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意外”,打造生成性张力课堂

2017-06-30 10:49叶晓俊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意外信息技术课堂

叶晓俊

摘 要:课堂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意外,信息技术课堂也不例外。虽然课堂中的意外大多是一些小事,但作为教师应该以小见大,关注每一件小事,处理好每一个课堂意外,在流动的课堂中塑造精彩的教学。文章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几个意外事件为例,教师采取的处理方式以及对事件的反思。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意外

课堂教学是蕴含着极其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复杂的活动,在这个复杂的双边活动中,教学情境瞬息万变,错综复杂,随时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种种偶发事件,它需要教师正确且迅速地做出判断,并妥善处理。这些意外都是教师们在课前没有预设的,虽然这些意外可能是一些很小的事件,而正是这些突如其来的小意外才会有更多精彩的“即兴创造”,也让我们的教学变得更有意义。

一、做至高的智者,擒贼先擒王

意外事件:课堂上如何与“捣蛋鬼”过招?

案例描述:在踏上三尺讲台的第一课,很“不幸”面对的是全校有名的班级,我忐忑不安的走进教室,果不其然,学生没有把铃声放在眼里,只顾自己吵闹。站在讲台上,我很无奈但一言不发,大概5分钟后,学生意识到老师等很久了,班长才喊:“起立。”学生歪歪扭扭站起来,我特别等学生站好了才与学生问好,这时班里稍微安静了一些。开始上课了,一位学生歪歪扭扭地在位置上大声地问:“老师,你知道CS吗?”全班哄笑,我很诧异,顿了几秒后回答:“这有什么难的,我在大学里的班级可是出了名的CS高手班呢!”学生马上显露出了极大的兴趣,马上追问:“真的吗?那老师,你会玩吗?”“我会不会玩不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但是你知道CS对战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吗?”“什么?”“团队精神,如果你都不能在课堂上保持良好的纪律,我想你的团队精神是0,那你肯定不是什么高手。”“恩。大家听好了,认真上课,不许吵闹!”在他的一声令下,班级里安静地不得了,我的第一课也顺利完成了……

案例反思:

踏上讲台的第一课至今让我印象深刻,其实,当学生问及我会不会玩CS时,我心里冒了一身冷汗,一个女孩子哪会玩啊!但就是与学生懵懂的过招中,他恰好掉进了我的招数里。事后我了解到,他是这个班级最调皮也是老师最头疼的学生,于是我开始对他“下药”。他好像找到了知音,总算有一个老师愿意和他谈游戏,于是总在课后找我大谈特谈,因为游戏中他是英雄。后来,我与他达成一个协议,他负责“教”我玩游戏,而他则负责好好学习。从那以后,这个班级的纪律我从来没有操心,他的其他学科成绩也慢慢好了起来。

课堂纪律是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有序进行的保证,良好的课堂纪律可以助长教学的有效性。反之,杂乱的课堂纪律会减弱教学效果,甚至影响教学秩序的正常开展。而班级里所谓的这些“游戏王”、“捣蛋鬼”就是课堂纪律的关键人物,教师只要抓住这些学生的课堂纪律,上课就会事半功倍。可以说,这个学生是辅佐我站稳讲台的基石,我一直非常感谢他的帮助。从他的这个案例中,我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擒贼先擒王。对信息技术课堂的管理,首先要抓住班级里的捣蛋鬼、游戏迷,让他们为信息技术课堂亮起一道彩虹。

二、做平等的首席,关注低弱儿童

意外事件:先天不足的学生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

案例描述:开学第一课,我让刚接手的六年级同学用Word做自我介绍。在巡视一圈后我发现一个学生只字未动,“你怎么回事?听不懂老师的任务吗” 我训斥到。他吞吞吐吐:“老师,我不会拼音。”我闷了,一个六年级的孩子拼音不会,“真的不会吗?”“恩。”看他认真的样子,我知道自己刚才错了,于是耐心的教他用手写功能写字。他也很认真地学。几节课后,我发现他在绘画方面还是有天赋,就给他开了一个后门,专门指导他进行绘画,并把他的每一次绘画作品打印赠送给他。每到信息课,他总是第一个就在教室外面等了。

案例反思:

经历这件事后,我慢慢发现自己忽视了很多这样的学生。他们和正常的学生确实有些不同,不会写字,甚至不认识自己的名字。但即使是这样的学生,他们总也有一些闪光点,所以,我认为让他们在课堂上做自己能做的事,开心的学习是最重要的。

新课程总是提倡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而当教师真正遇到这些学生的时候,往往会忽视或者漠视他们,这其实就是他们遭遇的不平等待遇。这些学生有些也习惯了老师的漠视,自然而然也认为自己是不一样的,在心里也将自己放弃了。无论是信息技术课堂还是其他任何一门课程,都应该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在自己能力范围里开心的学,用心的学。

三、做信任的朋友,改变学生的陋习

意外事件:学生上网时打开非法网站怎么办?

案例描述:在六年级的一节网络课上,我无意中发现学生在偷看一些黄色小图片。于是我拿起电话,故意像在接电话的样子一边说话一边往教室外走,一分钟后我带着沮丧的心情走回了教室。学生很诧异,上课时间老师怎么会接电话的呢?这不是学校禁止的吗?当我走回教室的时候几个学生在问:“老师,怎么了?”“对不起,同学们,虽然学校禁止老师上课接电话,但老师还是接了,你们帮我记在课堂纪律登记本上吧。”“没事。可是,老师你怎么了?”“刚才我接到教育局的电话,他们监控到咱们班上有同学在上非法网站。”“谁?”“我不知道是谁,可是我相信他应该不是故意的。”我用余光看了一眼“真凶”,发现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此时,我放棄了原来的教学内容,以聊天的方式和大家一起探讨文明上网问题。

案例反思:

到了小学高年级,很多学生都到了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最厌恶的事情莫过于老师和家长一味地说:“NO!”于是,我婉转地采取了另一种教育方式。课后,那位学生给我发来了一封信,承认了自己的行为,并承诺了今后的表现。我也确信,该生一定能引以为戒,做好自己。

时代正如网络的变迁一样,越来越开放,这些事作为个体的人是无法改变的。而高年级学生开始步入青春期,事事都无限好奇,这样的好奇心是任何一个老师都无法帮他们抵挡的。这时候,如何让他们能自己明辨事理极为重要。在网络课中,让学生学会上网之前更应该让学生明白如何上好网。这节课当中,虽然没有完成既定教学目标,却在意外中收获了学生对网络诚信的认识。这个信息素养的形成远比完成既定教学目标有意义得多。

课堂是教师永远无法完整预见的,每节课总有那么多的意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对这些意想不到的情景进行崭新的、出乎意料的塑造,将教学中的每一件小事变得更加有意义,教学智慧才能不断生成,精彩的课堂才能不断涌现。

参考文献:

[1]雷玲.名师教学机智例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意外信息技术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美在课堂花开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菲律宾年底“意外”加入亚投行
“意外”服药被轻判李宗伟“五一”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