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教学分析

2017-06-29 18:52武贺松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课外教学活动初中语文

武贺松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强调教学实践活动要跳出教材,注重知识的拓展延伸。换句话说,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教学强调跳出书本教材的限制,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使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具体而言,拓展式教学主要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时空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以具体的课堂教学为基础,在关注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向课外进行拓展及延伸。

一、拓展延伸教学的特点

1.贯穿性。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教学理念,拓展式教学贯穿于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一个循环不间断的过程。

2.創造性。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培养学生在各种场合学习语文及使用语文的意识,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利用课内及课外的资源,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使语文教学活动富有创造性。

3.结合性。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拓展教学强调课内与课外的有效结合,因而拓展式教学最为显著的特点是结合性。首先,教师在使用拓展式教学的过程中要让教学内容走出课堂,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其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将课外相关资源引入课堂,以增加课堂讲授内容的深度及广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实施拓展延伸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及综合素质的提升

拓展式教学异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习内容局限于课本及教材的单一教学模式,其通过课外书籍的拓展及语文课程相关活动的开展,使得语文教学跳出课堂及教材的单一局限,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很好地帮助学生提升了对人生及整个世界的认识。通过拓展式阅读活动,学生对文章的写作背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理解文中人物行为及思想时便会更加的深刻,进而与文章作者产生共鸣,这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欣赏文字、韵律之美的同时,其思想得到了启迪,最终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初中语文教学的拓展教学可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进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由于初中生处于自我认识形成的特殊阶段,对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喜欢展示个性及风采。所以,教师可采用拓展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例如,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可通过开展知识抢答竞赛、当堂记忆竞赛等多种拓展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有利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是否具备开放与活力的特点,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个方面的维度。而这些设计的完成不仅依赖于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还包括注重课外学习资源的合理使用,例如,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有关自然风光及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就需要教师通过拓展教学的方法加以完善。同时,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不仅要求教师与学生有直接充分的互动、交流,还要求对知识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拓展、延伸。初中语文教学的拓展教学对于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拓展延伸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拓展延伸教学以主体性、根本性为原则,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课堂设计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拓展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学活动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与拓展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开放性。初中语文教学的拓展教学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知识迁移拓展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学活动具有活力,呈现出一种开放式的格局。具体而言,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其不仅局限于课本知识,更涉及课外知识的学习。其次,开放的教学手段,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氛围及环境,鼓励学生展现自我。最后,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开放式的教学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教师应注重双方的平等交流。

3.和谐性原则。在拓展教学中,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是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的基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多媒体工具,通过创设教学情景的方式,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及创造力,运用简明的课堂语言,渲染课堂氛围,使课堂教学活动在和谐融洽的环境下开展。

4.质疑性原则。现代教学活动对于创新的要求较高,而质疑是创新的基础,拓展延伸教学中阅读比较法对于学生质疑问难上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通过课外拓展的方式,对课本知识展开质疑,然后在不断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这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四、拓展延伸教学中易出现的主要问题

1.脱离文本,教学目标模糊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教学中,有教师在讲授刘禹锡的文章《陋室铭》时,忽略有限的课时,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课本中的插图展开想象,将重点放在对文中陋室环境的想象及描绘上,可能教师的拓展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但是就有限的课时及课堂的教学目标而言,教师的这一拓展却脱离了对于课文中托物言志手法的理解。这种脱离文本的拓展,没有更好地把握作者及编者的意图,使得教学活动进入舍本逐末的误区。

2.拓展盲目,课型异化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活动要拓展学习范围,要进行跨领域学习。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有教师在讲授课文《秋天》时,将重点放在诗歌所描绘的三幅画中,要求学生作画并相互分享,虽然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就造成了语文课异变为美术课的现象,此外,语文课在拓展教学过程中异化为自然科学课、生活常识课的现象比较普遍。

3.脱离学生认知水平及情感体验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拓展教学必须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依据来设计,脱离学生认知水平及情感体验的拓展,对于学生而言是晦涩难懂的,这与拓展教学和谐性原则是相违背的。所以,教师在拓展时要把握限度,考虑学生的情感体验及认知水平。

五、拓展延伸教学的实施策略

1.拓展延伸教学应注重人文熏陶

语文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挖掘文本人文内涵的同时,应借助拓展延伸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熏陶,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例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在学习文中父亲过铁道买橘子这一环节时,为使学生深入体会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从回忆生活琐事及细节片段的方式,将自己的亲身感受分享给大家,使文本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课文学习中体会父爱母爱的伟大。又如,在学习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文时,当学生初步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后,为帮助学生从自身经历中深入理解文章感情,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话题:生活有没有欺骗过你?你是怎样化解的?当生活不如意时你会怎样解决?通过这些具体问题的回答与探讨,学生可更好地理解诗歌内涵,实现精神境界的提升与人文素养的熏陶。

2.教学拓展应注重教材与生活的结合

初中语文拓展教学,首先,要求教师以课堂教材为基础向课外拓展,通过由此及彼、追根溯源的方式,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例如,在讲授课文《绿色蝈蝈》时,教师可采用拓展的方法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而在学习朱自清的文章《春》时,教师可要求学生结合文章的修辭手法自学朱自清先生的其他作品,如《荷塘月色》《背影》等,这种课外拓展课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储备。其次,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课堂向生活实践拓展。生活是一本天然的教科书,在课堂学习之余,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利用旅行、就餐、访问等方式机会将课堂所学加以实践。例如,学生对于生活现象的观察,对动物的观察等都有助于加深学生认知。

3.拓展延伸应注重语言习得

初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素养,较好地使用语言文字是学生养成良好语感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仿写训练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渐提升写作水平。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教师可将文中“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式拿出来,让学生通过仿写的方式加深理解,学习语言的具体使用技巧。教师也可通过读写训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学习莫泊桑的《项链》一文时,在文章的结尾处,玛蒂尔德得知自己花了十年时间赔偿的项链是假的时,故事情节便在此结束,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故事情节的方式让学生续写主人公玛蒂尔德接下来的表现,从而实现对课文思想内容的延伸。改写训练的方式也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文章改写成一篇散文,然后通过点评的方式,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掌握语言的应用规律。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注重学生语文素养及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拓展延伸教学的引入,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践,通过有效的拓展延伸,帮助学生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课外教学活动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