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京津生态循环都市农业发展模式探究

2017-06-29 12:08李中合李晓双河北省廊坊市农业局李海桐河北省廊坊市委
中国畜牧业 2017年11期
关键词:廊坊市廊坊都市

文│李中合 李晓双(河北省廊坊市农业局) 李海桐(河北省廊坊市委)

环京津生态循环都市农业发展模式探究

文│李中合 李晓双(河北省廊坊市农业局) 李海桐(河北省廊坊市委)

2017年度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7007 ;课题成员:李中合李晓双 李海桐)

廊坊位于河北省中部,素有“京津走廊、黄金地域”之称。在我国一直是现代农业发展比较出色的地区,在环京津地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当前廊坊及各区市县围绕建设现代生态循环都市农业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组从环京津廊坊现代生态循环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出发,试图为探索环京津廊坊现代生态循环都市农业发展模式起到先导和引领作用。

一、现代生态循环都市农业在廊坊发展战略中的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第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伴随着廊坊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廊坊农业发展已经不能简单地通过数量规模的扩大满足农民增收的愿望,以农业产业园区化、田园景观化、形态特色化、功能多元化、发展绿色化、环境生态化为国标,构建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为主的现代生态循环都市农业系统已是必然趋势。

二、基本概况及制约因素

廊坊近几年现代生态循环都市农业发展趋势逐渐显现,课题组通过大量材料整理,对廊坊市农业做了如下分析:

1.发展概况。2015年年末,廊坊市辖区面积6429平方千米,农业人口287.5万,约占全市总人口的62.5%,第一产业从业人员87.9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6.9万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0.9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65.8%,蔬菜、瓜果播种面积12.04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25.7%。

(1)农业总产值。2015年年末,农业总产值336.9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30.9万元,占总产值比重60.6%;牧业产值125.5万元,占总产值比重32.9%;农业服务业总产值8.2万元,占总产值比重2.1%。

(2)农产品产量。2015年年末,谷物总产量155.1万吨、粮食作物160.7万吨、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679.6万吨、瓜果类总产量72.5万吨,肉类总产量31.3万吨;奶类总产量22.9万吨,禽蛋产量15.5万吨。

(3)农业机械化。2015年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698.6万千瓦,机耕面积29.6万公顷,机播面积32.8万公顷,机收面积25.3万公顷,年末规模以上机电井数4.7万眼,农用化肥施用量46.4万吨,农村用电量925807万千瓦时。

(4)农业产业化。2015年年末,龙头企经营组织总数70个,龙头经营组织规模生产固定资产净值12804万元、从业人员29.1万人、带动农户43.9万户,龙头经营组织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32个,种植业产值1092737万元,养殖业生产基地养殖产值223624万元,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加工业产值504094万元。

2.制约因素。

(1)城市化。随着城市的空间不断扩张及廊坊各县(市、区)农村的城镇化,挤占、压缩了廊坊农业的发展空间。

(2)水资源。廊坊市在河北省属水资源极为短缺、 水旱灾害严重的地区,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8亿立方米,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84立方米(按436万人口计),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十分之一,水资源严重匮乏。地表水污染严重,地下水水质变差,水质恶化趋势未能完全扼制,这种形势随气候干暖化将愈加严峻。

(3)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全国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尤其是农村金融体系、社会福利体系、保险体系、信贷体系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不足,现代农业物流配送业刚刚起步。

三、环京津廊坊现代生态循环都市农业发展模式探索

1.生态多功能旅游型模式。该模式旨在通过休闲旅游与现代农业生产的链接和循环带动作用,实现能量、物质、资金的循环利用,主要用于休闲、体验农事和生态保护。它集生产、科普、教育、休闲、体验、度假、健身等功能于一体,满足人们的物质、精神需求,如香河县淑阳镇河南吴村的“一亩三分地” 农事体验观光园、永清县韩村镇杨家营村的河北美盛现代农业观光园、廊坊市九天创意农业产业园等筑造了生态多功能旅游模式。

2.林间套种综合利用模式。该模式主要是采用充分利用林下空隙套种草药、蔬菜、牧草等林草结合、林药结合、林牧结合的形式。该模式基本脱离农业土壤的影响,在管理上省去了中耕、土壤消毒、除草作业,产品质量好,无污染、无公害,节约用水。该模式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良好的经济利益;在生态优先的原则下,通过林间空地种植林草,发展奶牛、肉用羊等林草、林牧模式,形成种植业、养殖业相结合的特色生态产业链,合理的林间套种,可以较快的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3.绿色和有机农业模式。该模式旨在瞄准环京津地区的高消费群体, 重点发展精准农业、 设施农业、 生态农业、绿色有机农业和水产养殖业。积极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创建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减少化肥、农药等使用量,有效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等污染程度,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形成一批知名品牌,完善组织、管理、监测制度,促进农业向绿色化、产业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及农业生产质量安全。如固安县建设的固安优质蔬菜生产示范园区,成为环京津地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

4.立体循环种养模式。该模式旨在根据不同作物的不同特性,合理地采用科学的轮作复种、间套作形式,与养殖业结合,通过农牧结合、过腹还田、直接还田、沼气发酵等方式,实现立体循环种养结合,例如廊坊市欧华牧业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初步形成“种植、 养殖、加工、沼气、发电、肥料”立体循环种养现代农业产业模式。

5.绿化立体综合利用模式。该模式主要用于住所的后院、路旁、房屋旁边的空地种植蔬菜、瓜果、鲜花、养殖畜禽鱼。利用花、草、树木,绿化建筑的墙面、阳台、棚架及公共场所的一切可利用的空间。进而建立立体绿化园区,广场围墙绿化,屋顶绿化,环线高架道路绿化等。该模式充分合理利用生物资源、自然资源和人类生产技能,实现绿化立体综合利用。

四、环京津廊坊现代生态循环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廊坊市农业主管部门立足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基础,对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 紧紧围绕农业田园景观化、产业园区化、形态特色化、功能多元化、发展绿色化、环境生态化发展定位,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环京津提质加速,主动置身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引领廊坊现代生态循环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课题组从廊坊的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出发,提出了环京津廊坊现代生态循环都市农业发展的基本建议和对策。

1.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布局和结构。在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瞄准京津中高端市场消费需求,结合各区市县功能定位,制定各区域产业规划,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和结构,确定县市区各自独特的优势产业,加快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与本地资源和功能相适应的规模化、区域化产业布局。

2.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调整农业种植业内部结构,尽量减少裸露农田和扬尘,加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程度,有效减少畜禽养殖对周边空气、环境和地下水源造成的污染,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积极鼓励加工生产和科学使用有机肥料,培肥地力,降低污染;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产节约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高效节水型灌溉技术,有效节约水资源,大力发展沼气和生物天然气。进一步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3.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园区。适应环京津消费市场大、消费层次多、消费水平高的特点,对准中高端消费市场,大力发展优质粮油、设施蔬菜、健康畜牧、生态林果花木等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园区,将特色优势农业园区作为大力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平台和载体,促进经营主体、生产要素、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并进一步加快农产品品牌战略实施力度,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升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的质量和水平。

4.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看准京津消费需求,结合本地资源和功能定位,推动现代农业生产与休闲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积极鼓励发展集体验、休闲、教育和生产于一体的旅游观光农业,加速构建环京津生态旅游示范带。充分利用各区市县自然风光、自然景观和民风民俗等特色优势,大力发展集农业生产、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

猜你喜欢
廊坊市廊坊都市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廊坊分行
中国人民银行廊坊市中心支行
廊坊市
廊坊专场(二)
河北省廊坊市第二十三小学学生作品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今夜我们与廊坊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