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供给侧改革方略

2017-06-29 04:28曹瑞冬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供给改革经济

■曹瑞冬/文

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供给侧改革方略

■曹瑞冬/文

我国经济存在着十分突出的结构性问题,经济社会呈现出不协调、不平衡的发展态势,为此,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一系列理念和战略措施,如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和推进实施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略。供给侧改革以制度改革为重点,调整供需关系中的结构性失衡,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趋于平稳,增长动力趋于多元,体现了新时期下发展理念的转变。

供给侧改革是我国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建构平稳发展环境的关键路径,而我们必须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战略实施,在结构性改革的具体推进中贯彻落实新理念和新思想。本文围绕五大发展理念和供给侧改革,具体分析各理念与供给侧改革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寻求中国改革新方向。

一、创新:制度优化与大数据

改革的智慧在于通过“扬弃”,发扬长处,规避短处,从而在发现、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到正确路径。而创新作为“扬弃”的集中体现,其作用是在探索新模式、新路径、新理念的过程中实现更优目标,一方面是前进动力,另一方面是改革手段。因此,创新必须摆在改革的核心位置上,不仅仅作为国人解放思想的工具,更应作为我国前进发展的驱动力。

我国改革遭遇的瓶颈是各式各样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而这些问题的根源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尤其凸显在结构上的不平衡。供需关系的结构性失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剩产能阻碍中国经济增长提速,二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我国一直强调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存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但长期以来依赖“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经济,致使投资形成“泡沫”,消费面临僵局,出口演变成倾销,而需求侧相配套的供给侧表现出创新能力不强、廉价劳动力丰富、土地利用不足、资本融入不够等劣势,从而呈现出与需求侧之间的失衡。

供给与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配套失衡是我国长期以来夸大需求侧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结果,当人民对中低端产品的需求趋于饱和和对高端产品需求不断扩大时,两者之间的矛盾便由此凸显,从而导致产能过剩、经济低迷和人民的需求无法满足。因此,供给侧改革主要从质量和数量上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失衡向平衡状态转型,关键落脚点是制度的优化与变革。由于供给侧改革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它不可能立足于微观企业与个人诉求,所针对的是我国当前宏观背景下供给与需求的失衡问题,所以其改革必须着重于最简单有效的做法——制度创新,并且我们希冀看到的制度创新的结果是优化。制度是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具有正反性,所以我国通过强化制度管理、优化制度漏洞和创新优越制度等途径规范经济秩序,指导企业做好在新时期下的调整转型。

制度优化的作用体现在规范和促进两方面:一方面作为工具或手段达到可以衡量的经济目标,另一方面在供给领域作为驱动生产的动力。供给侧改革的制度创新受政府主导,目的是为了建立有序的市场环境,保证微观企业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因此,企业经营状况也是检验供给侧改革的目标,其中创新能力应作为企业发展水平的核心评判因素。主体供给企业在进行供给侧改革时应以市场需求为核心,结合企业自身条件制定合理经营目标,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则是与市场接轨并达成目标的手段,同时我们关注的企业发展应是动态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我国目前正逐步简放政权,积极引导微观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供给质量,从而开辟新的供给空间。其中,我国正逐步引导传统企业与“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思维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品的升级。

“互联网+”、大数据等一系列新兴词汇在政府推动下走进我们的生活。与此同时,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创新型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劳动力和企业在供给侧改革的宏观背景下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并充分结合互联网的时代特点——大数据,给产业升级和产品质量提高注入新的动力。将物联网、大数据、3D打印等新兴技术创新性融入产业,通过创新引导制造业的柔性化、智能化、精细化,推动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和组织方式,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有助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提升传统比较优势产业供给效率,扩大有效供给;通过创新推动量子通信、深海与升空探测、“互联网+”等新兴产业、新兴业态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新供给新兴产业的成长。然而,大数据和“互联网+”作为新理念与新手段,当传统企业与其以融合的方式进行创新时,我们主张的企业改革并不完全是互联网因素的全部进入和强制改变,此时同样面临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机遇与挑战,既要警惕互联网对企业和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如因技术革新导致失业率增加和互联网漏洞引发的欺诈活动,又要积极引导相关地区和企业注重改革的过程,并非结果,并不要受大数据等主流创新模式的影响而忽略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应及时抓政策机遇,走本企业的自主创新道路。

我国在改革中运用制度等多种手段,激发潜在活力动力,驱动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达到优化生产的目标。而供给侧改革不仅通过制度优化为企业构建鼓励创新、促进创新的社会背景,还向人民传递重要信息,那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创新型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这也体现了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的转型。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在供给侧改革这一宏观政策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协调:结构调整与新常态

