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语用”理念指导语文教学

2017-06-30 16:26:56张红雨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7年6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课文语言

张红雨

一、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语用”理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训练是小学阶段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在第四学段的继续教育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将“语用”教学应用于阅读与写作训练中,进行有效的阅读引导和写作训练,使学生学会通过课文中语言的运用过程和技巧,去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学习作者语言文字表达方式,以至于能在自己的习作过程中学以致用,从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1. 注重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学会朗读。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的就是大量的阅读对提升语文水平的益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课文,教师首先要强调对课文的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学语文中的课文都是文辞华美的篇章,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感的绝佳材料。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范读引领学生的朗读,尤其是在诗词的教学上,朗读更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以古诗《小池》为例,教师通过让学生反复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在脑中形成一幅“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画面,体会作者语言文字的运用之妙。其次,是在阅读中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语文教师应当传授阅读技巧,让学生充分发散思维,可以一边阅读,一边进行想象和体会。对于不同课文的不同特点,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在阅读前正确地指导学生,并引导学生在阅读之后尽力去感悟所读文章的内涵,体会语言的运用之美。

以课文《秋天的图画》为例,教师在阅读前,可以让学生知道秋天是个美好的、收获的季节,让学生看一看关于秋天的图片,从直观上体会秋之美,并且向学生提问,你印象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让学生尽情展开想象,然后再对课文进行朗读,让学生带着想象的画面,去体会文中字里行间所表达出来的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有效地提升。又如,在课文《黄河的主人》第1自然段中,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很难理解文章中的羊皮筏子在黄河的巨浪中颠簸摇曳的场景,所以,很多学生在朗读表现黄河水流湍急、波澜壮阔的描述时,语调生硬、语气懒散。笔者在教学时,首先展示了表现黄河雄浑气势的系列插图,而后带领学生观看了一些视频资料,在观察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黄河的激荡雄浑,更看到了一叶羊皮筏子在黄河河面上鼓浪前行的画面,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形成了强烈的震撼,积蓄了认知,此时,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学生大多都能领悟到文章语言文字形成的张力,课文里惊险刺激、湍急汹涌和难以置信的画面,也将学生的情感体验推向了一个高潮。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时,语气铿锵、情绪激昂,走进了课文中的情境。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训练中,提升了自身的认知能力,慢慢学会了体会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阅读能力得到一定提升。

2. 注重从细节上引导学生体会“语用”之妙。

语文教材与文学作品不同,现有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大量的文辞优美、立意新颖、写作技巧独特的古今中外的佳句名篇。教师在教学中,如能抓住课文中的细节,引导学生从一个点上发散思维,展开想象,往往都能够以小见大,对学生体会课文中作者用词的独特,理解语言的妙处有很大帮助。例如,在学习《水》一文时,学生们的生活条件优越,对水这一生活中俯拾皆是的事物,很难产生特殊的情感。教师在教学时,只利用话语和图片的形式,学生很难体会到缺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困难,也就难以体會文章表达的含义。笔者在讲解这篇文章时,把重点放在对课文“雨中狂欢”部分的解析和阐发,抓住“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这一细节,首先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孩子们都要脱得光溜溜的,然后引导学生仔细体会“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这一细节描写,从文章的语言文字使用角度,让学生产生感受水给人们带来的苦与乐。很多学生通过这一细节描写,结合自己生活中有关水的体验,慢慢地体会到了人们久旱逢甘霖的喜悦之情,反之,也就更能理解缺水给人们带来的痛苦,理解了文章作者原本的立意。

二、 在写作教学中运用语言文字

“语用”,更多的是关注学生语言实践的过程,而不是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结果。所以,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语言文字表达的结果。教师不应拘泥于表面上的内容分析和情节梳理,而是应该着眼于对使用词语理解和对语言的运用上,因此,教师在面对一篇习作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仿写,通过不断地模仿课文中的佳句,结合学生自己的思考,来指导学生去准确、精炼甚至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文字,从而学习真正意义上的“语用”。例如,学习《花的勇气》一课,笔者在教学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作者寻花,为什么心情会发生那么多的变化?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找出原因,同时,对于文章中的“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这一系列排比句式,层次递进地表现了作者扒开小草才见到花儿的诧异、心中难掩的喜悦之情,用了排比句式,将作者的意图和语言的形式融合得浑然一体。笔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模仿课文中这种写作方式自己创作。有位学生写道:“春蚕死去了,但留下了华贵丝绸;蝴蝶死去了,但留下了漂亮的衣裳;画眉飞去了,但留下了美妙的歌声;花朵凋谢了,但留下了缕缕幽香;蜡烛燃尽了,但留下一片光明;雷雨过去了,但留下了七彩霓虹。”学生在语言运用中,悟出不同语言形式的特点,在不断地训练和迁移运用中,掌握不同语言形式并灵活运用,久而久之,学生在写作中进行的表达实践也就能得心应手,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随之逐渐提高。

三、 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育中“语用”理念的根本是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教师必须立足“语用”,时刻注意指导和加强学生对“语用”理念的理解与运用,深挖教材中作者的思想立意、语言运用方式、语言与作者意图的融合等,将教学重点放在传授学生阅读与写作的技巧上,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因材施教,提升他们对语言文字的使用能力,使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得到长足地提升。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店埠学区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课文语言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语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