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会选举研究:历史与前沿

2017-06-30 10:57韩国明朱侃
江汉论坛 2017年6期
关键词:共词分析村民自治大数据

韩国明++朱侃

摘要:作为村民自治的基础与核心元素,村委会选举的变化与进展备受关注,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以中国知网1985—2015年收录的5283篇村委会选举相关论文为研究样本,对样本文献进行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可以发现该研究领域主要围绕党的领导与村委会选举、村委会选举规程、宗族势力与村委会选举、妇女和农民工与村委会选举、村委会选举与乡村治理这五大主题展开,在研究演化路径上经历了萌芽阶段、试行阶段、发展阶段和完善阶段。在综合分析高频关键词的变化规律和现阶段中央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可以预测,村民代表会议、新农村政治建设、乡村关系等影响村委会选举与发展的主题将是未来村委会选举领域的研究热点。当前村委会选举研究还存在着两个缺陷,一是对国家法律、政策的变化比较敏感,但对农村实际情况的变化、法律和政策实施后的实际情况反映相对滞后,二是某种程度上处于学科和领域的孤立状态,对国内“三农”问题其他研究领域的成果未能充分吸收。

关键词:村委会选举;村民自治;大数据;共词分析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北地区农民合作社成员参与村委会选举研究”(项目编号:14BZZ023)

中图分类号:D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7)05-0047-11

从20世纪80年代的探索到90年代的普遍推行,村民自治逐步从村民自发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并日渐内化为数亿农民不可剥夺和转让的民主权利。村委会选举作为村民自治的基础与核心元素,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基于研究的需要,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村委会选举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但均为在数量相对较少的文献基础上展开的定性述评,在把握村委会选举研究的全貌方面存在不足。而对村委会选举研究的全景式回顾,能更好地找到研究的理论焦點,明晰研究的演化路径,了解该领域研究的全貌,把握其研究动态,因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的研究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1985—2015年收录的5283篇村委会选举领域的期刊文献为样本①,对样本大数据进行转换处理,在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综合视角下村委会选举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并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相关研究的热点主题和演化路径进行总结、描述和分析,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村委会选举研究进行科学的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 数据来源

为了更好地反映村委会选举研究的全貌,本文以期刊收录覆盖范围最广的CNK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为使研究结果更好地反映村委会选举研究的全过程,本文将检索年限设定为1985—2015年,以篇名或关键词中包含“村委会选举”或“农村选举”或“农民选举”或“乡村选举”为检索条件进行精确检索,累计检索到5646篇论文,经过人工识别剔除了目录、报道及其他不相关文献后,得到5283篇论文作为研究的样本。

2. 研究方法

共词分析是文献计量分析中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通过统计同一组词两两在同一篇文献中共现的频次,形成共词矩阵②,以此来研究主题或学科之间的关系和结构。关键词是作者对论文内容和主题的高度概括和聚焦,它从论文的标题、摘要和正文中提取,反映了论文的核心思想,相当于论文的“眼睛”。而由某个领域论文的主要关键词形成的共词网络,则体现了该领域的技术构成和研究动态。共词网络中两个关键词的共现次数越多,说明两者的关系越密切,这两个关键词所反映的主题也越被研究者所关注,属于该领域的热点主题。

二、研究过程

1. 文献量的概况

1985—2015年村委会选举领域的研究文献历年发文量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发文量呈井喷式增长,并在2009年达到峰值后开始缓慢回落。结合村委会选举的具体语境,可以发现在1998年和2010年村委会组织法正式实施和修改的前后两年里,发文量分别呈整体上升和整体下降的趋势,说明学者们的研究与国家政策保持着较为紧密的联系。

2. 高频关键词及共词矩阵构建

通过SATI对关键词词频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5283篇文献中涉及8972个关键词。为了更好地挖掘当前研究的热点主题,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分析原理,抽取出样本文献前60个高频关键词(如表1所示),并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形成了一个60×60的共词矩阵。为消除多值共现矩阵中频次悬殊对统计结果造成的影响,本文采用Equivalence系数将多值矩阵转化为[0,1]区间取值的相似和相异矩阵③。

