 亮
团体心理辅导: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石家庄第二外国语学校 商 亮
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感受到这个职业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且能够产生愉悦感。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是可以学习的,每个人学习幸福的资源是无限的。教师是否体验到职业的幸福,与教师的思想境界、人生目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真正的幸福感来源于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来源于自我的成长,来源于和谐温馨的教师团队。
教师团体心理辅导属于发展性团体、自我成长团体,是以积极心理学和团体动力理论为依据,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通过热身活动、心理游戏、小组讨论、总结提升等环节,在团体的情境下对教师进行心理辅导,培养教师积极情绪,开发心理潜能,促进教师人格成长,增加其生活幸福感与职业的自我效能感。
为了寻找缓解教师压力、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有效方法,笔者开始探索适合中学教师的团体心理辅导模式,主题是寻找工作中的幸福,理解幸福的真义,学习幸福的方法。辅导分为四个阶段,一共八次活动,本文仅以其中的一次活动为例,阐述中学教师团体心理辅导的具体实施与运用。
为幸福命名
目的:建立团体氛围,学习欣赏他人,探讨幸福的含义,对团体心理辅导有初步的体会与认识。
第一环节:闪电接龙——轻松愉悦,形成团体。
首先成员两两自我介绍,说出一句欣赏对方的话,比如:你又变帅了,你的围巾真好看等。然后两个人石头、剪子、布,输家站到赢家身后,赢家继续挑战。最后全体成员站成一条龙,为站在自己前面的同伴捏捏肩、捶捶背。简短的称赞、简单的游戏,让大家似乎又回到了儿童时代,欢笑声此起彼伏。特别是最后的按摩环节,使教师在享受别人服务的同时,也为别人提供服务,整个团体中传递着尊重和接纳。
第二环节:优点轰炸——感受被人赞美的幸福和赞美别人的幸福。
在每个人的背上贴一张纸,大家轮流在纸上写下对方的优点。要放下平时的偏见,真诚地发现别人的长处;二是优点一定要具体,不写空话。随后,教师摘下自己背后的纸条,看看其他教师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在群体内分享感受。
第三环节:乔哈里窗口——学习理论,了解自己。
心理教师帮助团体成员了解乔哈里窗口理论,即每个人都由四个我组成——公开我(自己和别人都知道)、隐秘我(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背脊我(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潜在我(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我们都在通过别人的眼睛看到自己的盲区,在教育学生方面亦是如此。
第四环节:为幸福命名——幸福初定义。
通过体验团体接纳的幸福、被人赞美的幸福,心理教师引导大家思考“工作中什么时候你最幸福?”教师众说纷纭,最多的回答是学生取得好成绩、学生对自己的感谢,其次是领导、家长的肯定,最后是职称评定等。由此可见,教师的幸福大多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其实,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美是一种来自别人的幸福,不是来自自己内心的幸福,而真正幸福的根源在于自己。比如:在教学方面解出一道题,工作中想出一个好点子,帮助同事做了一件事情,和同事交流读到一篇文章的共鸣,把自己所学在课堂上呈献给学生等。所以,幸福是一种体验,是一种能力,幸福是内心的稳定,我们要时时处处找一个理由让自己幸福。
1.辅导初期,可采取游戏的形式放松教师身心。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学校开展心理培训时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参加培训的教师大多都比较熟悉,领导也参加培训,本校心理教师培训本校教师等。这样的现实决定了培训团队的防御性和不开放性比较强,在讨论分享的环节容易出现回避问题、不够深入等现象。所以,辅导初期可以以游戏的形式作为开场,比如:刮大风、马兰开花、捉手指等热身活动,满足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中放松身心的心理需要,同时消除彼此的防御心理。
2.辅导中期,采取互动式讲解的形式吸引教师的兴趣。团体心理辅导在中小学已经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专业人士认为,团体心理辅导重在分享体验。但是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对于中学教师发展性团体辅导来说,玩一玩、单纯的分享感受并不能满足教师的实际需求。
原因一:大多数教师从师范院校毕业后直接从学生角色转变为教师角色,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对于凭经验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来说,非常需要一种新理论的支持。
原因二:教师需要心理学专业的指导。如果培训中一味采取“做游戏——谈感受”的形式,会降低教师对心理学的期待与认可,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在培训中期,要帮助教师了解本学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常见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引导教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四阶段主题活动创始阶段缘聚你我过渡阶段目的营造良好氛围,促进健康发展相互信任,彼此接纳,加强团队协作为幸福命名突破思维定势我的压力圈成熟阶段深入探讨问题,学习有效行为,促成理想行为解读逆反心理情绪管理我的希望之树结束阶段整理提升经验,确立努力方向笑迎未来具体目标引发成员兴趣,建立团体规范,整合团体目标,建立彼此信任。学习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增强自我悦纳感,探讨幸福的含义。尝试新方法,体验新变化,发现不一样的自己。明确压力的来源、压力对自己的影响,学习与压力友好相处。关注情绪,觉察情绪,接纳情绪,用积极的视角重新看待情绪。了解学生逆反心理的特点,学习调整自己的语言和情绪,改变看待幸福的视角。通过绘画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借助团体动力增强自我效能感。进一步增强寻找幸福感的信心,明确幸福对自己的寓意,珍惜所有,展望未来。
原因三:教师需要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一线教师最需要的是学到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自己更加乐观地面对问题生、更加冷静地与逆反生对话、更加关爱学生等。
所以,辅导中期,可以以个案的形式呈现学生中常见的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加以解读和分析,并提供有效方法。在讲解的过程中,不能一言堂,可以通过提问、视频、图片等形式,激发教师思考和讨论。只有领导者与团队成员之间充分进行互动,才能激发起团体动力,促进团体成员发现新的资源,认识到心理学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帮助,进而对心理学产生兴趣。
3.辅导后期,帮助教师进行自我成长。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一旦教师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并从中获益,就可以针对教师的自我成长展开工作,还可以推荐教师参加校外的专业机构进行学习。
4.引导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人和人的对话。辅导中期,教师都在诉说教育过程中的各类问题,这些问题似乎都是学生的问题,但实际上与教师个人心理有很大关系。问题都是教师个人内心投射认为的“问题”,但是问题不是问题,如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才是关键所在。所以,教师心理辅导不是教给教师用什么语言、什么表情去说话,而是辅导教师注意以下几方面:如何看待学生的问题,将问题与学生分开,学会关注问题背后的学生,关注学生这个人;通过心理学技术,清晰地体会学生的感受和需要,师生间提倡人和人的对话,而不是人和分的对话;面对外界的评价(成绩分析会、领导的评价等),在岗位上找到成就感、找到价值基点、找到深层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