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农村中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状况调查

2017-06-29 18:28马建军周林艳刘要悟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农村教师教学效果对策

马建军+周林艳+刘要悟

摘 要:为了了解中部地区农村中学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方面的现状,提升其课堂技术运用效果,此研究设计了多组调查问卷,从知能准备、运用态度、范围和水平、设施和环境以及效果感受5个维度对中部地区H省4县的9所乡镇中学教师展开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农村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知能准备不够充分,积极性整体上不高,范围较窄且水平较低,设施条件及环境较差,运用效果不太理想。为此,教师、学校和政府部门都应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予以改进。

关键词:农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教学效果;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7)03-0089-06

一、问题的提出

隨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推进,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已成为中小学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素养。2001年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则从意识态度、知识技术等几个方面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是把教育信息化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发展纳入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在这些逐层推进的政策指引下,中小学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意识和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区域上存在着巨大差距。有学者调查了城市、县镇、农村三大区域14个市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其得分分别为0.268、0.131、0.106,城市是农村的两倍以上,两者差距巨大,显示出我国“城市、县镇、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1 ]。这类研究引发了我们对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运用的现状和问题的思考:农村学校信息设备资源的使用情况如何,农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现状究竟怎么样?

本研究选取中部地区H省4个县区的农村中学教师(以下简称农村教师)为对象,从运用准备、运用态度、运用条件、运用行为、运用效果5个维度进行调查,以求了解农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基本现状及总体特征,为解决上述区域不均衡问题提供参考信息和决策咨询。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运用准备、运用态度、运用条件、运用行为、运用效果5个维度编制农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状况调查问卷。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4县9所乡镇中学的部分农村教师教育技术的运用状况进行调查,以获取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再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数据量化分析,总结农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状、运用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为了弥补问卷调查的缺陷,获取更为丰富的研究资料,研究从教师、学校、政府三个方面对相关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农村中学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最真实的环境,找出影响农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具体因素。

2. 调查维度及背景因素的设定

本研究以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和2014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为基准并参考相关研究,从知能准备、运用态度、范围和水平、设施和环境、效果感受五个维度设计问卷并辅以访谈,对H省4县9所乡镇中学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状况进行了调查。“知能准备”主要了解教师已掌握的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所受专业培训;“运用态度”旨在了解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活动的价值或意义的认同及所持立场;“范围和水平”主要指向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于教学过程各环节的分布及整合水平;“设施与环境”主要考察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资源及教师群体运用的氛围;“效果感受”主要通过教师的感受以及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反映考察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效果。

3. 问卷、访谈设计及问卷结构

根据设定的研究维度并参照有关量表自编问卷。其中“运用准备”参考了何茂玉 [2 ]、黄荣怀 [3 ]、刘美凤 [4 ]、刘瑞儒 [5 ]的相关问卷以及Van Braak等人的态度量表 [6 ]、Hogarty等人的应用行为问卷 [7 ]、霍尔 [8 ]和Russel [9 ]等人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过程”的六阶段划分。然后,随机抽取2所乡镇中学的50名教师进行预调查并根据检验结果予以删除合并,形成最终的正式调查问卷(问卷的各个维度、主要内容、题项分布见表1)。

鉴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效果难以在教师问卷中客观反映,调查过程中对9名学生、3位教学管理人员做了访谈,以了解学生的反映和教学管理者的评价。

问卷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个人信息,包括入职学历、职前教育类型、任教科目和职称;第二部分包括涉及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状况前4个维度的问卷项目22个;第三部分包括涉及教师效果感受的问卷项目4个(学生及教学管理人员的反映通过学生问卷和访谈另行考察)。

4. 取样及调查的实施

本调查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式。首先,从4县随机抽取9所乡镇学校,之后再从这9所学校中随机抽取320名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289份,问卷回收率为90.3%(样本信息见表2)。

在实施问卷调查的同时,抽取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9名学生和来自不同学校的3位教学管理人员,围绕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效果这一主题进行访谈。

5. 资料的统计处理

在问卷和访谈结束后,用spss17.0软件对资料进行整理并结合本调查的目的进行描述性分析。其中量表题采取正向计分法,根据相应的维度进行汇总,统计出调查对象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并结合背景因素进行分析。之后,在调查研究所得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描述性分析,概括出H省农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总体特征。

三、调查结果分析

1. 知能准备

知能准备主要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专业培训三个方面予以考察(见表3)。

关于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理论以及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平均值为2.86、3.02,说明许多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对技术的使用程序不熟悉。关于教师的教育技术技能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数为3.14、3.08、3.13,从中位数和众数来看,被试的选择倾向于“不确定”,表明农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使用技能水平偏低。关于教师接受教育技术培训的情况,平均值为4.03,说明每个教师基本都接受了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关培训,但对培训效果的认同度不高。以上调查数据表明:农村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浮于表面;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方法不熟练,运用技能水平偏低;虽然大部分教师参加过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但是培训效果并不明显。