3. 聚类分析

为了更好地挖掘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高频关键词在样本中出现的规律,使后续的主题分析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本文将相异矩阵导入到SPSS21.0中,根据各高频关键词之间的亲疏关系、相似关系和相异关系,利用分层聚类将研究对象中同质性更强的群组有机地汇聚在一起④,得到图2所示的结果。

在聚类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综合高频关键词的含义和分布结构,本文将聚类分析的结果归为8个类别,并分别命名为村委会选举规程、宗族势力与村委会选举、村委会选举与村务管理、党的领导与村委会选举、村委会选举中的贿选、村委会选举与乡村治理、妇女和农民工与村委会选举、研究特征。(如图2所示)

4. 多维尺度分析

当前村委会选举研究呈现出多维复杂的态势,为将研究的多维空间转化为低维空间以进一步定位、分析和归类,同时保留研究对象间的原始关系,本文对相异矩阵进行多维尺度分析,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在该分析中,各高频关键词所代表的主题以点的形式呈现,而关联性较强、相似程度较高的关键词会向中间更核心的关键词汇集,从而更直观生动地反映出关键词之间的距离关系⑤。

多维尺度分析的结果与上述聚类分析的结果大体一致,形成5个高频关键词词组。根据关键词的含义和分布特征,经过反复比较和斟酌,本文将图3中的词组按顺时针方向分别命名为村委会选举与村庄治理、宗族势力与村委会选举、村委会选举规程、党的领导与村委会选举、妇女和农民工与村委会选举。多维尺度分析在上述聚类分析8大类别的基础上进行再次综合,聚类分析中部分类别的词组部分或整体地分散到其他词组中,所以多维尺度分析所包含类别的含义相对广泛一些。

5. 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网络和其他网络类似,由节点和联系构成,是诸多对象按照事物内在规律和属性联系在一起构成的复杂的关系网⑥。为了更好地挖掘村委会选举研究领域的知识网络,本文对高频关键词共词矩阵进行社会网络分析,使样本文献背后隐性的、潜在的知识显露出来。通过UCINET6将处理过的文件导入可视化分析工具NetDraw中,最后得到如图4所示的社会网络分析图谱。

网络密度用来衡量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连接的紧密程度,分析表明图4的网络密度值和标准差值均较低,反映其密度水平偏低。中心性反映的是社会网络中行动者所拥有的权力或所处的地位,是对网络结构性的度量,此处网络的点度中心性为12.56%,村委会选举、选举工作、选举程序、选举过程、代表会议、村务管理、农村基层民主、村党支部、选民登记、村级民主的值排在前十位,在图谱中节点的大小和连线密集程度也反映出这些属于村委会选举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

6. 综合视角下村委会选举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在研究方法上,聚类分析往往忽视了关键词之间的相互联系。多维尺度分析与之类似,不能进一步体现关键词之间联系的强弱性。社会网络分析虽然能避免上述不足,但是不能对关键词明确地归类。本文在几种方法优势互补的前提下,根据以上定量分析所得的客观分析结果,对关键词进行逻辑分析和推断,绘制了新的综合视角下的知识图谱,如图5所示。

在综合视角下的知识图谱中,处在中间核心位置的关键词村民委员会选举、民主选举、问题、对策、村委会组织法、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关学者研究注意力的聚焦。围绕这几个核心关键词形成了遍布在周围的五个主题,每个主题由相对核心关键词与周围关键词簇拥形成。通过综合分析,本文将这五个主题在图5中按顺时针方向分别命名为党的領导与村委会选举、村委会选举规程、宗族势力与村委会选举、妇女和农民工与村委会选举、村委会选举与村庄治理,下文将围绕这五个主题展开进一步分析和讨论。

