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当代贵州全媒体见习记者 马 丹
青山村:邓跃和他的“蜜蜂王国”
文/图 当代贵州全媒体见习记者 马 丹
邓跃的养蜂场
6月13日,在毕节市金海湖新区响水乡青山村邓跃的汇跃实业养蜂场,一排排蜂箱整齐排列,蜜蜂飞个不停。
邓跃早年离开家乡在外闯荡,在珠海经营一家假发公司。前些年他回家乡投资,把假发分厂开到了毕节,并看中了养蜂产业,在老家养起了蜜蜂。
青山村辖12个村民组,现有844户、人口2650人,属二类贫困村,其中贫困户184户548人。2016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60元。
青山村委会副主任邓生云说:“青山村有养蜂的传统,村民在房前屋后都会放上几只蜂桶,每年收取一些蜂蜜供自己食用或馈赠亲朋,由于养殖方法传统粗放,品质标准不一,没有成为当地的致富门路。如今邓跃将土蜂养殖进行规范化,前景看好。”
邓跃告诉记者,蜂蜜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尤其是在农村养殖的蜂,蜜粉源多样,营养价值高,有保健作用,特别是秋蜜,属于百花蜜,还有药用价值。这次在村里示范养殖,就是想带领更多村民养蜂致富。
今年4月,邓跃成立毕节市汇跃农业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前两天附近村子来买走40箱蜂,总共卖了5.2万元,首单生意让邓跃尝到了甜头。
目前,邓跃的蜜蜂养殖场有500箱蜂,在当地雇了5名工人,同时生产蜂箱还解决了村里3名木匠的就业。两名养殖员每人有保底工资1500元,还有10%的利润分红。
“我们做蜂箱,按照每个35元算,一个人一天可以做七八个,一天有250元左右收入。”蜂箱加工间的木匠邓明说。
为了帮助更多村民脱贫致富,邓跃手把手对一些愿意养蜂的村民作免费技术培训,并给他们提供蜂种和技术指导。蜂蜜如果卖不出去,他按照市场价回收。
目前,青山村有35户已报名参加养蜂技术培训,其中大部分是精准扶贫户。附近几个村庄有100多农户也在邓跃处报了名,希望学习养蜂技术。
“对于一些缺乏劳动力的家庭,养蜂是很适合的产业。”邓跃说,“每个农户只要养两三箱,一年就有五六千元的收入。”
目前,邓跃掌握了人工培育蜂王的技术,设有专门的养蜂培训教室,售卖蜂种和蜂箱,并打算做蜂蜜茶、蜂蜜酒、蜂蜜饮料等深加工产品。
“下一步,我们打算整合资源,投资建设蜂产品加工厂,帮助村民加工、包装、贮藏、销售蜂蜜,解决蜂农的后顾之忧,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让蜂农过上更加甜蜜的生活。”展望未来,邓跃信心满满。(责任编辑/李 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