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开幕,今日正式对公众开放。本刊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用物品叙述历史”的经典展览,带来了100件有趣的文物,并以中国国家博物馆精心准备的第101件展品“2001年宣布中国重返世贸组织(WTO)的木槌和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签字笔”收尾。
这些文物在来北京之前,已经陆续在日本、阿布扎比、澳大利亚进行巡展,并曾在当地引起非常大的轰动。那么,与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这次举办相比,这个展览在其他国家开放时还有什么有趣的细节呢?
3月1日,“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
日本篇
2015年4月18日,“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登陆日本,分别在神户市立博物馆、东京都美术馆、福冈的九州国立博物馆进行展览。
展览期间,日方举行了各类纪念演讲和迷你演唱会,NHK电视台还制作了纪录片《不为人知的大英博物馆》。
东京都美术馆的展览海报
日本方面,为这个展览做足了工夫。
应该挑选哪什么展品作为第101件展品?日本在网络上做了征集评选,包括硬是明星要润、堺雅人、茶人千宗屋在内的众多日本名人与网民一起,纷纷在网络上“晒”出自己心目中最有理由成为第101件展品的物件。
然而,最终日方选择的第101件展品却很耐人寻味。如九州国立博物馆选择的纸鹤。很多日本人认为即使是现今科技如此发达的年代,人们还是避免不了遭受天灾,因此选择这件展品的理由是:为人们祈祷更好的明天。
九州国立博物馆选择纸鹤作为第101件展品
对这样的一场精彩的博物馆展览,日本观众有着怎样的评价呢?
日本媒体:参观了这次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有什么感受?
日本观众:非常值得一而再再而三的去看。
日本观众:之前看过《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的书,做好功课再去收获很大。
日本观众:看到了许多很有名气的展品,好莱坞电影《哈利波特》第一部中出现的“路易斯岛的国际象棋棋子”,日本的教科书也被介绍的“汉城的标准”等等。
展览上的路易斯岛棋子
日本媒体:此次展览与其他文物展览有什么区别吗?
日本观众:展览中有各种稀世珍品,电视台还特地拍摄了纪录片,也邀请了很多很棒的演员进行旁白讲解,感觉很受重视,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宣传。
日本观众:这次展览展品丰富,布置得当,说明编写细致,哪怕之前很少看展览的人也会觉得十分有趣。
日本觀众:展览还有爪哇岛的传统演艺,真的特别享受。
阿布扎比篇
2016年,“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巡回展于来到阿联酋的阿布扎比。在扎耶德国家博物馆展览,展期从4月23日至8月1日,共持续了100天。
霍克森胡椒瓶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慕名而来的阿联酋游客,对展览好评如潮:
“这是我第一次参观博物馆,这是一段令我吃惊的旅程。”
“这些文物太美了,几百,几千年的东西,今天依旧那么清晰。”
“唯一遗憾的就是只带来了着一百件文物,没让我好好的大饱眼福!”
而扎耶德国家博物馆项目经理Salama Al则表示:“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历史对象的集合,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机会,了解更多关于我们来自何方,我们是谁,以及阿联酋的文化意义和阿拉伯世界人类历史。”
澳大利亚篇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的环球之旅,在来到北京之前,是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当时,这个展览被澳大利亚国立博物馆作为春/夏季的主推展览。
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选了一件被世界认可的澳大利亚创新产物作为第101件文物亮相本次展览。那就是1992年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研究无线局域网络(WLAN)的试验台,它其实就是现代Wi-Fi的前身。如今全球包括计算机、电视和智能手机在内的超过50万设备使用着Wi-Fi。
世界上最古老的wi - fi技术
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主任马修博士则认为奥古斯头像是一项非凡的收藏。“这些对象本身是一座宝库”,他说:“但当我看着像奥古斯都的铜头,很难离开博物馆,我真的觉得我们是多么幸运。”奥古斯都是罗马的第一任皇帝,也是难得一见的美男子。其实,这个头像原是一座塑像的一部分,后被砍下。它象征着皇权的扩张,但最后被当成战利品夺走,现在人们才了解,它讲述的是权利的脆弱。
奥古斯都头像
那么,对这样的一场精彩的博物馆展览,澳大利亚人又有怎样的评价呢?
澳大利亚媒体:参观了这次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有什么感受?
澳大利亚观众:太精美了,只有100件文物太可惜了,希望有机会去伦敦看更多的文物。
澳大利亚观众:有时间绝对可以安排一个整天在这里参观。
澳大利亚观众:大英博物馆不愧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博物馆,佩服英国人对文物的保护的力度之大。
澳大利亚观众:看着这些展品,通过这些文物仿佛在与别国文化的交流,感受、品味、斟酌了许多非凡的东西。
中国篇
未完待续……
敬请期待本号后续推出的深度解读《大英展印象:用物品重构的世界史》以及特邀展评人的展览评测文章。
(本文摘编自“博物致知”公号,撰文/顾铭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