三、村委会选举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

在对知识图谱中热点主题的处理上,本文从以下两个维度来挖掘知识图谱背后蕴含的知识体系:首先,根据该主题内各关键词的含义和相互联系确定主题的内涵和外延;其次,寻找该主题中学术共同体认可度较高即被引用频次较高的文献,归纳各主题下的主流观点。

1. 党的领导与村委会选举

在统计的5283篇样本文献中,仅标题、关键词中含有“党”一词的文献就高达1165篇,占样本总量的22.1%。通过知识图谱可以发现,党的领导与村委会选举这一热点主题由“党支部书记”、“党的领导”、“村党支书”、“乡镇党委”、“基层选举”等高频关键词构成。在“国家—社会”二元乡村政治结构中,以村支书为代表的自上而下的行政权力和以村委会为代表的自下而上的自治权力常常发生冲突。

乡镇一级党政领导基于自身利益和更好开展工作的需要,为寻找自己满意的代理人,常常以“引导”的名义,通过变相地提名候选人等方式,过多地干预和控制村委会选举,在看似合理的背后,其实质是行政权力凌驾于自治权力之上的“侵权”行为⑦。在1998年村民自治制度全面实行前,不少地区村干部单一地由上级政府授权任命⑧。在2010年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明确规定由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直接提名候选人后,乡镇领导主要通过村支书来加强对其下属乡村的控制。一般而言村支书换届先于村委会换届,为乡镇领导通过村支书来贯彻自身的意志提供了合法性,其中包括对村委会选举起着重要作用的选举委员会的领导和控制⑨。

在提高村民自治绩效,探索通过村委会选举来更好地贯彻党的领导与发扬基层民主的实践中,“两票制”和“一肩挑”的选举方式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⑩。这两种创新的选举方式较好地解决了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的矛盾,一定程度上具有实现党内民主和党外民主的结合、降低村级治理的成本、提高治理效率等优势,但在广泛推广中也暴露了诸如非党员干预党员选举违背党章、权力过分集中而滋生腐败、村主任/村支书与村副主任矛盾加剧、压缩了村民自治空间等弊端{11}。如何通过村委会选举实现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村民自治绩效等问题仍有待解决。

2. 村委会选举规程

村委会选举规程即选举的规则与程序的发展与完善是实现基层民主价值理念向民主实践转变的重要环节,落实选举规程本身也是促进数亿农民熟悉选举法、参与选举等事项的民主化教育与训练的重要方式。而从组建选举委员会、选民登记、提名候选人、竞选、投票、计票到公布选举结果的过程中,每一个程序在全国数十万个村委会的选举实践操作过程中都会面临复杂的情况与挑战。在知识图谱中显示,“选举程序”、“村委会选举”、“选举方式”、“选民登记”、“候选人资格”、“写票”等高频关键词是这一主题下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研究发现,这一主题研究开展的逻辑是以村委会选举规程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导向,通过学术力量不断地推进法律法规的落实与完善。村委会选举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因为面向的范围广、适用的情景错综复杂,所以具有弹性大、刚性弱,概括性规定多、列举性规定少,原则性条例多、操作性条例少等特点。在选举规程方面,学者对下列问题争论较多:在选民资格问题上,以户籍为认定标准还是以居住期限和履行义务为标准,是否给予非本地和非农户籍人口选举权;候选人是否应比普通村民要求更高,是否在较大范围内统一立法规定候选人资格{12}。在对村委会成员的罢免权问题上,什么情况下可以提出罢免,村民联名罢免人数要求,村民自己组织还是乡镇主持罢免程序{13}。在选举的法律保障和村民权利救济问题上,对选举中违法行为如何界定、违法行为如何处置、因选举而导致的上访情况如何处理等{14}。此外,在选举委员会、贿选、委托投票、流动票箱、竞选等选举规程相关问题上也展开了大量的讨论{15}。这些研究和讨论,不断推动着村委会选举规程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但也有学者认为,在宪法的、实质的、过程取向的和程序的四种主要的定义方式中,当前村委会选举单方面地强调选举程序的规范来实现民主,却忽视了对农村综合环境因素的考察,导致选举与组织目标的割裂,破坏了民主与治理的有机联系,使村庄治理绩效较低{16}。如何适当地完善选举规程来提高选举的实效,将是这一主题下学者们持续关注的焦点。