矛盾的凸显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如创新将新旧因素区分开来,取长补短,既扬又弃,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促成新事物的诞生,所以说创新是在批判的基础上进行扬弃,是解决问题的常规途径。掩盖会使问题激化,但创新也会使矛盾激化,所以,供给侧改革中协调理念的贯彻落实向全社会传递重要信息——平衡,而我国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归根结底是一个“稳中求进”的过程。

供需关系的结构性失衡是我国主要矛盾中较为突出的一个方面,既不能否定主要矛盾中其他方面的问题,也不能忽略因上述问题引发的其他问题。供需关系的失衡从宏观上打乱了中国的经济结构,从而引发了许多结构性问题,比如产业结构上“三高”行业比重偏高,区域结构上人口的区域分布不合理,投入结构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排放结构中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动力结构过度依赖投资,分配结构上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居民贫富差距都比较大。而这些经济结构问题通过各种渠道细化到人民的身上,又引发了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

这些社会问题进而会对政治、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不良影响,加剧我国长期以来忽略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不平衡问题,所以,供给改革的重心在于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有效供给适应需求侧改革,但此方略推进实施过程中解决的问题并不局限于此,所应用的领域涉及到社会改革的方方面面。

检验供给侧改革效果在于通过宏观经济目标研究它是否能够协调我国在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投入结构、排放结构、动力结构和分配结构上存在的不平衡现状,而结构调整的目标在于从宏观层面建立平稳发展的国内环境。这意味着供给侧改革将从供需结构关系的调整开始,逐步统筹兼顾国内各行业、各地区于经济发展新常态,而协调在供给侧结构调整中扮演关键角色。协调区别于创新,它讲究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并不是同步,而是把差距控制在社会实际容许的范围内,这样就能创造相对公平的发展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因素交互作用、密不可分的“有机体”,“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实。”而协调在供给侧改革中承担着补齐短板的作用,并牢牢把握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此时协调发挥整体效能,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实现整体功能的最大化。

全面深化改革是“十三五”规划中的关键路线,而供给侧改革是此条关键路线的关键战略。城乡结构、分配结构、区域结构等体制结构的调整需要依赖创新思维,调整比例,增进后发优势,培植发展后劲,寻求平衡状态,这标志着中国已进入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即新常态。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目标是发展新型的知识密集型经济,在宏观上经济社会的供给侧由技术、资本和劳动力三要素构成,其中,技术又通常由人力资本或知识资本决定。正如前文所指出的,理论上,人均产量的提高有两种途径:一是发展资本密集型经济;二是发展知识密集型经济,不再以劳动密集型经济为主要组成。新常态下知识或资本密集型经济的发展既需要在供给侧改革中优化产业布局,着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又需要调整其他结构,以便让城乡、区域、分配和人民适应转变中的产业结构。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都着重强调战略布局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当中国经济出现结构性问题,我国便调整结构以期实现经济转型,但中国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因素交互作用、密不可分的“有机体”,供给侧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全面深化的改革应是各项改革相互适应与协调的过程。

所以说,供给侧改革并不孤立于需求侧改革中,相反地,它既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部分,又是“五位一体”总布局的一部分,更是“四个全面”的一部分,而它与各个领域、多个维度的制度和人民有机结合,优化供给侧的体制机制,形成改革制度框架科学、制度基础扎实、制度激励有效、制度特色鲜明、制度优势突出的多维制度体系,从而整体提升制度供给质量。协调是一种多维度的制度创新,更侧重制度的整体实力,不仅达到取长补短的多重效果,而且尽可能地降低了创新带来的对立和同化风险,力求实现一种多维平衡。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统一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并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姿态呈现。

三、绿色:产业升级的可持续

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而道路的曲折性就体现在失衡的状态下,不同效率会产生不同结果,致使发展付出的代价相当沉重,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所以,提高效率、少走弯路是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体现,既需要整体发展环境的稳定平衡,又需要具体产业精益求精,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绿色理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直接反映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健康持续的。

