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摘 要:小学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大都仍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所教的内容大都也是显性知识。而社会需要的人才越来越趋向自主学习型和创新型,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运用默会知识,既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也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运用默会知识的必要性和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默会知识;运用
默会知识又可以称内隐知识或者缄默知识,包括三个显著特征:a.默会知识很难或者不能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b.即使用语言表达默会知识,通常也是说不明白的;c.虽然这些知识无法说明白,但在实际活动过程中,人们又可以切实感受到。默会知识的主要特点就是:a.不可言传性,教师教授语音的时候,学生最多也只是知道口诀,听教师的发音,却说不清楚发音的过程;b.文化性,默会知识会因为各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会有不同;c.情境性。默会知识会随着相似情境而被唤醒。D.实践性,默会知识的来源是实践,并且默会知识是否正确也是通过实践活动去验证的。
一、小学语文教学运用默会知识的必要性
1.显性知识方面
默会知识整体表现中就包含有显性知识,但两者之间又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显性知识存在的不足和缺点,通过默会知识可以得到相应的弥补和拓展,并且以进一步升华。当然默会知识也存在着不足,比如在规范性上,明显强度不足,原因就是小学生的境遇、个性、思想或者生活环境不同,默会知识就会有所差别。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讲,为了更好的达到语文教学目标,更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教学中就应该通过各种方法去表现默会知识,引导小学生更深刻的认识默会知识,提高小学生的接受能力。
2.实际教学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会遇到有些内容无法用语言恰如其分的描述给小学生,比如课文所赋予的感情,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等等,这些主观性的知识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靠学生自己领悟,仅仅通过语言,教师是很难将相关的内容向学生说清楚的,这就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难度,同时教师语文教学也无法很好的达到课程目标。究其原因,并非课文本身难度影响,而是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都不成熟,比较差,才会导致学生理解困难,教师授课也达不到理想效果。因此,教师首先自身学会并且掌握默会知识,才可以在语文教学中,运用默会知识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的理解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运用默会知识的途径
1.教师从主观上运用默会知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的用语言讲解,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所以教师讲解了语文知识之外,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提供机会引导学生运用默会知识进行理解语文知识内涵。比如,在学习《司马光》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角色扮演或者情境朗读等等,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人物的情感和思想。教师在学生表演或者朗读司马光的时候,要着重引导他们快速动脑,将当时的情境充分展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司马光的聪明才智,也表现出自豪和果敢的态度,学生也就更好的理解了文章所要表达的内涵。在教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直接用语言向学生表达文章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变化,而是留出时间让学生利用默会知识去理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运用默会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转变师生关系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往往是尊卑关系,教师教学是课堂上的主体。这种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语文教学的发展。小学生自身的个性和生活环境等因素,会对语文的理解和认知方面都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小学生对学习语文的认识与见解和教师是存在差距的。因此,教师需要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默会知识,而不是压制学生自主学习,阻碍学生默胡一直是的发展。
3.引导学生积累默会知识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运用默会知识,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默会知识的积累。学生最佳的积累默会知识的途径,应该就是教师多引导学生进行课内和课外的阅读。因此,教师要多提供一些机会让学生进行阅读,比如,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多寻找出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并且教授小学生运用正确有效的课外阅读方法,或者向家长提倡购买、租借书籍等方式,让学生积累一定量的默会知识。
4.交流默会知识
每个学生掌握和理解默会知识的量和质都是不同的,因为学生理解能力是不同的。所以为了学生更好的掌握默会知识,可以让学生展开合作交流默会知识。在交流的时候,学生可以获得其他学生的知识和思维模式,并且,合作学习也是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比如,在学习《静夜思》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互相检查背诵,并且比较出背诵效果好的那一组,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情趣,让学生积极交流,并自身努力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5.提高學生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生掌握课文的方法一般是通过阅读的方式,往往学习语文就是阅读课文,背诵课文,这样掌握的也仅仅是教材内容,所以,教师要不仅仅引导学生多阅读,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思维能力。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教师可以开展猜灯谜、和猜字谜等活动,既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默会知识。
6.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语文教学本就是生活教育、审美教育,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的美。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更好的运用默会知识。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是提高审美情趣的一方面,可以体会到文章材料的美,特别是教师对名著的引导阅读,感受艺术精品在人物形象、艺术形式、艺术技巧和艺术魅力等等。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用具为学生创设情境,形象生动的展现所学知识相关的意境美和形象美,从而利用相似情境唤醒默会知识。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合小学生认知和心理特点,教师要注重默会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学习效果,从而促进小学教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艺玲. 默会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西部素质教育,2016,(02):179.
[2]丁晓燕. 运用默会知识实施小学语文教学[J]. 教育教学论坛,2015,(46):28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