3. 宗族势力与村委会选举

改革开放后,很多农村地区通过修家谱、建祠堂等形式,使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族势力再次复兴{17}。在村委会组织缺失或力量弱小的情况下,部分农村地区的宗族势力阻碍了村委会选举的发展。在知识图谱的宗族势力与村委会选举主题中,汇聚了“宗族势力”、“家族势力”、“依法治村”、“贿选”、“草根民主”等高频关键词。在2000年以前,绝大部分学者认为宗族势力是破坏村委会选举的消极力量,应该予以打击,而在2000年以后,随着研究的深入,部分学者认为宗族势力的存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反对宗族势力的学者认为,以宗族共同体为本位、强调长幼尊卑和传统礼俗的宗族价值观,与以自由、平等、法制、尊重和维护个人权利的村民民主自治精神在本质上是背道而驰的{18};宗族势力除了以暴力和贿选等“黑金政治”手段控制和操作村委会选举外,常常通过宗族网络在半熟人社会为主的行政村中诬蔑和诋毁竞争对手,且形式更为多样化,手段更隐秘,危害也更大{19};宗族这种以权力为目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非正式组织,运用非正式制度的方式操控村委会选举,导致乡村大姓轮流当选{20}。所以,宗族势力成为很多地区选举期间政府重点打击的对象。而另外一些学者认为,宗族势力动员性强,势力强大,能较好地抵制乡领导和黑恶势力的干预{21};作为形成村委会选举中竞争派系的重要组织资源,宗族势力能组合原子化的村民更好地通过团体的力量来表达个体诉求、体现自身利益,从而提高村民在选举中的政治效能感;选举过程的公正、透明和程序正当,除了需要完善法律体系、提高村民民主意识外,更需要以宗族精英为代表的政治家在选举竞争中的相互监督{22}。所以,宗族势力对村委会选举有一定的积極意义。

总之,在这一主题下,如何客观认识宗族势力对村委会选举的影响、如何引导宗族势力朝积极的方向发展等问题仍有待研究。

4. 妇女和农民工与村委会选举

妇女和农民工是村委会选举中的两个重要主体,但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这两个群体很多时候游离在村委会选举外,被边缘化,造成了村委会选举中选举主体的严重缺失。在知识图谱中,“农村妇女”、“政治参与”、“农民工”、“选举”、“困境”、“新农村建设”等高频关键词代表了这一热点主题研究的内容。

村委会选举制度设计之初就很重视保障妇女的政治权益,历次《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修订和实施都专门规定了村委会成员中应有妇女成员,事实上妇女村干部的比例也一直在提高,但仍低于法定比例{23};在当选的妇女村干部中呈现正职少、副职多,实职少、虚职多等特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妇女在农村地位较低、在竞选中实力相对较弱、缺乏拉票策略等。当前学者们对村委会选举权平等的研究,较多关注的是户与户之间的平等,而忽视了户内不平等现象{24}。

农民工是我国特殊的社会群体,且这一群体在不断壮大,截至2015年年底,其数量为2.77亿人{25}。促进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参与村委会选举,不仅有利于宏观层面的民主建设,而且在微观层面上能够为乡村选举增加活力{26}。城市多元化社会的异质性生活经历提高了农民工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对异己的宽容性、对事物的理性思考,这种民主品格正是村委会选举所需要的。从成本—收益角度而言,村委会选举结果的公共化与返乡选举成本的私人化使农民工参与选举的比例持续走低{27}。且农民工生产生活很大程度上已脱离农村,关注的重心向城市转移,与乡村利益关联度不断降低,长期脱离农村的城市生活使他们不了解农村的现状,缺乏对候选人的深入认识,这使部分学者开始质疑农民工参与村委会选举的价值和意义。总之,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妇女和农民工这两个主体在村委会选举中的政治参与困境的研究有待加强。

