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感教育走进品德与社会课堂

2017-06-27 19:58宋玉芳
神州·上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人生观小学生

宋玉芳

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旨在从初级阶段对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塑造小学生的情感、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和态度,以及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有效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是否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事关学生树立正确道德观与价值观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生;品德与社会;人生观

品德与社会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如何把情感教育贯穿于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已成为重要任务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抓好学生的情感教学呢?具体地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智慧导入,催生情感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善于发现和利用教材中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新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

小学生喜欢明星,更喜欢流行歌曲,因而我们可以选择与教材内容有密切联系的歌曲作为开场导入新课,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受感染,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学效果事半功果。譬如,我在执教《爱心伴我成长》一课时,就用多媒体播放了韩红演唱的歌曲《天亮了》导入,从而不仅让学生在欣赏美妙歌曲的基础上切身感悟父母之爱,世界上最纯真、最无私的爱莫过于父母对子女的爱,而且对“活动交流”活动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创设情境,点燃情感

教学中所谓的触景生情,旨在要求教师在思品教学中创设一定能激发学生道德情感的教学情境,渲染一种能触动学生灵魂的情感,以境生情、以情激情,点燃情感火花,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道德情感的无穷魅力。教育情境的创设可以借助语言描述再现真实情境,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或图片营造一种意境,还原学生的真实记忆。

例如,以“遵守交通规则”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为同学们介绍社会中频繁出现的交通事故,并通过不同学生对不同角色的表演在课堂上再现交通事故的严重危害性。一名同学担当小记者报道近几天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一位同学担任肇事者,还有几名同学是受害者家属。通过学生亲自表演和教师相关资料的展示,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感染了学生的情感,使他们牢记教训并遵守交通规则。长此以往,更有利于情感教育的高效、高质展开。

三、有效对话,深化情感

对话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努力通过体验活动中的智慧对话,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学生情感的深化和行为的外化。

例如:在“環境污染”教学中,我让学生说一说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再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各种环境污染的资料,师生体验活动如下:

师:同学们,地球只有一个,要想使它更加美好,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1:不捕杀动物。

生2:不乱砍滥伐。

生3: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

师:同学们,拯救地球要从我们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要呼吁我们身边的每个人和我们一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让天更蓝、水更清、花更艳,真正做一名环境保护的绿色小卫士。

四、注重体验,激活情感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所生成的情感教育话题是以儿童“生活事件”的形式呈现的。对于儿童而言,他们只有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和领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完成各项活动目标。因此,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特定“角色”实践中唤起心中的情感,积累道德探索的直接经验。

以“让我们手拉手”教学为例,我出示了学校开运动会时,班级拍摄的照片,在同学们回味运动会给大家留下的美好回忆的同时,引导学生交流:当你要上场时,你的衣物是谁帮你照看的?当你站在起跑线上时,是谁在为你加油的?当你受伤时,是谁陪你去保健室的?唤醒学生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时的感受。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情景表演:壮壮踢球时撞到了同伴乐乐,两人差点打起来,后来经同学们劝阻,球赛继续玩下去,玩得很高兴。通过表演,让学生对同学之间矛盾的处理有情境感,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明白如果我们互相体谅了,小矛盾就没有了。情境表演可以让学生产生切身体会,而不是将结论停留在口头的空话。

五、效果评价,巩固情感

开展有效的课堂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检查他们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小学品德与社会不像语文、数学学科那样便于测试,这就更需要广大教师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找到适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之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恰当的评价,学生在适宜评价的启发下兴趣自然也会得到提高,同时也会促进他们发奋学习,努力去实现人生更大的目标。在新课标中,对小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评价,从过程化、多样化、实质性作了指导,所以这种评价不能单靠一张试卷,它需要教师对学生长期进行观察、访谈、甚至进行心理辅导,然后再作综合考察,同时,教师自身的形象也是学生学习的参照标准,所以教师在工作更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能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样学生的人生观就会逐步在提高,从而形成完美的人格。

总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不断提高对情感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人情感与价值观,进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智力素质与德育素质的同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胡兰芝.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教师,2015(21)

[2]潘伟.通情动情,智慧课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加强情感教育的探索[J].内蒙古教育,2015(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人生观小学生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