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伟波
摘要:交通运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的社会地位。交通运输肩负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的责任和使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提出的重要经济发展战略,成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问题中的重要策略。为改变传统物流业发展方式,交通运输系统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进物流业中。推进交通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交通运输 物流业 降本增效
中图分类号:F0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1-0049-03
为改变传统物流业发展方式,促进物流业降成本、补短板、提效率,真正实现物流业“提质、降本、增效”,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进物流业中。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
为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国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为各行各业提供指引,物流业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基础性产业,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必将大有可为。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
2015年11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率先破题而出。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作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2016年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部署,强调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良方妙药”。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
经济增长有“三驾马车”即消费、投资、出口,这“三驾马车”就是经济增长的需求侧,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供给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进而提升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通过结构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二、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容
2017年3月14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主持召开部务会,研究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会议指出,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的具体措施,也是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促进交通运输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必由之路。
(一)降成本
全球有90%的收费公路在中国,与此同时,物流行业却是支付该费用最高的一个行业。长期以来物流行业成本居高不下,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成为物流行业首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1.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
2017年3月23日交通运输部第三次例行新闻发布会,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吴春耕就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他强调,截止到2017年3月,除西藏海南没有收费公路外,全国累计共有26个(省、市)已经全面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减少收费里程134万公里。到2017年3月全国只有内蒙古、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区)尚未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也已对社会发布,将在2017年底前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成为减轻物流业发展负担的一个重要方面。
2.大力发展多式联运
2017年3月14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主持召开部务会,会议强调: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发挥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组合效率,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服务性交易成本以及企业运营成本。
为有效降低物流业成本,深入贯彻落实《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升级,推进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根据《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通知》(交运发[2015]107号)安排,两部委联合开展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2016年6月,第一批多式联运项目正式启动。截止到2017年3月,首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已开通多式联运线路39条,累计完成集装箱多式联运量超过60万标箱,多式联运价格平均比公路运输低35%左右,降低能耗约66万吨标准煤,减少碳排放约170万吨,综合效益初步显现。2017年4月,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通知,组织开展第二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申报工作。示范时间为3年,部级审批将在2017年9月至10月进行。
着力推动货物多式联运发展,加快构建设施高效衔接、枢纽快速转运、信息互联共享、装备标准专业、服务一体对接的多式联运组织体系,重点发展以集装箱、半挂车为标准运载单元的多式联运。
(二)补短板
2017年3月14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主持召开部务会,会议强调:补短板一是补基础设施短板,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强综合交通运输设施建设;二是补政府服务短板,主要是简政放权,加强服务,改善监管。
1.补基础设施短板
现在中西部一些地区和贫困地区的交通出行条件还非常差,日常出行“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都比较突出。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布局比较完善,相比之下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近年来由于东部地区物流业运输成本上升,相关产业随之向中西部地区開始转移,随之就要求中西部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2月27日,交通运输部领导就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情况答记者问时指出:补基础设施短板,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大力推进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的建设,力争2019年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加大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是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便捷交通,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三大战略”。进而能够发挥综合交通优势,着力提升交通运输整体效率。
2.补政府服务短板
政府在企业资格审查方面重复审批、透明度差、审批事项过多、时间过长,无形之中加大了企业的负担。endprint