5. 村委会选举与村庄治理

知识图谱显示,这一主题由“基层民主”、“村民自治”、“乡村治理”、“村级治理”、“村务管理”等高频关键词组成,涉及民主、村委会、村干部、村委会组织法、乡村政治等内容。在统计的5283篇样本文献中,仅标题、关键词中含有“自治”一词的文献就高达1064篇,占样本总量的20.1%,凸显了学界对村委会选举中治理本位的关注。学者们关于这一主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村委会选举基础上的基层民主建设和村务管理等方面。

村委会选举使村民、村干部和乡镇领导在选举过程中经受了民主教育和训练的洗礼,提高了他们的民主意识和民主参政能力{28}。这种民主选举制度有机地融入了各农村地区的乡土文化,尊重了各地区农民的情感世界和政治逻辑,很好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特性。部分学者和官员认为村委会选举制度所蕴含的民主理念和实践经验能增进权力来源的合法性和促进权力的有序更迭,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希望能借助“草根民主”来推动国家层面的民主建设{29}。村委会的民主选举对村务管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原子化”的村民通过选举产生自己称心的村干部代表村庄共同体,提高了村务管理的组织性和效率,同时缓和了干群矛盾{30}。借助选举产生的村委会能基于农村人际交往中特殊的信任网络,通过几个村干部的力量较好地管理上百甚至上千村民,降低了村庄治理的成本,提高了治理的绩效{31}。

然而在实际运转中,村委会选举却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诸如乡镇领导行政力量的介入、宗族势力的胁持、选举主体的流失等,导致选举本身异化,选举的结果与村民的初衷发生偏离{32}。接受政治信息少、利益表达渠道狭窄、组织化水平低的原子化的村民往往被自己选举产生的村委会所裹挟,被动地依附村委会进行村庄治理,不能使自己的利益得到很好的维护,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被严重地削弱,强化了他们在村庄治理中的无力感,导致村民的政治参与冷漠{33}。如何使选举的结果能真正地提高村庄治理绩效、回归治理本位是村委会选举研究的最终的目标,这一研究也将伴随着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持续开展下去。

四、村委会选举研究的演化路径、潜在热点与反思

此处采用动态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学者们在时间维度上研究焦点的纵向分析,挖掘出历年研究焦点的发展和变化,从而得出研究的演化路径;根据焦点的演化规律,结合当前国家在村委会选举领域的政策导向以及村委会选举发展环境的变化,得出该领域未来潜在的研究热点。本文将按照SATI统计分析列出历年所发表的论文中排在前30位的关键词,根据各关键词的含义和内在联系,进行时间维度上关键词的整合。

1. 村委会选举研究的演化路径

通过以上主题分析和对历年关键词的统计分析,笔者发现以1988年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1998年和2010年修订并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节点,不同阶段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存在明显的差异。这里根据村组法试行和村组法两次修订前后学者们关注侧重点的不同,将村委会选举研究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萌芽阶段、试行阶段、发展阶段和完善阶段,如图6所示。

(1)萌芽阶段(1985—1988年)。在农民早期的自发探索阶段,村委会选举制度的研究进入萌芽阶段,学术研究相对于实践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一阶段学界研究的重心聚焦在村民自治制度的宏观讨论上,涉及村委会选举具体问题的研究非常少。具体来说,研究主要集中在村委会选举的必要性、村委会选举的性质、村委会选举与生产大队干部任命制的区别等基础问题上。表2的萌芽阶段中,“农村形势”、“政治体制改革”等关键词反映了学者们对村委会选举必要性的讨论;“直接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等关键词反映了学者们对村委会选举性质的研究;“人民调解”、“政权组织”、“乡镇政权”等关键词反映了学者们对村委会选举与过去三级管理模式下生产大队干部任命制的对比分析。这些基本问题的讨论为后续研究中的很多问题明确了方向。

