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重庆市第五次党代会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列为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指明了文化发展的方向、任务、路径、目标,充分体现了市委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红岩联线发展管理中心将把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到红岩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借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思路,深入打造红岩升级版,做优红岩文化品牌,守好主阵地,发出好声音、传播正能量、凝聚精气神,为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步伐、推动重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一、加强文物征管保护,守住红岩文化根脉
市第五次党代会指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红岩联线管理中心将不断加强文物征管保护,留住历史的见证、民族的记忆,守住红岩文化根脉。
推进科学保管。加快文物保管现代化建设,实施文物数字化保护工程,对文物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文物数据库,搭建文物资源管理系统,实现文物收、管、存、用的信息化、数字化。优化文物保存环境,新建标准化文物库房,在文物库房和展厅配备现代化保存设施。强化文物修复,扩建文物保护分析实验室、修复室,配备专业设备,推动文物保护方面的修复实践和理论研究。
加强遗址保护。注重预防性与抢救性相结合,不断健全革命旧址保护体系。修订《重庆市红岩遗址保护区管理办法》,为实施整体性保护打牢法制基础;实施革命旧址保护工程,编制三大革命旧址群的总体保护规划和修缮计划,有序实施20余处革命旧址的地灾治理、防火防雷以及文物本体修缮;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日常养护巡查和监测保护,筑牢安全防线。
完善馆藏体系。增强文物征集的计划性,重点瞄准馆藏空白,加大对与红岩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相关文物史料的征集力度,逐步建立与我馆性质相适应的系统完整的馆藏体系。拓宽文物征集渠道,建立健全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文物或委托保管利用的良性机制;完善馆际馆藏资源交流共享机制,运用调拨、交换、借用等方式,整合文物资源,充实馆藏。
二、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不断丰富红岩文化内涵
科学研究是文化建设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引擎。红岩联线管理中心将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加强红岩文化时代价值的研究挖掘,不断丰富红岩文化内涵,助推红岩精神在当代的传承弘扬。
构建科研学科体系。立足学科建设层面,优化科研定位,拓展研究领域,逐步由红岩精神研究向抗战文化、统战文化研究延伸,由文物本体研究向博物馆管理、文物保管、展陈艺术与技术等博物馆学基础理论和工作方法研究延伸,由历史文化领域向红色旅游、文化产业、红色教育等领域延伸,逐步构建起体现自身特色的学科体系。
深挖红岩精神内涵。红岩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鲜明体现,凝聚了鲜明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品质。红岩联线管理中心将顺应时代形势,进一步深挖红岩精神内涵,特别是其所蕴含的关于党性修养、道德培育、家风建设等方面的时代价值,把红岩精神的丰富内涵时代化、通俗化、具体化、大众化,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之中。
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坚持将科学研究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图书、影视等文化作品,运用到文化服务、社会教育、陈列展览等工作中,融入到公众日常生活。将出版《千秋红岩(青少年读本)》、《红岩家风》、《红岩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事读本》等系列图书;摄制《小萝卜头的故事》等红色影视作品,合作拍摄《重庆谈判》电视剧。将有序实施红岩革命纪念馆、红岩魂陈列馆两大基本陈列和7个革命旧址复原陈列展览改陈升级,每年紧扣时代主题举办5个专题展览。
三、打造特色教育品牌,增强红岩文化的感召力
市第五次党代会强调“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红岩联线管理中心将重点围绕“两个教育、两大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党的建设),打造特色教育品牌,把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优质生动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好资政育人功能。
打造黨员党性锻炼熔炉。顺应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新要求,立足重庆、面向全国,以“传承红岩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为宗旨,打造特色化、专业化、系统化的红岩党性教育基地。目前基地拥有三大教学区、28个现场教学点,开发了五大教学模式、39个教学专题、1~5天课程体系,已接待中央党校、全国宣传干部学院和组织干部学院等中央机关单位及20多个省市的519个班次、20000余名学员,成为全国宣传干部学院在渝指定现场教学点。今后将不断充实课程体系,深度打磨教学课程,研发教学影视剧目;完善教学设施,建设基地(本部),配置教室、宿舍、食堂等必备设施;加强师资培养引进,打造一支以名师为龙头、结构合理的专兼职师资队伍;优化运行管理,建立专职机构,完善运行流程和管理制度,形成一套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的运行管理体系。
