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鸥
苏州府葑门处原为吴氏祖先基业,后因战事离乱,邻人或死或徙,久之,其地荒弃无人居处。吴宽之父孟融,晚年愈加思念祖业,耗资重新经营构建,掘池、植树、筑屋,占地六十余亩,命名为“东庄”。
宪宗成化八年(1433)二月,屡次应考的吴宽终于在会试时夺得第一名,又于三月十五日的殿试中夺得第一甲第一名的状元,继而入翰林院,受修撰,掌修国史。为人宽厚、孝事父母的吴宽怀着对仕途的憧憬与远离亲友的惆怅,告别了风光秀丽的吴中山水。而尚未完工的东庄,也一并托付给了其弟吴宣(原辉)。
人在異乡,除了往来京城的同乡携至的乡音乡事及吴中友人寄来的诗文,老友沈周的画作便成了他排遣乡愁的最佳方法。“石田寄此卷来京师,遂忘尘埃之苦,江南风景常在梦寐,不知何日能与石田亲履此景也。”父子兄弟历数十年“经营”始成的东庄,当然也成了吴宽迫切想看到的景致。
吴宽与沈周的共同友人李东阳曾写《东庄记》:
苏之地多水,葑门之内,吴翁之东庄在焉。菱濠汇其东,西溪带其西,两港旁达,皆可舟而至也。由凳桥而入则为稻畦,折而南为果林,又南西为菜圃,又东为振衣冈,又南为鹤洞。由艇子滨而入则为麦丘。由竹田而入则为折桂桥。区分络贯,其广六十亩。而作堂其中曰续古之堂。庵曰拙修之庵。轩曰耕息之轩。又作亭于桃花池,曰知乐之亭。亭成而庄之事始备焉。总名之曰东庄,且自号为东庄翁。庄之为吴氏数世矣,由元季逮于国初,邻之死徙者什八九,而吴巍然独存。
沈周《东庄图》完美地为我们再现了这种水木清辉、幽静闲适的境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