为深入推进交通运输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希望通过补齐政府服务短板,简政放权、加强服务、改善监管。为交通运输行业可持续化发展提供支撑,切实提高物流业服务质量和效益。 2016年2月18日,国家发改委在布局2016年工作时就指出:以定位转型为目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再取消下放一批、简化一批交通运输审批事项。进一步创新、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模式,完善以规划管理为主、部门协调、纵横联动的新型交通投资管理机制。
(三)提效率
为改变物流行业传统发展模式,促进物流行业转型升级,将国家提出的“互联网+”战略引进物流业中,形成“互联网+物流”战略,推动物流业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上海天地汇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将“互联网”和“物流”实现了完美了结合。
上海天地汇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构建“云物流+云数据”的天网信息平台,不断强化大数据技术在市场细分、运力优化中的应用,开发“易发货”订单分配系统、“i配货”车货匹配交易系统、“天地卡航”快运管理系统等软件,打通物流市场供需双方的信息壁垒;通过GPS/北斗等软件,形成对供应链的数字化监管,向货主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向司机提供更经济、更合理的运输线路方案,通过互联网技术应用实现整合运力,实现提升效率和效益的目的。
三、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
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社会再生产大循环中,交通运输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加大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动各种运输方式融合发展,有利于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对促进交通运输业增效降本、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一)提升我国经济竞争力
市場经济是成本经济,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是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保持我国经济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发展货物多式联运,有力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促进大宗货物从公路运输向成本更低的铁路和水路运输合理回归,提升货物换装转运效率和运输链综合效率,以更小的经济和时间成本更大限度地满足运输需求,是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的最大潜力空间,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有助于节能减排
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双重运输的推广以及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政策,这无疑都使物流行业运输成本降低。交通运输部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的多式联运线路运输费用低于公路运输费用,成本平均降低约30%。2017年交通运输部等18个部门发出《关于进一步鼓励开展多式联运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显示,我国将力争实现2020年多式联运货运量比2015年增长15倍。届时多式联运量比重将达到725%,比现在提高435个百分点。由此可以推算,可降低社会物流总费用约39个百分点,节约成本4350亿元左右。到2020年,如果公路中长距离运输向铁路转移10%,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耗将下降1000万吨标准煤,节能减排效益十分显著。
(三)促进物流业技术创新
在交通运输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大背景之下,面对现如今个性化需求程度越来越高的客户,物流行业要想提高运输效率,必须从自身条件出发,寻找解决方案。
2017年5月,一项由申通快递和立镖机器人联合研发的“智能机器人分拣系统”的“黑科技”在义乌、天津和临沂三地分拣中心投入使用。分拣中心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机器人工作平台,下层是分拣收件区,两层中间方形分拣口,每个分拣口都代表一个城市或转运中心,包裹先由传送带送至上层,再由机器人进行分拣,按区域投放到下层的收件区。派件员将包裹放在智能分拣机器人托盘上,机器人会在一秒内扫码读取目的地信息,后台会分析生成最优路线传递给它。其中每个机器人都配有红外和超声波避障系统,在分拣途中,要是遇上“堵车”情况,它会自动停下来,还会自动更换更加便捷的路线。到达指定的目的地后,黄色托盘掀起,包裹顺势滑落下层收件区。要是没电了,机器人可以自动寻找充电桩,充电五分钟,奔跑四小时。据申通方面统计,700个机器人,一天工作十小时,能够分拣20万件包裹,可减少70%的分拣人力,也降低了包裹破损率和分拣错误率。
(四)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道路货运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服务行业,是交通运输行业中规模最大、从业人员最多、贡献最突出的子行业之一,也是支撑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基础。
降低物流成本是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的重要内容,道路货运行业由于市场经营分散,组织效率低、交易成本高,降低运输成本仍有较大空间,货运需求结构不断升级,为物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内生动力。2015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已达到了505%,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居民消费升级步伐不断加快,运输需求结构进一步优化,高附加值、低质化以及多品种、少批量、高时效的货运需求不断增强,对货物运输的安全、及时、成本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当前物流行业中道路货运业正处于从粗放分散经营、粗放运作向集约组织、资源整合发展的关键阶段,以降成本为目标导向,将倒逼行业加快创新组织模式,优化装备结构,带动行业的转型升级。
(五)提高货物运输服务品质
通过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和甩挂运输,为增强货物运输的可靠性,积极发展箱式货车、大型干散货船、集装箱船等现代化运输装备,鼓励运输企业提供货物全程实时跟踪和在线化、可视化管理和服务。提升货物运输的时效性,鼓励发展铁路跨区域直达快运列车、高铁快运、电商班列等产品,推进快递“上车上船上飞机”,提高了货物运输的服务品质。
参考文献:
[1]宋伦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物流业发展对策[J].改革与战略,2017, 33(5):43-45.
[2]何黎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培育物流业发展新动能[J].中国流通经济,2016,30(6):5-9.
[3]史锦梅.我国物流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对之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6,30(8):22-27.
[4]刘贵生.物流业发展升级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J].物流科技,2017(2):32-34.
[5]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新常态下交通运输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和主要任务[C].北京:会议文件组,2016:9-15.
[6]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推进道路货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C].北京:会议文件组,2016:39-46.
[7]辽宁省交通厅.打好供给侧结构组合拳 持续释放交通运输发展红利[C].北京:会议文件组,2016:25-29.
[8]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创新“互联网+交通运输”方式 引领行业转型升级[C].北京:会议文件组,2016:84-87.
[9]交通运输部.中国快递“黑科技”厉害到爆[EB/OL].2017-O5-10.
[10]交通运输部.部领导就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情况答记者问[EB/OL].2017-02-27.
[11]交通运输部.李小鹏:降成本补短板强服务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EB/OL].2017-03-14.
责任编辑:孙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