打造青少年教育特色课堂。强化青少年教育功能,结合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完善馆校合作机制,研发青少年教育品牌项目,完善教育资源项目库和课程体系,分年龄段编写系列读本教材,定期举办研学培训班、社会实践营、志愿者服务等特色项目。深化西南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探索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加强对周恩来班、红岩班、红岩志愿者等教育载体的管理,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和辐射作用。
打造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将红岩精神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紧抓烈士纪念日、“11·27”、清明节等节庆、纪念日,广泛开展参观、瞻仰、祭扫等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红岩文化景区定期开展烈士诗歌朗诵、红岩情经典留言、红岩图书赠送等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特色教育活动,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拓展教育平台,提升打造红岩故事宣讲团,每年赴学校、机关、社区、军队、企事业单位开展巡讲巡演巡展;持续打造红岩文化室,把红岩精神送到群众家门口。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市第五次党代会强调“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红岩联線管理中心将以观众为中心,以群众满意为切入点,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优化服务环境。打造红岩村、歌乐山两大红色文化主题公园,创建红色文化休闲旅游品牌,让群众共享文化和生态资源;围绕“吃、住、游、购、娱”,新建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旅游购物中心等服务设施,完善环卫、供电、供水、医疗等配套设施,改善交通环境。突出人性化服务,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增添无障碍通道、轮椅等便民设施。
创新服务方式。推进“互联网+文化”工程,深化中国红村网建设,搭建“十媒一体”系统,逐步将红岩、重庆乃至全国的红色资源实施数字化转换,置于网络云端,建设集信息管理与查询、资源展示与交流、虚拟参观与互动等于一体的数字化、可视化、网络化大数据红色文化云服务平台,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目前已建立7大数据库,涵盖40个专题展览、100余个红岩人物、1000余份文物、2万余张珍贵照片。将根据观众需求,增设网上预约、电子付费等服务,建立五种语言语音导览系统。
加强服务管理。推进规范化管理,完善接待服务制度;建立联动机制,定期开展文化服务综合整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规范社会车辆营运管理,维护良好的文化旅游市场秩序;健全游客投诉处理机制,畅通游客诉求渠道,及时解决群众服务需求;建设综合信息发布系统,实时发布交通、天气、游客量等便民信息。
五、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提高红岩文化产业竞争力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市第五次党代会强调“促进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红岩联线管理中心将按照中央、市委的要求,大胆创新创意,努力破解发展瓶颈,做大做强红岩文化产业。
优化产业布局。以创新创意产业为突破口,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着力发展文化旅游、文化演艺、展览展示、影视制作、教育培训、文化产品研发销售六大产业;重点发展教育培训和信息科技产业;围绕红色旅游,培育文化体验、文化休闲、研学旅游、文化演艺等新业态,壮大旅游配套服务产业;推动展览展示、物业管理等传统产业提档升级。
紧抓重点项目。实施科技部支撑项目——“红岩文化展演与传播技术集成与示范”及“区域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关键技术研究”,建设“技术集成展示中心”。打造实景与多媒体融合的演出,摄制红色影视作品,编撰红岩文化数字出版物。建设红岩剧场,打造优秀剧节目驻场演出。推进全国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试点,力争到2020年实现文创产品年销售额1000万元。
探索发展模式。优化资源配置,调整股权结构,理顺红岩文化产业集团与各子公司之间的投资关系,加快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文化发展规律相衔接的资产组织形式和运营管理模式,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与金融融合发展,积极引入银行贷款、文化投资基金,探索PPP融资模式,吸纳社会优质资本,推动实现产权多元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盘活资本存量,做优资本增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推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强各公司之间的产业协作,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作 者: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 马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