(2)试行阶段(1989—1998年)。此阶段,《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颁布并实施,虽然是在整个法律体系的保障力度较弱的历史环境中运行,但成文法的形式还是为学界研究提供了参照物。在此期间,村民自治制度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其中试行法规定了村委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但涉及选举本身的诸多细节问题并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实际选举中产生了诸多纠纷。学界研究的重心向选举过程中涉及的具体问题转移,同时非常重视对试行法的研究。表2中这一阶段的高频关键词“选举工作”、“代表会议制度”、“代表会议”、“选举过程”、“选举程序”、“选民登记”、“选举方式”、“选举制度”、“直接民主”等说明学者们对村委会选举程序相关的细节问题予以了高度关注,而“依法治村”、“村委会组织法”等高频关键词说明学者们注重以法律为依据开展学术研究。这一时期的实践和研究对推动村委会选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起了重要作用。

(3)发展阶段(1999—2010年)。在这一阶段,国家改变了过去汲取农村资源发展城市的方针,在工业反哺农业的背景下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增加农业补贴、推进新农村建设等多项强农、惠农政策。这些政策改变了政府的农村工作内容,同时项目下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利益驱动使村委会选举竞争更激烈,乡镇领导也在多种因素的驱动下开始主动推动村委会选举的规范化,为村委会选举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在这一背景下,学者们更注重对村委会选举与村庄治理和民主的研究。表2的发展阶段中,“村民自治”、“村务管理”、“乡村治理”、“农村村民自治”、“新农村建设”等高频关键词反映了学者们对村庄治理本位的重视,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参与”、“代表会议”、“基层民主”、“村级民主”、“基层民主建设”等高频关键词体现了学者们在新的时期对选举民主性的重视。

(4)完善阶段(2011—2015年)。2010年年底修订和实施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与民政部先后发布和实施的多项条例进一步完善了村委会选举制度。这一时期,学者们对村委会选举的研究也不断走向成熟,研究的主题呈现多元化趋势。对比各阶段的研究焦点,可以清晰地发现以前各阶段研究的主题如选举程序、村庄治理和基层民主等在这一阶段均有所体现,并且进一步深化和加强;同时,这一阶段开始重视村委会选举中的贿选和农村妇女等问题,观察表2可以发现,在完善阶段,与这些問题相关的高频关键词排名比较靠前。

2. 村委会选举研究的潜在热点

根据学者们在村委会选举研究领域注意力的变化规律,结合当前中央政府对农村的政策导向和村委会选举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得出以下5个潜在的研究热点:

(1)村民代表会议。许多村民参与冷漠,积极性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村民参与选举的政治效能感低,选举产生的村委会并没有很好地实现和保护村民的利益。由5到15户推选1名或村民小组推选产生若干名村民代表召开的村民代表会议具有较大的决策权,且能更好地代表和反映村民的利益。一些农村地区试行由村民代表会议行使村务决策权,将村委会定位为村民代表会议的执行机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观察表2 可以发现,试行阶段的“代表会议制度”、“代表会议”,发展阶段的“代表会议”和完善阶段的“代表会议”等高频关键词说明村民代表会议一直备受关注。如何选举产生更能代表村民利益的村民代表、如何在选举环节防止村民代表间的共谋等问题有待解决。

(2)新农村政治建设。自2005年年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作为一项指导农村建设的长远规划,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村委会选举在实现加强农民民主素质教育、促进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引导农民依法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等新农村政治建设目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表2可以看出,学者们比较重视对村委会选举与农村政治建设内在联系的研究,且这一研究在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一词从发展阶段的第29位上升到完善阶段的第19位。进一步深化村委会选举对政治建设的影响的研究,为通过村委会选举促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3)乡村关系。这里所说的乡村关系是广义上的乡村关系,包括乡镇党委与村党支部的关系(领导与被领导)、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指导与被指导)、乡镇政府与农民的关系(管理与被管理)。如何通过村委会选举更好地协调乡村关系,从而更好地发挥民主的“蝴蝶效应”,推进乡村治理和村庄治理,是持续关注的热点。观察表2可以发现,在发展阶段和完善阶段,“乡村关系”一词在学者们的研究视野中都给予了重视,具有较好的研究前景。

