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彩屏+王玲
摘 要:大学通识教育的教育目的以及通识课程的自身特性,决定了通识课程在培养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中将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通识课程在培养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从更新教育观念、优化课程设置、改革课程教学模式等方面着手,创新实施与专业融合的“交融”机制,增强隐性职业素养培育的实效。
关键词:隐性职业素养;大学通识课程;交融机制
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7)03-0062-04
一、大学通识课程为什么要培养隐性职业素养
根据“素质冰山”理论,职业素养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职业素养两种,显性职业素养是指冰山浮在水面以上的八分之一,包括员工的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是人们看得见的职业素养。而隐性职业素养是指冰山隐藏在水面以下的八分之七,包括员工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方面,是人们看不见的职业素养。
1. 隐性职业素养是个人和组织的生存发展之要
从个人层面讲,隐性职业素养是个体实现价值的需要。社会在招聘和使用人才时,对人才在专业技能之外的隐性职业素养越来越重视。良好的隐性职业素养可以让个体在求职和实现价值的路径上更容易脱颖而出。从社会层面讲,隐性职业素养是企业与单位生存发展的需要。企业和单位要在社会上立足、生存和发展必须具有不断创新的能力,需要有好的领头人,更需要有高素养的员工队伍,尤其是需要有其成员具备良好的个性品质、责任感、思维方式、职业操守、职业心态等隐性职业素养的职业团队。从国家层面讲,隐性职业素养是实现国家繁荣复兴的需要。我国要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从高速发展迈向高端发展,关键在于高素质的人才培养。2006年教育部就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培养一批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的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李克强总理也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其實质就是要打造一支具有良好隐性职业素养的人才队伍。
2. 通识课程是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育的主渠道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起步较晚,但经过了20多年的实践,从政府主导到各高等院校自主探索,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通识教育在中国探索和本土化过程中,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模式。但不论管是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的“改革试验班”模式,还是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的“教育学院或书院式”模式 [1 ],它们都设置了一些通识课程。这些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发挥了主渠道的作用。
(1)“全人教育”的教育目标
现代意义的通识教育概念是在19世纪由美国学者帕卡德提出的,虽然对于通识教育概念很多学者有不同的定义,但是对于通识教育的目的基本形成了一致认识,即关注学生作为一个“人”的最基本的思想、情感、能力、修养的需要,培养的是拥有均衡知识结构、广阔视野、完整人格并实现全面发展的“全人”,而不是只接受专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工具人”。通识教育强调大学教育不仅要有知识的理性,更要有人文的精神,注重大学生人格、精神和气质的涵养,防止人的异化,所以通识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和谐发展的“全人”。而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则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通识教育的目标决定了它是培养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顺理成章的主渠道。
(2)“立德树人”的教育内容
通识教育的目标需要通过课程来实现,而通识课程“立德树人”的特质决定了它是培育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得天独厚的途径。比如科技类的通识课程主要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的精神;人文学科类的通识课程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鉴赏力、想象力、表现力、沟通和交流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突出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律意识,帮助大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大量素材和生动事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料,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所有这些都是在进行职业性的人文素养培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理性的思辨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和坚韧的拼搏精神,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二、当前大学通识课程培养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通识教育是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平台,目前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1. 育人理念和目标存在偏差
我国高校探索“通识教育”已20余年,但很多高校的通识教育“陷入了知识化误区,遮蔽了通识精神” [2 ]。因为这些高校并未真正理解通识教育的“全人”教育理念,只是想通过通识教育让学生掌握更为广博的知识,因而自觉或不自觉地滑入知识教育的误区。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金耀基曾经指出:“一方面,在教育理念上,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被不断地肯定;而另一方面,在实行中,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又不断地被淡化,甚至忽视,这一现象是中国许多高校通识教育的真实写照。” [3 ]很多高校仍然把通识教育课程当作“专业领域”和“知识领域”的课程来实施,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通才”而不是“全人”,因此,育人理念和目标存在重大偏差。
2. 课程体系标准缺乏
通识教育培养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目标的实现在于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实施。我国通识教育实际上还处在探索阶段,学校通识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缺乏系统的研究与规划 [4 ]。有的高校把通识课程等同于选修课、公共课或是讲座课;有的学校通识课程设置跟着市场走,市场需要什么就设置什么课程;有的学校通识课程由各个院系的教师申报开设,随意性较大,往往因师设课,课程单一重复。这些课程之间缺乏综合性,缺乏特色,且比较陈旧。不仅缺少具有现代性、前瞻性和开阔学生视野的相关课程,而且提升学生生活之意义与生命之价值、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课程更是少之又少 [5 ]。由此看来,通识教育课程在承担隐性职业素养培育方面,应该有相对统一的课程标准,否则无法判断课程是否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反映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要求,是否实现“全人”教育的目标。
