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彩霞
板块一:导学激趣,引发期待
师:有没有人到过黄河?(生摇头)没关系,现在,老师带大家到黄河边,亲身目睹黄河的风采。(视频:滚滚奔腾的黄河)
師:此时,你一定心潮澎湃,一定想把最美的词句送给黄河吧!
生:波涛滚滚的黄河好像愤怒的狮子。
生:一泻千里的黄河令我神往。
师:那作者袁鹰是怎样描写黄河的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读一读,要读出对黄河的赞美之情。(生读)
师:你不愧是咱班的朗读小能手,读出了黄河一泻千里的气势!黄河这样气势雄浑,桀骜不驯,谁能够成为黄河的主人呢?(师板书课题)
生:(异口同声)艄公。
师:会提问题的同学才是真正聪明的同学,此时你肯定有问题要提出来。
生:艄公为什么会成为黄河的主人呢?
师:这个问题真是太有价值了!课文中有一个句子是对这个问题最好的解答,这个句子是——
生: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带领学生领略黄河的风采之后,再引导学生表达对黄河的赞美之情,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还引发了对课文的阅读期待。
板块二: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交流反馈
师: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话,从中领悟到了什么?(生自由朗读、思考)
生:我想,艄公之所以能够成为黄河的主人,是因为他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是因为他有坚强的意志。
生:我想,艄公在滚滚的黄河上能够如履平地,是他长年累月在黄河上磨练出来的。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他早就打退堂鼓了,怎么有可能掌握战胜惊涛骇浪的本领呢?他一定有着坚强不屈的意志!
师:(映示课件)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呢?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用横线画出这些句子,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生:我找到的句子是“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我从“专心致志”“注视”“大胆地破浪前行”读出了艄公的沉着镇静。
师:请同学们大胆想象,艄公是怎样跟黄河进行搏击的?
生:我找到的句子是“我不禁提心吊胆,而那艄公却很沉着”。作者提心吊胆是因为羊皮筏子那么小,上面还坐了那么多的人,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黄河的浪涛又是那样的汹涌险恶,作者为羊皮筏子的安全而担心。
生:艄公之所以“很沉着”,是因为他对羊皮筏子的安全有充分的把握,他有能力让羊皮筏子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生:我找到的句子是,“皮筏上的乘客谈笑风生,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那从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我从中领悟到作者是在用乘客的谈笑风生来衬托艄公的勇敢和智慧。能够让乘客无忧无虑的是艄公的高超驾驶技术,是艄公给了乘客信心。
师:大家的分析很透彻,相信你们不光说得好,读得会更好!谁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段话?(生读,互评,再读)
师:不论是写作者的提心吊胆,还是乘客的谈笑风生,都是为了突出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定和机敏,这一种写作方法叫做对比反衬。只要有艄公撑着羊皮筏子,乘客就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全。
生:我觉得艄公是一个敢于迎接挑战的人。大家想一想,黄河波涛汹涌,一般的人不用说到羊皮筏子上去撑船,就是看一眼也会吓破胆。可是艄公一点儿也不害怕,他就凭着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战胜了险恶的风浪,难道不值得敬仰和赞颂吗?
生:我觉得艄公很自信。在跟惊涛骇浪长期搏击的过程中,他肯定遇到过不少的困难,遭受过很多的挫折,但是咬紧牙,就凭着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战胜了险恶的风浪,最终成为一个有超级本领的艄公。我想,如果没有自信,他是不可能成功的。
师:这两位同学思维很活跃!谁读一读这句话?(指名朗读,生互评)
生:老师,我觉得第7自然段也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第一次坐上羊皮筏子的人,面对黄河的巨浪,内心充满了恐惧,这种恐惧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他们面临的危险。这也衬托出了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生:我感觉这位同学说得很有道理。坐羊皮筏子的人可以闭上眼睛回避这种危险,可是艄公必须睁大眼睛去面对,去战胜,这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所以,我觉得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课文中还有其他地方也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生:课文对羊皮筏子的描写就是运用了这种写法。比如:“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羊皮筏子越小,它在黄河上漂流就越危险,艄公就越要有胆略和智慧。
生:羊皮筏子“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他们的身边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筏子又小又轻,却满载重荷,令人不得不担心它的安全,但是艄公却很沉着,乘客更是谈笑风生,我不由得对艄公充满了敬意!
师:让我们怀着对艄公的敬仰和赞颂之情,认真读一读课文。(生有感情地朗读整篇课文)
【评析】以“黄河的主人”为突破口,抓住“黄河的主人”这一枢纽,品味课文是如何表现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的,让学生与作者、与文本进行对话,完成对全文的探究和解读,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凤城镇水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