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天格
摘要:江南园林以山水园林为基本形式,力求自然与人工巧妙、完美地结合,创造出自然舒适、温馨典雅的生活空间。
关键词:江南园林;营造;特色
一、参观顺序
1.瞻园
由南到北的顺序游览,静妙堂,南假山,北假山,北池
2.个园、瘦西湖
个园:北门进入,清漪亭,抱山楼,春山、夏山、秋山、冬山
瘦西湖:西门进入,依次参观全景区,二十四桥,五亭桥,吹台,徐园
3.西津渡、雨水花园试点
西津渡:英国领事馆旧址,救生会,昭关石塔,观音洞,待渡亭
雨水花园试点:自由参观
二、心得体会
1.瞻园
瞻园是南京仅存的两个古典私家园林之一(另一为现江苏省政协大院内的煦园),座落在建康路南,中华路东。该园明初为中山王徐达王府西花园;清改藩署;乾隆南巡时,两次来此园居住,并题名“瞻园”。太平天国建都南京,瞻园为东王杨秀清王府和夏官副丞相赖汉英的衙署,之后,遭到严重破坏。1958年起,由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刘敦桢教授主持进行“起坠兴废”的整修工作。现在的瞻园,就是灵活运用我国传统的造园理论和手法的成功范例。
瞻园以山石取胜,假山为全园的主景和骨干,东、西、北三座假山形式多样,山谷、水洞、瀑布、步石、石径组合而成。同时全园随处可见置石、叠石的布置(图1),使园中空间富有变化,打破了园墙的平淡、呆板。
瞻园的水体以聚为主,因此尽管瞻园面积有限,却依然可以感受到水面宽广。小桥和亭廊环绕周围,点缀以黄石太湖石,给人一种小中见大,小小的园中尽是江南美景的精华之感。
铺装方面大多采用卵石铺装,图案花式多样,不同颜色的卵石和其他材料如条砖拼出精致的纹路,显得素雅(图2)。
2.个园
扬州个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东关街北段,是中国园林中以叠石见长的著名园林景观,亦是全国四大名园之一。个园之景以竹石取胜,园名中的“个”字,即取了竹字的半边,应合了庭园里各色竹子。旨趣新颖,结构严密,是中国园林的孤例,也是扬州最富盛名的园景之一。
个园以四季假山为主题,在假山的堆叠手法上采用分峰用石的手法,用不同色彩和形象的山石表现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图3),形彩逼真,落笔生姿,娓娓动人,可以说是造园艺术上的孤本。
个园虽然紧邻街市,但是它的设计布局使得整个园区十分清幽,闹中取静。假山与建筑高低错落,富有变化,十分赏心悦目。
3.瘦西湖
扬州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瘦西湖就是其特色的代表。瘦西湖原名保障河,原本是人工开凿的城濠和通向古运河的水道,水面狭长,位于古城扬州的西北部。
瘦西湖水面狭长,园中大部分亭台楼阁和桥梁等都围绕着湖面展开,沿岸大部分景点都能配合湖面营造氛围。桥、岛、堤岸对湖面进行划分(图4),使得湖面形成了富有层次,曲折多变的湖光山色,同时岸边又各自形成多个小园,大多自称体系,但又以瘦西湖为共同的空间,形成一种小中见大的效果。
树池的简单的用石头进行围合,自然富有生气(图5);铺装方面同样以卵石铺装较多,也有与青石板等其他铺装材料相结合,整体营造出江南古典园林的清幽的美感(图6)。
4.西津渡
西津渡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镇江城西的云台山麓,是依附于破山栈道而建的一处历史遗迹。西津渡古街是镇江文物古迹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区,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所在。
西津渡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中西融合,入口处的喷泉(图7)、模纹花坛和周围的餐厅建筑透出浓浓的西式风格,外部富丽堂皇,内部装饰豪华,然而沿着台阶向上,展现在眼前的却是青砖灰瓦的中式建筑。传统的中国民居敦实厚重,淡雅淳朴,而西式建筑的形式多是不要求对称和轴线的,每栋建筑都以构图严密的单体建筑为中心。
园林的小品、建筑结构、铺装的形式和材质,中式和西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又和谐统一,正是因为这样使西津渡历史街区形成了独特鲜明的个性:注重特色,追求时尚,中西合璧,兼容并蓄。
5.雨水花园试点
雨水花园是在地势较低的区域种有植物的专类工程设施,它通过土壤和植物的过滤作用净化雨水,减少径流污染,同时消纳小面积汇流的初期雨水,减少径流量。在雨水利用方面,绿色基础设施理念为雨水花园的建设提供了网络框架,它将城市化过程中被分隔的绿色空间连接起来,以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而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一部分,雨水花园不仅保护了存在于景观之中的自然过程,而且将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镇江的雨水花园试点在植物的选择上运用了很多观赏草(图8),如蒲苇、狼尾草等。这类植物耐旱耐淹,低维护,同时还有较好的观赏效果,搭配圆柏、大花六道木和紫叶李,形成了良好的景观。有几部分土地用卵石铺地,保证有较强的渗透性,还形成了自然富有野趣的观赏景观,在生态效应和观赏价值两方面做到了平衡。
参考文献:
[1]倪亦楠.张洪.我国传统造园的成功范例瞻园[J].园林,2004,(4):24-25.
[2]钱辰方.个园历史及其特色[J].中国园林,1994,(10):3-4.
[3]胡蔡清.扬州瘦西湖公园赏析[J].山西建筑,2012,(12):248-249.
[4]鄂金书.西津渡历史街区建筑风格研究[J].中国名城,2009,(6):39-44.
[5]杨锐.雨水花园——雨水利用的景观策略[J].城市问题,2011,(12):51-55.
[6]王佳.王思思.雨水花園植物的选择与设计[J].北方园艺,2012,(9):77-8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