2. 运用态度

运用态度主要从价值认同、成本估价和运用意愿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见表4)。

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之价值的认识及对时间、精力投入成本的估价会影响教师学习和运用的态度,从而对教师有效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产生重要影响。调查结果显示,价值认同的总均值为3.85,表明教师普遍认同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成本估价的总均值为3.92,说明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具有较高的成本和代价,其中,“耗费太多时间与精力”均值为4.24、“教学难度较大”均值为3.13、“课堂更难管理”均值为3.97。从标准差看,相对于其他维度,成本估价的得分离散程度较大,说明部分教师的成本估价较高,部分教师的成本估价较低。运用的意愿均值为2.92(总分为5),说明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意愿不是很高。

3. 范围和水平

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范围和水平主要从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及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水平两个方面进行考察(见表5)。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基本涉及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备课、课堂教学、课后辅导、考试及教研。其中,72.5%的教师主要将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作为获取教学信息的工具,只有约23.3%的教师将其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整合运用。在运用水平方面,数据显示,10.5%的教师处在知晓阶段,即知道有哪些技术但实际运用极少;57.6%的教师处于培训学习阶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有点困难;27.7%的教师表示知道如何运用且能经常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只有4.2%教师表示能熟练地使用。关于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运用,9.3%的教师表示很少进行,41.5%表示偶尔有过,44.7%表示很少,6.5%表示从未有过,说明农村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够理想。

4. 设施和环境

设施和环境主要从设备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氛围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現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的前提是必须具备相应的硬件设施。在本调查中,从平均数看“设施资源”的调查(见表6),对“我校是否有足够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供教师从事信息技术教学”,被试倾向于选择“有点不符合”,说明教师对学校现有信息技术条件满意度不高,间接反映出该地区农村中学的设备资源并不理想,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对“我校教师是否经常关注并乐于与人分享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经验”,大部分教师认为关注者不多且氛围不浓,学校缺乏鼓励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措施。

5. 效果感受

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效果最终应以教学目标达成度来评判,但教学效果的迟显性和教学活动的多因素制约性使得这一目的在以教师为对象的问卷调查中很难实现,故本调查主要指向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个人感受或体验。为此,本调查主要从教师的感受或自我评价(见表7)和学生的反映(见表8)两个方面考量运用效果。同时,调查还对9名学生和3位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做了访谈,以了解这两个群体对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效果的看法。

表7显示,教师关于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效果的自我感受或评价总体平均值为4.09(总分为5分),众数为4,中位数为4,标准差较为均匀,差异较小,说明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效果的总体感受或评价较高。学生问卷调查数据显示(见表8),在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环境方面,41%的学生表示能够适应,24%的学生感觉一般,20%的学生表示不习惯但能获得知识,15%的学生表示不习惯,注意力不能集中;在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学习效果相比较方面,学生们比较认可现代教育技术对学习和知识掌握的作用,其中78%的学生表示能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中获益;在现代教育技术能增加学习兴趣的认识方面,绝大部分学生(94%)表示认可,只有6%的学生不认可;在现代教育技术能增加教育信息量的认识方面,94%的学生表示认可,只有6%的学生不认可。此外,还有53%的学生认为教师技术运用不够灵活。在学生访谈中问及“你对老师使用信息技术授课有何建议”时,许多学生希望教师不要照本宣科,不要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老师应针对不同科目的特点设计教学课件。在对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的访谈中,3位被访谈者均表示:虽然学校资源设施有限,但教师还是应尽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大部分教师的运用行为还处在获得信息、直观教学等较低层次上,对学科内容、教学方法与教育技术的整合度很低。

四、研究结论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农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总体状况并不理想,具体表现为以下特征:

第一,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知能准备不够充分。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专业培训”三个方面看,大部分农村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浮于表面,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原理不太熟悉;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操作能力、网络资源获取能力、资源与课程的整合能力不强;对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弱于对基本技能的掌握。虽然教师大都参加过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但培训效果并不明显。

第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积极性不高。从“价值认同”“成本估价”“运用意愿”三个方面看,教师普遍认同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的重要性,但运用意愿并不强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和代价,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是否愿意参与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教研活动或教改课题”,大多教师表示“不确定”,这说明农村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积极性整体上不高。

第三,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范围和水平不够理想。从各教学环节的技术运用分布情况来看,农村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频率不高,每天使用计算机的时间不多,并且主要作为获取教学信息的辅助工具;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以及教研教改的比例较小,只有少部分教师能够对学科内容、教学方式与教育技术整合运用,只有约三分之一的教师表示能够掌握且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于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处在学习阶段。

第四,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设施与环境条件有待改善。调查对象所在地区的教育部门虽然已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但整体上看硬件条件还较差,软件资源也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和有效维护,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同时,调查也显示,许多学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氛围不浓,教师的关注度不高且相互分享相关信息或教学经验的行为很少。

第五,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效果感受比较积极。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的效果感觉良好,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近半数学生能够适应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环境,三成以上的学生表示能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方式中获益,只有一成左右的学生表示不能适应;半数以上的学生希望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时应更加灵活并在课件制作中能考虑不同科目的特点。访谈中,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效果基本上持肯定态度,但认为运用的自觉性、积极性有待提高,运用水平还较低,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程度很低。