(4)研究的问题导向。学术研究始于对问题的发现,研究中所选取的角度、方法具有多样性,但本质是为了解决问题。就村委会选举的研究而言,需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不同时期村委会选举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描述、讨论和分析,并最终解决问题。在寻找和发现实践中现实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学术研究,坚持研究的问题导向,是过去也是未来村委会选举研究的重要特点和趋势。从表2中可以发现,学者们在村委会选举研究中非常重视问题导向,“问题”一词从发展阶段的第19位上升到完善阶段的第12位,而“对策”一词也从发展阶段的第10位上升到完善阶段的第7位。

(5)法律的参照。在热点主题分析和演化路径分析中可以清晰地发现,村委会选举的研究是以问题为导向,以法律为依据,并通过学术力量不断地推进法律法规落实与完善的过程。虽然表2中对此并没有直接体现,但在关于村委会选举的大量文献中,学者们往往会在参考村委会选举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来研究选举中的现实问题,并进一步展开相关研究。村委会选举相关法律法规为学者们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同时学者们的研究又推动了村委会选举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在未来的研究中,这一趋势将继续延续下去。

3. 村委会选举研究的反思

根据笔者在乡村实地调查所了解的情况,并对照我国“三农”问题其他领域的研究文献,本文认为当前村委会选举研究存在以下缺陷:

(1)学者们对国家法律、政策的变化比较敏感,能根据其变化选择和调整自己的研究主题,但对农村实际情况的变化,法律和政策实施后的实际情况反映相对滞后。这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一些学者并没有经常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观察。

比如,自包产到户以后的20多年中,政府的农村工作中心有两个,一为计划生育,二为征收农业税以及附加的各种摊派,被称为“刮宫流产,催粮要款”。县乡政府为了推行这两项与农户利益严重冲突的政策,有极强的动力在村庄树立自己的代理人,村委会选举流于形式。2000年以后,农村生育率下降,控制出生率的指标压力随之下降;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这两项变化,使政府农村工作的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县乡政府操控村委会选举的动力减弱,开始比较认真地执行选举的法律和法规。如果没有这一背景下县乡政府内在动机的变化,2010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和细化的相关规程仍会面临巨大的执行阻力。以“取消农业税”和“农村税费改革”为主题在CNKI中精确检索,2006—2015年期刊论文达4254篇,说明相关专家、学者非常重视和关注这一问题。但本文的样本文献显示,这些环境的重大变化并没有很好地在村委会选举研究中体现出来。

(2)村委会选举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处于学科和领域的孤立状态,对国内“三农”问题其他研究领域的成果没能充分吸收。

《农民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后,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国农民合作社总数超过153万家,10090万农户入社,占全国农户的42%。如果这些实现了组织化的合作社成员借助组织的力量参与村委会选举,将对选举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这将是中国基层民主发展前所未有的大事。如果吸纳了全国42%的农户之后,农民合作社对村委会选举并没有产生任何重要的影响,这同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大问题。以“农民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题在CNKI中精确检索,2007—2015年期刊论文达12931篇,说明学界对该问题非常重视。然而,在2011年以来的村委会选举研究中,只有寥寥数篇文献涉及农民合作社。

农村妇女这一群体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留守妇女的数量持续增长,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或被称为“农业生产女性化”;二是广场舞盛行十多年,遍及所有村庄,农村妇女已经通过这种非正式组织实现了初步的组织化;三是农村男性与女性的家庭地位产生了逆转,逐渐成为妇女当家。以上变化已经在各自的学科領域内成为研究热点,但这种变化对于妇女参与村委会选举将产生何种影响却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这两个研究盲点在某种程度上显示,研究村委会选举的许多学者只关注了一个相对狭窄的学术领域的文献。

注释:

