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显微外科手术经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疗效

2017-06-29 12:00:26赵庆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显微外科小脑入路

赵庆府

河南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商丘 476000

观察显微外科手术经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疗效

赵庆府

河南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商丘 476000

不同入路;纤维外科手术;临床途径;颅脑肿瘤

颅脑肿瘤是指颅腔内出现的神经系统肿瘤,在临床治疗中,采取以往单纯保守治疗方法,已不能改善患者的病症状况[1]。伴随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实施外科手术根除治疗法,不但能提高手术安全性,且还能有效提升治疗成功率。本研究对颅脑肿瘤运用显微外科手术经不同入路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和途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2-04—2015-07收治的行显微镜外科手术治疗的82例颅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9例,女33例;年龄24~66岁(49.2±2.6)岁。颅脑肿瘤部位分类:小脑部5例,脑桥小脑角部21例,颅前窝底部5例,岩斜区部18例,脑丘-基底节区部9例,鞍区部11例,第三脑室前部13例。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伴有消化系统症状、头痛不适症状等,且患者出现昂伯征阳性、布鲁津士征及克尼格式征等。(2)通过检查脑脊液发现,白细胞计数、压力和蛋白等均有升高趋势。(3)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脑桥小脑角部:21例经乙状窦后入路实施切除术,18例全切,3例次全切除。(2)第三脑室前部:13例作弧形皮肤切口于脑中线后,再行纵裂入路进行切除术,骨窗选择在颅骨部位,牵离脑叶,将病灶充分暴露后行切除。11例全切,2例次全切除。(3)岩斜区部:18例行改良乙状窦前入路实施切除术。选择岩上窦下方和乙状窦前弧形处进行切除术,切开硬膜1.2~1.6 cm。取岩谷和小脑幕下后进入,抬起小脑后,将蛛网膜切开,向颅外引流脑脊液,脑塌陷后可将肿瘤部位暴露出来。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2例。(4)鞍区部:11例患者行额下入路实施切除术,抬起额叶,将外侧裂池蛛网膜切开,把脑脊液引流后让肿瘤显露出来并切除,术后患者均采取全切。(5)颅前窝底部:5例患者行右额眉上切口下路实施切除术,所有患者均采取全切。(6)脑丘-基底节区部:9例患者行切口于肿瘤侧弧形处皮肤,将骨窗开开后,取皮质切口,牵离脑组织,让病灶充分暴露后并切除。6例全切除,2例次全切。(7)小脑部:5例患者行枕下旁正中切口入路实施切除术,作一切口于肿瘤侧皮肤处,将骨窗开开后切开小脑皮层,把肿瘤按照分块形式全部切除,所有患者均采取全切。

1.3 评价标准 观察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

2 结果

2.1 手术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对比 术前,患者的各临床症状情况与术后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手术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 手术前后,患者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和认知功能等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手术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对比 [n(%)]

表2 手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

3 讨论

据统计,在所有肿瘤患者中,伴有颅脑肿瘤的患者占1.8%左右,男女比例为4:3。肿瘤生长速度、病变特点和病灶部位等,均和患者临床症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颅内高压为常见表现,但也有少部分患者出现视乳头水肿症状。若大脑内组织受肿瘤压迫,则易造成脑功能受损、偏瘫和癫痫等现象发生,从而引发内分泌紊乱、神经障碍和共济失调等。以往医护人员多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局限性,如术后易感染、出血量大和创伤大等,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3]。此外,在临床治疗中还有以下两种方法较为常见:(1)内科治疗:此治疗方法多用于并发症治疗,或手术实施前稳定患者病情发展;(2)放射治疗:此治疗方法多用于行颅脑肿瘤术后后续治疗,或手术不耐受患者。根据伽玛刀定位放射治疗原理,在肿瘤部位汇集伽玛刀射线,并破坏其组织,可使治疗效果达到最佳。临床研究显示,实施伽玛刀定位放射治疗时,约>90%的患者伴有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临床效果有待进一步证实。从本研究结果可知,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对不同颅内肿瘤类型予以治疗,其疗效优势显著,且术后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后遗症,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唐先扩等[2]研究显示,放射治疗、内科治疗和开颅术等为传统治疗颅脑肿瘤的方法,内科治疗疗效不显著;伽马刀定位与常规放射联合治疗,其方法主要是通过射线破坏肿瘤组织,虽然治疗效果显著,但会严重伤害患者身体;传统开颅手术具有出血量大和手术创伤大等特点,增加了患者的致残、致死率,且并发症发生率高。针对范围较广和生长方向无规律的大型及侵袭性肿瘤,医护人员采用显微镜外科手术方法治疗,不但能将隐藏病灶清晰地呈现在施术者的视野中,且还能使肿瘤的全切率得到保障。方志伟等[3]研究显示,近几年颅脑肿瘤患病率有递增趋势,患者多伴有颅内压升高、视觉模糊和头痛恶心等症状,使其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结果表明,和手术实施前相比,术后6个月,患有蝶骨脊区肿瘤、鞍区肿瘤和脑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相对较高。

曾晖等[4]研究显示,在颅脑肿瘤患者中,约有90%患者伴有颅内高压症,主要和肿瘤四周组织结构、病变特点和生长部位等因素有关。可能是因邻近脑组织受颅内肿瘤生长压迫,从而压迫颅内神经,导致患者头痛等,且会造成患者内分泌失调。在实施显微外科手术时,医护人员应根据颅脑肿瘤位置的不同,采取针对性入路方式,通过术后随访发现,具有较好临床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症也均消失,无死亡病例。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时,对路径的选取要合理化,只有这样才能在手术期间,有效降低对周围脑组织的牵拉,对重要神经与微血管的辨认,可通过显微镜完成,在肿瘤切除的同时,也能防止其他脑组织出现受损,待手术完成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适当采取抗感染等治疗方案,使手术成功率有效提高。

总之,依照患者的肿瘤病灶特点及部位,实施不同入路治疗,不但能使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且能使疾病预后得到改善,同时,也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凌继勇,李龙,苏亦明.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临床对比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4,12(12):114-115.

[2] 唐先扩,张学利,王东,等.分析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4, 9(35):56-57.

[3] 方志伟.显微镜外科手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途径及其疗效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5,4(28):900-901.

[4] 曾晖,朱明亮,闫国防.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途径和疗效分析[J].河北医学,2013, 35(22):3 407-3 405.

(收稿2016-11-25)

R739.41

B

1673-5110(2017)05-0100-02

猜你喜欢
显微外科小脑入路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再植术后中指持续肿胀成功1例
新生儿小脑发育与胎龄的相关性研究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动动小手和小脑
不同手术入路(外侧、后外侧)治疗外踝骨折的对比
哈哈哈哈,请跟着我大声念出来
哲思2.0(2017年12期)2017-03-13 17:45:04
前外侧入路结合Kocher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疗效观察
1例以小脑病变为主要表现的Fahr’s病报道并文献复习
西南军医(2016年2期)2016-01-23 02:14:10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淮海医药(2015年1期)2016-01-12 04: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