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法在《汽车生产现场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7-06-30 16:12李亚杰
科技与创新 2017年12期
关键词:高素质现场管理

李亚杰

摘 要: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汽车生产现场管理》课程开设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人才。摄像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为主角”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采用摄像法参与教学,能够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摄像法;汽车生产;现场管理;高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12.136

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人才的基本依据和原则是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的汽车职业教育,对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已经做得比较完善,但对于学生高素质的培养,还有待完善。《汽车生产现场管理》课程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开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汽车生产现场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为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就要求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此,课程授课过程中探讨采用了一种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新型实践教学方法——摄像法。摄像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为主角”,将职业素养的养成与实训融合、符合职业教育高素质培养的教学方法。

1 摄像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1 摄像法的教学思想

摄像就是使用摄像机(视频拍摄设备)把光学图像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以便于存储或者传输。光电信号很微弱,需通过预放电路放大,再经过各种电路处理和调整,最后将得到的标准信号送到录像机等记录媒介上记录下来,或通过传播系统传播或送到监视器上显示出来。摄像法就是通过摄像技术拍摄某一被拍对象的方法。

1.2 摄像法的实施步骤

1.2.1 《汽车生产现场管理》的授课方式

课程的授课在汽车实训车间内进行,车间内建有汽车训练实训线、拆装用零件、设备和工具及多媒体教室。授课模拟企业生产现场的“班组”形式进行,即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模拟成为企业“班组”。为促进职业素养的养成,每次授课都进行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训练,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召开“班组会”。训练及“班组会”召开过程应用“摄像法”进行拍摄记录。

1.2.2 摄像法在课程中的实施步骤

摄像法在《汽车生产现场管理》课程中的实施步骤如下:①任务布置。每次授课开始时,教师首先说明本次课的实训训练任务,然后要求各“班组”选定好本次课的临时班组长,负责授课中的训练组织和会议主持工作。②授课拍摄。采用视频拍摄设备(照相机、智能手机等)拍摄各班组学生召开的“班组会”及实训训练过程。拍摄工作由各班组的班组成员在组与组之间依次拍摄完成。③录像回放。根据授课内容选择随堂回放或在下次课上课时进行回放。回放后,师生共同对视频中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最后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对于学生的优点与长处,应给予赞扬与鼓励;对于学生的缺点与不足,应提出改进方法和改善建议。

2 摄像法的实施效果

在摄像法实施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会成为摄像镜头中的主角,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每一位学生都有负责具体工作的机会。这样,学生置身在企业车间“班组”中,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会”,个性得到充分发挥,能力得到充分锻炼,职业素养能够进一步养成。摄像法的具体实施效果如下。

2.1 锻炼了学生陈述、组织、总结能力和胆识

采用摄像法参与教学,学生有了展现自我的舞台。为了在舞台上展现完美的自我,学生非常重视课前准备,因此就积极投身于课程准备中。尤其担任临时班组长主持班组会议时,学生会更加重视,进行提前的准备演练,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陈述能力、组织能力和总结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胆识。

2.2 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班组活动中,摄像镜头下的学生会发挥所长,运用创造性思维,针对具体学习内容想出富有创意的表现方法完成任务。这样,既拓展了同一班组内学生的视野,又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

2.3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为了不拖班组成绩的后腿,使所在班组取得优异成绩,班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协同作业,这促进了组内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培养了团队精神,完善了团队所学知识。通过交流合作,组内成员之间优势互补,团队合作精神与日俱增。

2.4 有利于学生成长与成才

在录像回放时,学生看着镜头中的自己,会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在仪态、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同时,通过教师和其他同学的点评,还会发现自己没有发现的优点和不足。对于优点继续发扬,对于缺点自我反思、查找原因,并结合教师与同学的建议制订相应对策,然后加以改正。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会有显著的进步,自我改善意识也迅速提升,这也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2.5 改善了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拍摄的视频录像记录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课程的实施过程,这既有利于学生复习上次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看到上课过程中没有注意到的教学细节。对于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改进。这样,不仅能够不断改善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还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采用摄像法参与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锻炼了学生的陈述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总结能力和胆识,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我改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为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 结论

摄像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为主角”符合职业教育高素质培养的新型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将摄像法应用于《汽车生产现场管理》课程教学,教学效果好,能够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的,能够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培养高素质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海平.职业教育工作者要端正什么是人才的观念[EB/OL].[2014-08-26].http://edunews.bbn.com.cn/2014-08/26/

content_12804037.htm.

[2]陳婷,毕方英.在车间式教学中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教学研究与探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7):4-5.

〔编辑:刘晓芳〕

猜你喜欢
高素质现场管理
高素质农民走在振兴乡村的大路上
【陕西】旬阳市举办2022年第一期高素质农民乡村振兴培训会
《2020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报告》发布词
2019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指数(摘编)
输配电工程中的现场管理技巧探讨
22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现场施工管理
哈尔滨车展现场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呼叫中心现场管理浅探
为“高素质企业”画像
“高素质”自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