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中,中国的博物馆行业发生了一些非常大的变化:
首先,从数量上,几乎平均每天都有一家新的博物馆开馆;其次,未成年访客的数量上涨得最为迅速,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博物馆视为社会教育空间,他们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最重大的一个改变是,公共教育成为了中国博物馆评级的核心指标,博物馆不再是一个只重收藏和研究的机构,而是转向了与社会共享教育资源。
过去几年的这些大事对博物馆而言,催生出一个问题:为满足儿童和家庭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博物馆可以做哪些事情?我认为,可以从以下10个方面来进行思考——
1
针对儿童的教育目标是什么?
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藏品和资源,基于这些藏品和资源,我们最想给孩子传递的是什么?知识?技能?行为?态度?文化?思想?
关于教育目标和教育手段,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举过一个非常精彩的例子:
历史课可以培养出四种不同的人,一种是历史档案记录员,能够熟记所有的年代、人物及事件;一种是政治家,学习历史是为了创造历史;一种是“说书”的,能把历史故事演绎得绘声绘色,充满趣味;一种是合格公民,能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思考指导今天的行为。
要想培养不同的人(教育目标),历史老师需要采用不同的教授方法(教育手段),历史老师通常把他们教授历史的主要目标定为培养更多合格的公民(毕竟另外三种是少数人的职业选择),而他们采用的却往往是培养档案记录员的方法。
在博物馆中,我也经常能看到目标和方法错位的现象。一个博物馆是想培养能够记住物件年代、材质和故事的人,还是想培养能够欣赏、思考和创造的人?很多时候,博物馆设定的目标是后者,但采用的展览和教育方式却是前者。
2
通过什么手段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
在如何激发儿童好奇心这个问题上,每个博物馆都需要去学习儿童心理与发展相关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之上的就是实践总结。
比如孩子喜欢动手、喜欢假扮、喜欢运动、喜欢感官体验等等,如何将这些引发好奇和兴趣的点应用到展览设计里?如何在设计过程中测试、跟踪、研究、修正,最后达到预设的效果?这些是需要下功夫的。
3
如何满足不同智能优势儿童的学习需求?
加德纳教授认为,人类具有包括语言、数理、空间、音乐、交流、自省、运动等多种智能,而每个人的优势智能都不一样,不同智能的人善于从事不同的职业,比如空间智能很强的人适合成为艺术家和设计师,自省智能很强的人可能会成为哲学家,而拥有很强交流智能的人更适合做领导者或外交家等等。
作为社会教育机构的博物馆该如何满足呢?通过研究多元智能理论,将多元智能融入到展览设计中,让不同智能优势的孩子都可以找到学习的切入点,才能将博物馆的学习效果发挥到极致。
4
如何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学习方式?
皮亚杰的理论对于我们认知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学习方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根据皮亚杰的理论,0-2岁儿童以感觉动作为主,主要进行功能性游戏,重复练习各种动作;2-7岁儿童主要以角色扮演游戏为主;7-11岁儿童主要进行有游戏规则的社会互动游戏。
在展览以及活动的设计过程中,只有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儿童所具有的不同学习方式,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期待一个2岁的儿童用6岁儿童的方式去学习是不现实的。越来越多的父母把低龄幼儿带入博物馆参观体验,面对这一庞大人群的需求,博物馆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不同学习方式。
5
如何实现高质量的儿童自主探索?
下面举一个简单但非常成功的案例,来说明高质量的自主探索是如何实现的。Peabody Essex Museum(PEM)的艺术与自然展厅中有一个介绍埃及大理石的展柜,展柜里摆放着用埃及大理石设计的艺术作品,展览图文板介绍了大理石马赛克制作的基本原理,同时也有不同种类大理石的介绍。这个展览的目标是让人了解人类如何利用自然资源进行艺术创作,即一方面受自然的启发进行创作,另一方面利用自然界的资源进行创作。
展柜旁边摆放了很多不同色彩和形状的大理石。这些简单的大理石就足以满足孩子自由选择、自主操作、动手动脑思考、并且愉快创作的学习需求。同时因为展览提供了大量的文字信息,参观的成人也很容易理解这些材料摆放的目的,也就可以和孩子一起通过利用这些材料进行创作来学习。
6
如何实现开放式的学习而不是封闭式的知识记忆?
如果博物馆希望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为社会培养21世纪的人才,那么在展览和教育活动的策划过程中就需要思考21世纪人才所需要的能力该通过哪些学习方式获得,具体说来,就是要思考如何延长学习的过程,如何让学习过程富有挑战,如何调动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想做面向未来的儿童教育,那么这些问题都非常值得每个博物馆思考。
7
如何确保展项本身的安全和耐用?
很多国内的场馆都为儿童设计了专门的区域,也制作了一些互动展项,但在开馆不久便出现了展项大面积损坏的现象,儿童安全事故也频频发生。有的场馆会抱怨中国儿童的“野蛮”操作,恐怕这种抱怨只能说明场馆对儿童的学习方式没有深刻的认识。美国儿童博物馆的互动展项能保持几十年完好无损的状态,并不是因为美国的孩子不“野蛮”,而是因为他们在设计时的周全考虑以及在制作时对材料和工艺的反复琢磨。从这一点来说,中国的互动展项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的博物馆也应当深刻反思儿童的需求。
8
场馆老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通常,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互动展项足以实现让学习自然发生的目的,场馆中不再需要讲解员,那么场馆老师还有必要存在吗?答案是肯定的。场馆老师不仅要设计和实施教育活动,而且要在场馆中支持孩子的自主学习。场馆老师应该清楚地知道该在什么时候介入孩子的学习过程,这种介入应当支持和帮助孩子,而不是干扰。同时,场馆老师还应为家长做示范,帮助家长直观地认识到孩子所需要的支持。除此之外,场馆所要实现的教育目标如何通过场馆老师传递给家长,如何把博物馆的学习延伸回家,也是每个场馆都需要研究的问题。
9
场馆制定的政策是否支持家庭学习?
根据维果斯基的教育理论,孩子周围的社会环境和成人支持对孩子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当场馆制定的政策鼓励亲子互动的时候,孩子的学习效果会相应地更好。场馆政策如何鼓励亲子互动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如何在空间和时间上支持家庭共同学习?在家长出现干扰孩子学习的行为时,场馆的应对政策是什么?场馆的政策制定及执行体现着场馆对教育的态度,什么样的政策可以满足家庭共同学习,需要留给每个场馆去研究、实践和修正。
10
场馆的教育目标通过哪些具体手段来实现?
场馆的教育目标指导着整个展览设计的过程,乃至展览开放后的过程。展览是教育目标的载体,但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却需要做很多其他的工作。场馆需要通过研究儿童和家长的行为去考量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比如需要增加哪些图文板来促进成人和孩子的互动?哪些展览需要增设提升参与度的小道具?什么样的展览需要延伸的教育活動?哪些地方需要场馆老师进行示范指导?把这些问题研究透彻了再付诸实践,才能有助于实现预设的教育目标。
这十个问题是每个儿童博物馆都需要不断研究、实践和反思的问题,如今被整理出来,与博物馆行业中关注儿童教育的同行分享,愿我们共同为儿童营造更适合他们成长的社会教育环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