绿色理念对人民群众是生活品质,对产业升级是基本要求,对国家进步是根本大计,而此理念自21世纪以来就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要求。对我国和人民而言,低碳、环保、可持续等绿色发展的概念深入人心,但人民的不理性、不环保消费致使我国的产业布局呈现出不合理状态,也让供给领域出现了中低端产品过剩和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比如我国在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石油、石化、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几大行业产能过剩严重,而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的供给严重不足,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分别存在效率过高和效率不足的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政府对于重金属行业的供给制度缺乏有效规范,另一方面是我国对于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支持和保护缺少有效引导。我国低附加值、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的比重偏高,而高附加值产业、绿色低碳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的比重偏低,而与产业结构对接的排放结构不合理,并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很大,其中主要体现在对污染排放缺乏有效的制度管理。

供给侧改革着重于制度方面的宏观调控,并通过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而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而产业升级并不完全是与大数据等互联网融合创新的产物,更多的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实现供给与需求方面的平衡。比如农业供给侧改革,针对农产品的结构性过剩、库存量较大、高成本、高价格等问题,必须确立绿色农业就是保护生态的理念,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以绿色供给推动绿色消费,生态农产品质量好、安全度高、价格优,能够适应城市中、高端消费者的需求,潜在市场空间大,又可以使农民获得可观的经济回报。从这点来看,供给侧的关键节点落在需求侧上,而改革的关键在于通过有效供给促使需求符合国内实际状况。而在绿色理念引领下的供给侧改革有助于消费者建立健全绿色消费的理念,并贯彻落实在消费行为里,最后再通过市场的需求机制促进产业的升级与完善。

产业升级带来的不仅仅是供给需求要素的重新配置,还有更关键的社会效益,带来和谐社会强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供给质量是供给侧改革的要求,这会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形成“供给-需求-供给”的良性循环,从而在市场机制的建立健全中保证微观企业的健康发展,进而促进各行业、各领域、各地区的有序发展。此方略不仅能缓解资源环境压力,还能在全社会树立起一面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旗帜。生态是我们最大的财富、最大的品牌,需要牢固树立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让绿水青山化为金山银山,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良性互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新路。我国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供给侧改革中的产业升级入手,立足于供给作用于需求,从而使产业和人民的发展趋向于合理、有效和可持续。

绿色是发展理念,可持续是发展目标,它们共同反映了我国新时期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而供给侧改革正是自上而下,从宏观到微观,从结构制度到道德意志的各领域、多维度改革,将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与国家政策紧密结合,从而根据需求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对我国乃至全世界而言,坚持走生态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个国家由表及里的综合国力发展要求,它直接关系着国家是否进步和民族是否自强。

四、开放:外贸转型与全球化

危与机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必须防范风险,应对挑战,抓住机遇。而在这些转危为机的过程形成的经验、模式与路径积淀是我们的财富,当新危机到来时,站在这些财富上我们便能看得更高更远,从而更加智慧的方式促进发展。推动转型过程的实现需要从起点开始就认清现实,找准劣势与不足,并及时把握时代的风向坐标,做好优势互补。当我国进行自我反思与批判,并以包容的心态积极吸纳人类一切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时,我国便由此确立了开放的发展理念。从这点来看,开放是改革的重要内容,改革是开放的必要准备和必然归宿。

改革开放是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下来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路线,“十三五”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旧是沿着此路线全面深化改革,而我国改革自始至终是为了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我国作为世界经济整体的一部分,其供给侧改革也会因此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所以,坚持以开放理念指导供给侧改革,将有利于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建设和优化升级,同时反馈给全世界可观的经济回报。我国长期以来以投资、消费、出口来促进经济增长,目前我国的外贸出口量世界第一,但对外贸易所面临的形势依旧严峻和复杂,主要体现在国内廉价和剩余劳动力较大,加工产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价格低,成本高,外贸结构亟待优化。但在可观的外贸进出口量面前,各国纷纷对我国提高贸易壁垒,增强安全监管和质量检测,并多次反对中国产品的倾销问题。中国在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输出总量和经济回报上的不合理结构问题,引来其他国家对中国贸易的不满,甚至将国际经济、贸易问题政治化,并对贸易摩擦问题和反倾销问题过于夸大。对此,我国必须主张:贸易就是贸易,不要用政治搀和,一把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问题政治化,就不好处理了,就没有客观标准了,因为政治是各个国家各说各话,贸易规则、国际经济规则那是确定的、是客观存在的。

