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的文化要素
企业管理的发展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學管理和文化管理三个阶段。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企业要想做大,要想成为行业里的佼佼者,必须重视企业文化管理。现代企业的文化至少应具备以下五大要素:
速度文化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现代企业的竟争越来越表现在人才和时间上的竟争。人才流动强度和速度越来越快,新产品的研制时间越来越紧,新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而顾客不但需要产品具有良好的性价比,而且期望通过互联网得到“零”交货期或瞬时服务。这就要求企业的每一个人都要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在管理时间上做到训练有素。
学习文化
近十年来,人类的知识大约是以每3年增加一倍的速度向上提升。知识总量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老知识很快过时,知识就像产品一样频繁更新换代,使企业持续运行的期限和生命周期受到最严厉的挑战。据初步统计,世界上IT企业的平均寿命大约为5年,尤其是那些业务量快速增加和急功近利的企业,如果只顾及眼前的利益,不注意员工的培训学习和知识更新,就会导致整个企业机制和功能老化,成立两三年就“关门大吉”。IBM、HP、Cisco和联想、TCL等企业成功的经验表明,培训和学习是企业强化“内功”和发展的主要源动力。只有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企业每一位员工的学习和知识更新能力,不断调整整个企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才能应对这样的挑战。
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就是要让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深刻理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理念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游戏规则。从制订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市场定位、年度营销计划、人力资源规划到具体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有创新意识,制订和选择多套应变方案。因为新经济的特征之一就是创意经济,根据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在产品、技术和服务上不断创新是现代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
虚拟文化——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在企业的各种资源中,无形资产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于有形资产。虚拟文化可理解为通过技术监督局、专利局、互联网和其它媒体使无形资产增值的人文环境,例如企业的知识产权、专利、网页和广告宣传等。虚拟文化使得企业的运作具有法律保障和灵活、柔性、合作、共享、快速反应、高效输出等特点,并为企业带来大量的有形资产。
融合文化——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移,第二次现代化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移。第一次现代化多是对大自然的征服,而第二次现代化则是与大自然和相关行业的融合。企业在第二次现代化中从过去的恶性竞争逐步转向既竞争又合作的新型“竞合”关系,要求企业必须不断融合多元文化。这种融合多元文化、合作文化和共享文化的集合,能使企业突破看似有限的市场空间和社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的资源重组,做到“双赢”乃至“多赢”。在最近两年以来,市场活动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形,某项目如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建设项目,由于规模太大,涉及面广,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独自完成,所以业主先将整个工程划分为若干个子项目分别招标,再将中标的几家企业优化组合,共同完成。只有善于“竞合”的企业才能中标做大。
企业战略的本质特征
企业战略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目标性——企业战略具有鲜明的动机指向和目标定位。目标和方向,就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企业所做的一切,都应沿着这个方向、朝着这个目标。
相对整体性——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与企业相对的是行业,与行业相对的是国家,与国家相对的是世界。相对整体的任何一点动荡都足以影响到局部的稳定。行业的一个政策或条令的变更,甚至是竞争对手一个策略的变化都足以对相关企业造成影响,有时甚至是致命的。因此,这就确定了企业战略必须具有相对整体性,必须体现局部服从全局的思想。
相应前瞻性——企业战略作企业的宏观行动纲领,必然要符合当前阶段内社会、市场和行业的行为准则,不但要考虑为这个阶段的运作所做的各类要素准备,还要考虑到便于与下一阶段进行有效的对接。因此,这就要求在制定企业战略之前,要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做好定性、定量分析,而后进行客观的评价和预测,为企业发展和抵御风险超前做好充分的资源储备。
可持续发展性——企业战略既然是对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的宏观谋划,就必然会与未来存在着一定的客观差异。为了保证宏观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就要对这种差异进行修正。企业对这种差异的修正,就对可控因素进行持续不断的改革,以使企业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不可控因素。
可行性——企业战略不具实际可行性,无疑是空中楼阁,只会使企业陷入盲目和被动。可行性是企业制定战略规划时必须准确把握的尺度。
可伸缩性——尽管在战略决策的过程中考虑了诸多因素,但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意外情况发生,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再好的谋划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企业战略中,既要有进攻性的策略,又要有防守性的策略,以使企业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始终处于有备而战的机动状态。这就是战略的可伸缩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