3. 教师导向性不明确
通识教育相比专业教育应更注重教育的内在价值,引领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积极追求真、善、美的精神。然而当前的通识课程实施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对隐性职业素养培育的导向性还不够明确。许多教师对“全人”教育理念理解不够,一方面使教学内容固化,与学生专业联系不够紧密,无法帮助学生养成职业意识、职业态度;另一方面使教学形式僵化,不注重教学成效,不利于学生形成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总之,教师未将培养隐性职业素养作为“全人”教育的核心内容贯穿于通识课程的实施过程。
4. 课程与专业“融合”不足
通识课程培养隐性职业素养有必要与专业内容进行高度融合。虽然许多高校开设大量以通识课程名义出现的“概论”“导论”等专业课程,但实际上这些通识课程与专业之间仍然存在着“割裂”现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在我国常被视作两套不同甚至对立的课程体系,内容上往往各成系统互不关联 [3 ]。一方面很多通识课程都由专业课教师任课,很少重视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精神的教育;另一方面多数通识课程都是统编教材,基础性、概览性的教学内容与专业、职业联系不紧密。加之当前大部分高校实行的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即通识课程由学校的“条”来管理,专业课由院系实行“块”来管理 [6 ],导致通识课程中隐性职业素养培育的专业融合度非常不够。
三、大学通识课程如何完善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
根据前述的培养缺陷,本文认为可以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三个方面完善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
1. 树立“全人”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一所大学的灵魂,规范着大学的制度和教学行为,反映着大学的追求与理想,它既是教师行动的先导,也为教育改革的朝向指引正确的方向。“通识教育”是一种旨在发展人的理性、人格,全面培养和发展人的潜能的教育理念,是对“人”的价值与意义的“人文观照”,因此,高校要首先树立这种“全人教育”的通识教育观,明确通识教育是人格的教育,是全人的教育,是与专业教育并重的教育。虽然各类通识课程在对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上发挥的作用不一样,通识课程教师承担的职能也有轻有重,但是都有必要在课程设置、设计、实施中践行“全人”教育的观念,让每一位教师都肩负起培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重要职责,发挥教师团体的整体性教育作用,使教育不仅要有知识的理性,更要有人文的精神,使大学生气质、人格、精神得到人文滋养,从而防止人的异化。
2. 建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全人”教育理念展开的核心是建立通识课程体系,一方面要建立较为规范和多样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模式,另一方面又要确立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在不同院校有不同的实践模式,如有自由选修模式、分布必修模式、核心课程模式和名著课程模式等等。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体系比较完善,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其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七大模块课程(即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模块、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模块、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模块、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模块、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模块、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模块和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模块) [7 ]。目前,还有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等一批国内高校也开始在原来素质教育选修课的基础上,重点开展“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建设。这种核心课程模式也是推行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课程设置和实施方式,如开设思想政治素养、伦理道德素养、法律素养、文学艺术素养、心理素养、沟通素养、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多个领域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使培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目标在这些核心课程的设置中得到初步实现。
3. 建构“导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质量,需要依靠有效的教学来保证,重点是通过教学方式、考核方法的改革,建构新型、有效的“导学结合”教学模式。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一是突出教师的“导”的作用,例如更多采用小班讨论和“通识教育沙龙”等以研讨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导游”,引导学生以核心问题为主线学会如何求知,使学生在教学中找到归属感和自我发展的方向,最终培养学生良好的责任心和学习态度。二是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调动学生“學”的主动性,多采用讨论、问题探究、情境模拟、案例分析、社会实践等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法,多采用形成性评价、个体内差异性评价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评价方式,完善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方式和评价方法。三是注重通识课程教学内容的融合,做到学科性、专业性、职业性的统一。四是推进教学实践平台建设,把专业课实践教学基地同时建设成为通识课实践教学基地,推进“双基地”建设,为通识课实践教学搭建良好的教学平台,充分利用企业的优秀文化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素养。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培养隐性职业素养的实践
大学通识课程很多,虽然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功能不同,但在育人模式上基本相似。因此,以下仅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详论一门通识课程如何完善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
1. 内容交融:专业素养渗入课程内容
专业知识、专业观念、能力训练等皆是培养素养的载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培养隐性职业素养的课程内容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都需要从行业知识、专业训练中汲取营养。