我国的经济结构存在不合理、不平衡,并在过分扩大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中加剧了外贸结构的失衡。供给侧改革服务于经济的均衡性和整体性发展,满足国内人民的有效性需求,但国内国外作为优势互补、战略共赢、经济合作、政治互助和文化交融的有机统一体,改革所聚焦的也应包括外贸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工出口产品的对外需求和全球化下外国对中国经济的刺激作用,注重协调好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关系。同样地,基于开放理念的供给侧改革需要立足于制度创新,主要体现在外贸转型上,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以期适应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的需要。比如上海的供给侧改革,立足于全球化开放战略,以制度创新供给,建立高标准高水平的自贸试验区,以创新动力供给,建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以国际化资本要素供给,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金融中心,以国际化市场体系供给,创新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功能,以开放软实力供给,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大都市。全球化开放战略必须以我国的国情现状作为基准,针对我国在结构、领域、产业等各方面存在的优势劣势,在全球化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实现外贸转型、产品更新和贸易融通。同时,供给侧改革也有助于市场机制的完善,有利于我国在全球化竞争合作中运用规则、制度、法律来捍卫权益,以便更好地解决国际贸易和经济纠纷。

全球化下的竞争与合作是开放型经济建设对我国提出的新命题,当全球化以严苛高效的经济贸易呈现给中国时,原有的依赖进出口总量的“走出去”和“引进来”便无法适应发达国家精细化的生产模式,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在全球化竞争中由此转化成劣势。“一带一路”要求我们把握战略机遇,应对风险挑战,从国民的普遍认知开始,进而协助本国企业尽快树立危机意识,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打造品牌,并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对外战略中,机遇与挑战并存,能够激励各国人民在敢于冒险、敢于创新的氛围中创造新价值。供给侧改革同样如此,让我们分清在当前现实中的机遇挑战、优势劣势,并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生产经验,进而探索出自主创新的道路。

五、共享:改革深化与现代化

当今世界的特点是瞬息万变。中国能否在“变局”中寻找发展的答案,仍是一个未知数,但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探索的过程里开辟新路,与其说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倒不如说是我们在前进道路上始终保证社会主义旗帜昂扬。但今昔不是过往,我们在努力探索中国道路时,越发觉得“路”更难走了,大概是时代将中国置于“变局”中。当面对改革的“中转站”时,我国会从供给侧改革方略中察觉到风向的转变,其中对人民最深刻的变化是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人民共享。而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也由此从“物之道”向“人之道”转变。

当我国遭遇发展困局和人民面对生存危机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总能领导中国人民根据具体问题采取具体的解决对策,而这些对策往往以供给侧改革之类的国家宏观战略推进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并在前进中寻求平衡状态。供给侧改革针对中国道路的“变局”而采取有效路径,着重解决当下凸显的供需关系和结构性问题,但其侧重的不仅仅是健康、有序、活力、合理、高效的经济发展,还有更深层的意义,那就是促进社会公平,发展成果共享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供给侧改革下制度优化、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外贸转型等做法带有促进经济增长、完善市场秩序和实现经济转型等目标,同时也对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产生重大影响。所以,为更好地引领供给侧改革实现供给等目标,我国当下提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指导和引领改革的全面深化过程,尤其着重于经济和结构改革,使其作为其他领域改革的重要指引。

深化改革的主要目标是解决问题,剔除不利于中国发展的因素,将我国从各领域、各维度的不平衡状态调整到均衡状态,以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符合和谐的特征。纵观我国现代化的百年历史和成就,可以说,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成功实践的结果。然而,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物之道”日益凸显,“发展是硬道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等成为社会普遍认可的口号。相反,人的发展包括人的精神文化和道德水平的发展,社会公平或共同富裕等目标被大部分人抛到脑后了。总之,“人之道”被“物之道”所压抑、所淹没、所消解。共享是社会公平的直接体现,是“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根本理念,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准则,我国追求的现代化道路始终以人民利益为核心,努力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经济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培养大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形成全社会公平竞争的有效格局、提高人民的绿色生活品质。

我们对于供给侧改革方略的实施效果需要有准确的评价,而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最客观的评判标准。我国现代化道路的理想状态是共享,而实现这一切的力量是协调,中国模式具备的最大特色就是我们以国家的力量为主,推进实施供给侧改革方略。

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的矛盾问题,要从历史发展趋势的角度深入研究,统筹规划下一步的全面改革。这是当前关乎发展全局的重大现实问题。加快思想解放进程,抓住机遇,适应阶段变化,矛盾变化和环境变化,深化全面改革,就可以为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奠定最重要、最坚实的制度基础。全面深化改革既是为了解决当下的问题和矛盾,又是在此过程中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从而为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指引方向,而五大发展理念正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将会引领和指导供给侧又好又快地实现改革目标。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

猜你喜欢
供给改革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改革之路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瞧,那些改革推手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