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 维
河南省人民医院 郑州 450003
丹红注射液与维脑路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对比疗效观察
司 维
河南省人民医院 郑州 450003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与维脑路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15-06—2016-06收治的1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维脑路通组和丹红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奥扎格雷钠注射液静滴。在此基础上,维脑路通组加用维脑路通注射液静滴,丹红组加用丹红注射液静滴。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 干预后维脑路通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别为(20.43±6.29)分、(57.11±3.94)分,丹红组分别为(13.18±4.71)分、(78.22±3.59)分,干预后丹红组较维脑路通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更显著(P<0.05)。维脑路通组总有效率75.60%,丹红组为95.23%,2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45,P<0.05)。干预后丹红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分别为(5.18±0.51)mPa·s、(0.82±0.19)mPa·s、(40.58±2.26)%、2.11±0.12,维脑路通组分别为(7.43±0.59)mPa·s、(1.81±0.34)mPa·s、(44.28±4.22)%、2.45±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预防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作用。
急性脑梗死;脑卒中;丹红注射液;维脑路通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是血管长期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因形成斑块,斑块脱落导致血栓形成且引发脑部循环障碍、缺血缺氧局灶坏死,最终引发患者神经功能缺失[1-2]。丹红注射液为丹参和红花精制而成,其中丹参味苦,有通脉散瘀之功;红花味辛,有通脉活血化瘀之功。两种药物相辅,可祛瘀生新、祛邪而不伤正,共奏活血通络之功[3-4]。本研究观察丹红注射液与维脑路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5-06—2016-06收治的1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维脑路通组和丹红组。丹红组84例,男50例,女34例;年龄46~76岁,平均56.34岁;发病6 h内入院4例,24 h内入院40例,>12 h入院40例;轻型42例,中型38例,重型4例。维脑路通组82例,男50例,女32例;年龄42~78岁,平均58.13岁;发病6 h内入院6例,12 h内入院40例,>12 h入院36例;轻型42例,中型36例,重型4例。2组年龄、性别、入院时间和脑梗死严重程度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行性。
1.2 方法 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脱水、控制血压、营养神经、并发症防治、康复训练及奥扎格雷钠注射液静滴,80 mg奥扎格雷钠注射液+250 mL生理盐水静滴。在此基础上,维脑路通组加用400 mg维脑路通注射液+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 mL静滴。丹红组加用20 mL丹红注射液+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 mL静滴。2组均治疗15 d。
1.3 观察指标 (1)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2)治疗前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聚集指数;(3)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5]。
1.4 疗效标准 (1)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以上,病残0度;(2)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以上,病残1~3度;(3)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以上;(4)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低于18%。(5)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总有效[6-7]。
2.1 2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 干预前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丹红组较维脑路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更显著(P<0.05)。见表1。
表1 2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 活动能力比较±s)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维脑路通组干预后比较,*P<0.05
2.2 2组干预前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 干预前2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丹红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干预前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 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s)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维脑路通组干预后比较,*P<0.05
2.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丹红组较维脑路通组临床治疗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45,P<0.05)。见表3。
表3 2组疗效比较 (n)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其坏死病灶由中心坏死区和周围缺血半暗带组成。虽坏死区完全缺血导致脑细胞坏死,但缺血半暗带仍有侧支循环存在,大量存活神经元,若及早恢复血流速度,可逆转神经损伤,改善脑代谢,增加神经细胞存活可能性[8-9]。丹参和红花主要成分包括丹参酚酸、丹参酮和红花黄色素等,其中,丹参酚酸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强,可降低血浆TXB2水平[10];丹参酚酸和丹参酮均可抗血栓形成、抗氧化损伤和改善微循环;红花则可有效对血小板黏附、聚集进行抑制,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促进PGI2的释放,对外周循环中TXA2/PGI2失衡进行纠正,可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而红花黄色素对血小板激活因子所介导的血小板有活化作用。将丹红注射液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中有良好治疗作用,可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丹红组较维脑路通组临床治疗效率更高,说明与维脑路通对比,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更好,可促进患者转归,改善其预后。有研究也证实了丹红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确切效果[13]。 且干预后丹红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改善更显著,说明丹红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可更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情况[14-15]。研究显示,注射用丹红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栓、血小板功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16],研究也显示,丹红颗粒对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有改善作用,证实丹红注射液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有确切效果。干预后丹红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优于维脑路通组,说明丹红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中治疗效果确切,有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对提升其日常生活质量意义重大[17]。研究也显示,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总之,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确切,其药物有效成分可发挥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TXB2水平、抗血栓形成、抗氧化损伤和改善微循环、纠正外周循环中TXA2/PGI2失衡,预防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作用,有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患者预后有益,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理想药物。
[1] 张继强.急性脑梗死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6):827-828.
[2] 杨龙平.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3):298-299.
[3] 张俊英.丹红注射液联合依拉达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6,6(5):222-224.
[4] 黄方成.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 1(15):56.
[5] 刘旭明.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100例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35):115.
[6] 万继峰,陈燕,徐云燕,等.付国庆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7):606-608.
[7] 王小洁,郭菊秋,许绍忠,等.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侧支循环建立的疗效观察[J].中成药,2015,37(7):1 624-1 626.
[8] 王妍,许能贵,曹月红,等.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系统评价[J].医药导报,2016,35(7):780-788.
[9] 毕玉静.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20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8):5.
[10] 杨娉萍,姜燕飞.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J].健康天地·学术版,2010,4(9):111.
[11] 杨燃,付志新,赵春水.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5):530-531.
[12] 张丽丽,王声勇.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65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0):65-66.
[13] 张慧萍.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7):82.
[14] 刘建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85例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6):30-31.
[15] 蒋邦治,李裕茂,陈秀清,等.长春西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右江医学,2016,44(1):59-62.
[16] 熊维,常飞.脑心通胶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探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5(1):74-77.
[17] 冯琼,涂明义,张武昌,等.急诊rt-PA动脉溶栓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2):239-241.
(收稿2016-12-08)
R743.33
B
1673-5110(2017)05-01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