首先,把专业素材放入教学内容。专业素材主要从三个方面融入教学内容:一是行业动态融入教学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应实时关注与专业、行业相关的社会动态、伦理道德等,使思想道德修养理论与专业实际联系起来,把行业动态作为新的教学素材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职业意识和岗位责任心。二是职业文化融入教学内容。大学生只有在了解和适应职业文化的前提下,才能迅速应对职业生活,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应为职业作准备,用职业文化渗透教学内容,用职业文化熏陶学生,让学生具备职场必备的隐性职业素养。三是学生成果融入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中展示高年级学生的专业获奖成果,可以有效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
其次,把“專业要求”作为教学主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内容与实施应为学生的职业作准备,有必要将行业、专业的特点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在遵循教材大纲的基础上,根据专业要求大胆调整教材框架体系,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以岗位特色、企业文化、专业发展等为主题的隐性职业素养培养方案,使学生在了解和熟悉专业、职业特点与要求的过程中形成职业意识。
最后,整合出三大模块的教学内容。依据培养“学生素养、职业素养、公民素养”三个梯度循序渐进的规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可以重新整合教材及教学体系,重新整理为“适应大学”“适应职场”“适应社会”三个大模块,每个模块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具体设计见表1)。
2. 实践交汇:专业特色融入课程实践
专业素养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内容中只是为培养隐性职业素养提供了知识、资料,关键还在如何实施,即专业特色如何融入课程实践。
首先,实践内容体现专业特色。换言之,即在实践教学中的课堂内外、校内外体现专业特色,如在专业案例分析、职业规划设计大赛、道德现象调研、模拟法庭、专题报告会、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假期考察和就业市场调查等社会实践中,让学生深入了解所学专业和社会需求,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为学生今后就业、创业做好准备。通过实践性教学,帮助学生将外部教育和自身体验相结合,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具有远大的职业理想、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良好品质。
其次,实践与专业课载体“双叠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开展实践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专业课实践基地,将其纳入到课程实践教学基地群中,使之成为专业实践教学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双基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隐性职业素养教学实践模块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双基地”这种优势,利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职业规范。也可以让学生在专业实践的同时开展隐性职业素养的实证调查,发现自己身边的隐性职业素养问题,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3. “双师”交流:课程教师参与专业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要发挥培养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作用,关键一步还是要课程教师加强与专业教师的沟通和交流(简称“双师”交流),使思政课教学更好地为专业服务。
首先,课程教师要积极参与专业教研活动,主动地与专业教师对接和沟通,了解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实践计划等的拟定以及专业的教研活动等。通过全方位的活动参与,使得课程教师备课更有针对性,使理论更好地与学生专业及实践相结合,大大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其次,课程教师要协助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离不开思政课教师的协助,特别是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更需要思政课教师根据实践经验融入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渗入与专业相适应的隐性职业素养要求,才能对这门培养方案提出更具有实效性和操作性的可行性意见。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共建交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与隐性职业素养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又促进了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庞海芍.中国高校通识教育:回顾与展望[J].高校教育管理,2016(1):12-19.
[2]薛桂波.通识教育“专门化”误区及其转向[J].高教探索,2014(3):35-39.
[3]王洪才.中国通识教育20年:进展、困境与出路[J].厦门大学学报,2015(6):21-28.
[4]韦宗发.建国后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迷失[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3):63-68.
[5]于淑秀.大学通识教育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50.
[6]傅 添.论通识教育与高等教育体系间的张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34-41.
[7]姜 澎.复旦调整通识课程[EB/OL].[2016-03-16].http://www.whb.cn/zhuzhan/kandian/20160316/52214.htmlc.
How do the General Courses in University Cultivate Students
Recessive Occupational Accomplishment
DUAN Caiping,WANG Ling
(Ha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Hangzhou,Zhejiang 310018,China)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university general educ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neral courses determine that the general courses in universit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ining studentsrecessive occupational accomplishment. However,there exist many problems in current general courses in training studentsrecessive occupational accomplishment. We should start from renewing the ideas of education,optimizing the curriculum,reforming teaching mode and so on,to implement the integration mechanism of innovation and professional integration and enhance the cultivating effectiveness of recessive occupational accomplishment.
Key words:recessive occupational accomplishment;the general course in university;integration mech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