① 村委会选举的实践探索始于1980年,但这一时期的学术研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与村委会选举相关的研究文献出现在1985年。为了更好地体现该领域研究的进展和全貌,这里将时间设定为1985—2015年。

② 杨良斌:《科学计量学理论与实例》,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5页。

③ A、B两词的Equivalence系数=(A、B两词共现次数的平方)/(A词出现的频次×B词出现的频次)。在相似矩阵中的数字代表矩阵元素间的相似性,其数值越大关联程度越强。为了进一步消除相似矩阵中过多0值造成的统计误差,将相似矩阵值与-1求和生成相应的相异矩阵元素值,并输出最终的相异矩阵。

④ 查先进:《信息分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8页。

⑤ 吴广:《SPSS统计分析与应用》(修订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第1页。

⑥ 约翰·斯科特:《社会网络分析法》,刘军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⑦ 金太军、杨嵘均:《村委会选举中的行政侵权及其救济》,《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4期。

⑧ 范瑜:《村委会选举制度的演进及特点》,《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1期。

⑨ 贺雪峰、苏明华:《乡村关系研究的视角与进路》,《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1期。

⑩ 董江爱:《“两票制”、“两推一选”与“一肩挑”的创新性——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机制创新》,《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6期。

{11} 陈涛、吴思红:《村支书与村主任冲突实质:村庄派系斗争——兼论支书主任“一肩挑”的意义》,《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6期。

{12} 刘志鹏:《村委会选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全国村委会选举情况分析会”讨论综述》,《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第1期。

{13} 胡健:《论村民自治中罢免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4} 董磊明、萧唐镖:《选举中各环节的漏洞与对策——江西省第四届村委会选举的规则与程序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9期。

{15} 胡绍元:《农村基层民主选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6} 尹利民:《程序的恪守与结果的控制:双重约束下的村委会选举——上付村第七届村委会选举的观察与分析》,《学习与实践》2011年第12期。

{17} 韩国明、张恒铭:《农民合作社在村庄选举中的影响效力研究——基于甘肃省15个村庄的调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18} 王颉:《村庄选举中的“家族争斗”与“群体焦虑”——以Z省S县西坪村为例》,《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19} 吴思红、李韬:《村“两委”选举中派系贿选现象研究》,《政治学研究》2015年第1期。

{20} 瞿州莲:《当代复兴宗族的特征及其对村民自治的影响》,《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21} 王海成:《村民自治背景下的宗族两面性及其未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22} 刘行玉:《宗族观念、选举程序与均势竞争:夏村村民选举观察与反思》,《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4期。

{23} 杨翠萍:《村委会选举:农村妇女参与缺失的原因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第4期。

{24} 张凤华:《农村妇女在村委会选举中的参与意识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25}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16年2月底发布的《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6} 邓秀华:《长沙、广州两市农民工政治参与问卷调查分析》,《政治學研究》2009年第2期。

{27} 黄辉祥:《村委会选举:农民工的参与现状与原因分析——以武汉市为例》,《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1期。

{28} 张善信、施雨丹:《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思考》,《学术界》1999年第6期。

{29} 沈延生:《村政的兴衰与重建》,《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6期。

{30} 魏星河:《村委会选举对现实乡村关系的影响——对经济不发达地区村委会选举的实地考查》,《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2期。

{31} 谭秋成:《论投票选举作为控制乡村代理人的一种方式》,《中国农村观察》2014年第6期。

{32} 申端锋:《村委会选举中的异化现象及其治理——基于组织社会学的分析》,《中州学刊》2013年第10期。

{33} 魏星河、郭云华:《政治冷漠:农民对村委会选举的一种行为》,《求实》2003年第10期。

作者简介:韩国明,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兰州,730000;朱侃,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责任编辑 刘龙伏)

猜你喜欢
共词分析村民自治大数据
村民自治中的民主参与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德温特数据库的关键共性技术分析
国内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研究主题分析
少数民族宗族制度对村民自治的消极影响分析
论村民自治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我国生物科学素养研究状况(2001~2016年)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当前我国农村村委会选举探析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