五、农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状况的改进对策

根据调查和访谈得出的结论,我们尝试从教师、学校、政府三个层面提出一些相应的改进对策。

1. 教师应积极提高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

教师是课堂教学中技术工具运用的决策者和使用者,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是他们做出这些决策和运用的基础。因此,要提高课堂中技术运用的效率和效果,离不开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养的提高 [10 ]。首先,教师们需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现代教师观和现代教育技术观。研究表明,尽管教师能够意识到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学习的主体性,但是仍有不少农村教师认为,课堂里教师是主导,教学是教师的独舞,认为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灌输知识与应付考试。这种以“以教为主”的传统理念与倡导“以学为主”或“学教并重”的现代教育技术理念明显相悖,导致部分农村教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學时积极性不高,运用效果不显著。因此,教师们首先要尽快转变这种“个人独舞式”的、陈旧的教学理念,牢固树立新型的、“学教并重”的现代教育技术观 [11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参考《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积极提高自身的教育技术技能。例如,根据《能力标准》要求,从“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和“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两个方面入手,掌握教育技术有关的基本技能;同时积极参加现代教育技术技能远程培训,适当参与农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修养和实践操作能力。

2. 学校应努力创设便利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环境

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是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技术的重要外部因素。这种环境不仅包括硬件设备建设,同样还包括教学软件资源和相关管理制度。调查发现,农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普遍存在计算机人机配备率低、硬件设备不足、设施不全的问题;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因此,学校首先需要加大对技术硬件设施的建设,如设立专项经费,用来引进现代教育技术新设备,从而增加教学媒体的数量,切实改善教学环境,努力做到配套设施齐备。同时,可以有计划地建设教学软件资源库,通过购买、网络搜索、自主开发等方式,阶段性地创建、完善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库。学校也可以建立校园资源共享平台,对收集到的高质量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利用校园网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维护,实现校内、校际、家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在软件和硬件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学校还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管理规章制度、教师工作奖励机制、教学评价体系等,用一系列规章制度来保障和促进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

3. 当地政府应提供良好的政策引导和资金保障

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农村教育教学评价方式相对落后,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机制不健全,导致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准备不充分,运用效果不理想。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农村中学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建立专项资金,做到“统筹兼顾,重点扶植”;鼓励多方投入,呼吁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参与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服务,共同发展农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进一步完善农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机制,倡导和鼓励培训方式多样化、个性化。

总之,农村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现状并不理想,改革已势在必行。教师、学校、政府部门应紧密配合、共享资源、共担使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这场轰轰烈烈的教育信息化改革浪潮中来,科学有效地实现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在农村中小学的全面展开和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研究取样仅限于H省9所农村学校,样本量小,有可能会对研究的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样本代表的是中部地区H省内的农村教师,因此研究结论是否具有可归纳性或推广性,尚无法确定,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

參考文献:

[1]张 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影响因素分析——基于X 省14 个市的实证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4(8):44-50.

[2]何茂玉.北京市八区中学生物学教师信息素养调查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3:73-74.

[3]林秀钦,黄荣怀.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态度与行为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09(9):17-18.

[4]刘美凤.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性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39-53.

[5]刘瑞儒.信息技术在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调查与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8(2):32-37.

[6]van Braak J.,Tondeur J.,Valcke M. Explaining Different Types of Computer Use among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J].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of Education,2004(14):407-422.

[7]Hogarty K.Y.,Lang T.R.,Kromrey J.D. Another Look at Technology Use in Classrooms: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Teachers Perceptions[J].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2003(1):139-162.

[8]霍 尔.实施变革:模式、原则与困境[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5-6.

[9]Russell A.L. Stages in Learning New Technology:Adult Email Users[J].Computers in Education,1995(4):153-179.

[10]叶 妮.数字时代师生互动化交往模式的实践性转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1):38-43.

[11]谢彩春.中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6(5):84-88.

A Survey on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Rural Middle School Teachers

——A Case Study of 4 Counties in H Province

MA Jianjun,ZHOU Linyan,LIU Yaowu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1,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in rural middle school teachers and improve the effect of it,this study has designed a multiple sets of questionnaire to conduct a survey among the teachers of 9 rural middle schools in 4 counties of H Province in central China. The survey has 5 dimensions,namely the preparation in knowledge and ability,the attitude towards the application of education technology,the range and level of the applica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the facilities and environment,and the effects and understandings. The findings indicate:rural middle school teachers do not have enough preparation of knowledge and ability to apply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they do not show enough enthusiasm for it,they can only apply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a narrow range and show a lower level,the facilities and environment for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comparatively bad,the effects and understandings of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 not satisfactory. As a result,teachers,schools and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hould take a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is situation.

Key words:rural middle school teachers;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teaching effects;countermeasures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教学效果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农村教师的课改观
报告显示:超六成农村教师希望流动到城市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