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洁
伴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发布,“健全口岸公共卫生体系”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口岸食品安全作为口岸公共卫生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口岸核心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石。在口岸食品监管体系中,航空食品安全与口岸辖区地面食品安全是风险最大、监管难度最高的两个控制点,尤其是各大国际航空口岸皆为城市对外形象第一窗口,更是焦点中的焦点。检验检疫部门应强化使命担当,实施六个着力,构筑坚强的食品安防体系,锻造口岸食品安全金字招牌。
党的十八大做出的部署和要求,为做好国境卫生检疫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处处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发展“中国特色口岸公共卫生体系”体现了“第一要义”。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经过数代卫生检疫人的不懈奋斗和艰辛探索,初步构建了“中国特色口岸公共卫生工作体系”。这就要求口岸公共卫生体系作为中国特色质检工作的一部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毫不动摇地坚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其内涵,体现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
“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从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就要求口岸公共卫生工作必须牢固树立公共服务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上,有效防止传染病传入传出,保护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基本的公共卫生安全是老百姓的基本民生要求,口岸公共卫生部门要严把卫生检疫关,保障国门安全。
“服务国家大局”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这就要求口岸公共卫生工作必须继续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互利共赢,强化和健全与世界各国(地区)的口岸公共卫生合作机制,创造良好氛围,配合外交大局,改善双边外交关系,协助化解外交分歧,争取和维护国家正当权益和海外合法权益,并且积极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活动,争取话语权,充分反映国家利益和意志。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体现了“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十八大报告指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这就要求口岸公共衛生工作转变观念,在坚持出入境卫生检疫原则的同时,站在服从国家大局、服务开放型经济体系的立场上,以更加合理的口岸防控措施支持和配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着力航线备案和航空器监管,健全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
《国际卫生条例》及《国境卫生检疫法》皆赋予检验检疫部门国际航空飞行卫生安全保障的义务与职责,既承担新开国际航线的安全保障职能,理应被“提前告知”。从这一角度出发,应规范现有各大国际航空口岸事前“告知”或“备案”的行为,以利检验检疫对外形象的维护和统一。从新开国际航线非强制性“备案”着手敦促航空公司履行“告知义务”,以航空机供食品及饮用水的抽检为强制性监控措施履行监管义务,以正式常态通告日常卫生监管情况及抽检结果的方式调动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并与相关主管部门(例如民航总局、港澳食环署、外航对应政府监管部门等)建立常态互通机制。多路并举,将国际航空卫生监管职能落到实处,同时一线“航检”单元以此与“旅检”单元互为补给,并肩协同,健全口岸卫生检疫防控体系建设,共筑口岸公共卫生安全。
二、着力短期旅游包机航线和廉价航空食品监管,严控口岸食品安全风险
近年来,地方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无一不伴随着国际航空口岸高速扩张。航空口岸深刻反映着地方对外开放的程度,据笔者近几年跟踪研究,在政府主导下,各地机场航空经济对外高速扩张,国际团队旅游价格大幅下降,廉价航空竞逐国际航线,各类短期旅游包机蜂拥而至。廉价航空与租赁旅游包机从成本角度考虑多不从当地正规航空配餐公司完成正常食品配给采购,各式各类五花八门的短期食品正在渐渐进入航空食品领域。尤其是近几年东南亚及中东短期旅游包机运营数量激增,这类航空器几乎都不带冷藏设施,一旦遭遇大面积长时间航班延误,食品安全隐患难以避免。应当强化普法宣传,明确“机场当局-航空公司-终端送配航食企业-包机租赁方”这一食品安防链条中各方法律责任及相关义务;协同机场及民航总局建立黑名单制度,如因监管力量所限做不到“满盘开花”,也可通过加大“重点识别区”监管的方式强化食品安全防控力度;考虑到上述航班大多以国际旅游团队为主,一旦出现群体性航空食品安全事件将十分棘手,极可能需要跨地域多部门协同处理,日常应积极开展航空食品中毒应急联合演练,强化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三、着力“航检”单元业务管理流程再造,强化口岸食品安全闭环管理
目前随着各地国际机场的高速发展和入出境旅客的增多,各地检验检疫部门在航空口岸均设有独立的“航检”科,主要完成登机检疫和航空器卫生监督,在一线卫生检疫职能上与地面“旅检”单元实施分段管理、并肩协同,共同形成对整个航空口岸从天空到地面的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二者在诸多业务板块都存有交集。“航检”单元是联接一线卫生检疫与卫生监督两大业务板块的“桥头堡”和“联接带”,捋顺理清“航检”单元的业务职能极有必要,利于口岸食品安全形成闭环管理。建议将“航线备案资质审查、航食厂、航空器专供水站、航空器固液废弃物监管“整体纳入一线“航检”单元业务管理,一方面缓解地面“卫生监督“单元安防压力,另一方面利于“航检”单元实现对国际航班食品、饮用水生产及使用、固液废弃物处理形成闭环管理。对配给定线国际航线的外航配餐公司,建议总局层面与民航总局签署国际航线卫生监管备忘录,参照进出口食品企业备案模式,实施注册备案制度,加强卫生监管。
四、着力航空口岸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发挥“窗口”示范带动作用
自1999年推动国际卫生口岸创建工作以来,在质检总局总体部署和全面统筹下,质检人十八年磨一剑,履行了中国政府全部对外开放口岸通过核心能力建设的庄严承诺。多年口岸核心卫生体系的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增强了我们回应时代重托和社会关切的底气和信心。食品安全,举国关注,可以借鉴“进出口食品安全示范基地”建设类似做法,在主要对外口岸尤其是航空口岸创建“国检食品安全示范区”,形成对社会认知的良好引领和示范,突出“健康中国、安全有我”的国际展示与担当。
五、着力智慧航空口岸信息化建设,提升口岸卫生监管和服务效能
智慧口岸的建设以“减负、增效、利民”,促进口岸经济腾飞、带动企业向国际卫生标准靠拢为目标,口岸卫生监管手段亦应顺势而为。在诸多一线口岸辖区实现全监管后,监管对象数量庞大,口岸一线人员的数量与业务的快速增长不相匹配,在人员数量受限而业务数量不断扩增、业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前提下,如何确保安全底线,信息化管理及其技术手段的运用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利器。从卫生行政许可到日常监督计划再到档案管理可建立大数据全链条电子监管体系,减少书面呈报及纸质查证程序。一方面便利企业,另一方面可将日常卫生监管中大量繁琐的索证、索票等验证类工作通过前期数据企业端录入进行智能识别,一线监管人员现场除抽采样外更多进行”一致性“验证复核,以建立电子信用档案等多种行政手段,充分调动和提升企业自身的主体责任意识。
六、着力航空口岸卫生监管社会共治,增进打击违法的反向惩戒合力
各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可定期向驻地政府、驻场单位及机场当局通报口岸安全监管动态,与海关、边防、民航、地方管理部门战略协同,形成以我为主、技术支撑的共治格局。充分调动机场当局本身的综合执法部门及卫生监管力量,激浊扬清,铁腕整治一切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坚决保持高压态势,实施零容忍,确保辖区食品卫生绝对安全。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关注口岸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让“健康中国2030,我们的追求”驻进民心,共治共享。
作者单位:重庆市检验检疫局
责任编辑:马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