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部好的文艺作品总能带给人们从心灵上奇妙的感受。不同的艺术创作在受到不同环境的熏陶与影响,也受到不同的人群的认可与共鸣。作者用自己创作的艺术承载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引起人们审美观与价值观的肯定,从而思想相互交流沟通。人们用自己自己的审美感观,借助文字的力量去接触文艺作品中的精神世界和思想,用自身的理解、体验,文艺作品的韵意与中心思想相互融合时,产生发自内心的情感触动,就是文艺作品带给问们的精神共鸣与跨越时间地点的思想沟通。
关键词:共鸣;情感;思想
一、共鸣与沟通的意义
在文艺欣赏中,优秀的作品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人们在观看或阅读的过程中,对作者的作品描述的故事内容、作品人物的经历与思想发现与自己的经历有着深深相似,在欣赏过程中仿佛自己再次重温了过往,所以产生了浓浓的心灵的认同与认可。正是因为此,往往文艺作品在得到人们心灵的共鸣后,对作品的喜爱程度往往比其他作品更胜一筹。一些文艺作品因为承载了作者所处时代背景的文化特征,作者所处的的阶级与民族的不同,作品人物故事描绘的内容含义也大有所差异,对一些人群的审美观念与喜好更为直观深刻。
共鸣没有界限,不存在区别,是人们对优美作品的高度认同和对作家创作的肯定。观众在看表演时,演员的优秀表演与作品故事内容高度契合,把作品的人物情感完美的演绎出来,使观众的情感不禁融入其中感受心灵的震动,跟随表演中人物的思想情感,为人物的快乐而开心、为人物的遭遇感到愤慨、为人物的逝世感到悲伤、为人物的成就也与有荣焉。可以说文艺欣赏中的种种情感思想的波动与交融都是共鸣的体现,是对文艺作品的高度认同。
沟通是人们彼此交流感想与表达感情的重要方式,既可以在言语上或文字上,也可以用一些方式促进沟通交流。比如对文艺作品上的群体交流可以举办交流会、讲座、展览等方式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共同交流,传递自己的理解与思想。如果人们对文艺作品的理解与思想观念只是止于自己,那得到的只是片面的。与人沟通交流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见解与不同的思想,人们不再止于固步自封,而是放开思想相互融合升华,才会获益良多。
文艺作品的欣赏往往是给鉴赏者带来感性上的感受,使人们不禁沉浸文艺展现的世界中,忘却身在社会中苦恼与束缚,放开自己的情感。正是人们的审美观与文艺作品的美相互交融带来的感受。并且在阅读欣赏后,往往得到的感悟思想和对作者塑造的文艺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基于作者的文艺作品融入自己的人生经验、社会环境、文化涵养等作为素材,用自己的对思想和艺术灵感创作新的文艺作品来展现自我。
文艺作品欣赏是人们审美观念与思想观念的认知行为。一个人的认知与经验就像一个水池,只有这么多。但通过接触欣赏世界各地历史各个时期的作者用自己的经理和思想带来的智慧结晶,却是如大海般海纳百川一样丰富多彩知识无限的。所以通过文艺作品去欣赏接触另一个环境的知识、感受他人的生活经验和人生真谛、沟通交流分享彼此的见解和思想,正是文艺欣赏中共鸣与沟通带给人们的意义。
二、共鸣与沟通产生的原因
文学艺术源于生活,源于人们对生活的感悟,诗人用诗歌表达艺术,雕刻家用雕像表达艺术。作家用文章表达艺术等等,每个人的文艺作品在制作过程中都融入沉浸了自己的七情六欲,用不同的方式一步步构建自己的艺术世界。正是作者对自己的艺术的投入,使每一个文艺作品都不再死板,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物品,每一个艺术品都能让人们感受到其中的艺术世界。优秀的文艺作品用作者赋予它的独特韵味和艺术世界让人们为它着迷,愿意深入了解它和作者表达给人们的思想内涵,这正是在欣赏中产生共鸣的充分条件之一。共鸣的产生大致可以分为真实性与典型性、艺术性与审美观几个要素。
首先,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与故事环境的塑造必须要有真实性和典型性。真实性即合理性,多文学作品表达的意境与思想都和社会有一定的关联,是当时社会环境的写照。例如我国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虽然里面很多内容都有夸大和虚构,但背景和内容核心都是基于当时社会环境的真实性进行描绘的。从东汉末年天下大亂导致民不聊生,再由袁绍领导的诸侯联盟解散拉开的诸侯割裂混战时代,无不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作者基于历史对事件、人物、环境、情节等方面融入艺术进行刻画描绘,使内容生动准确,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这就是作者用真实而典型的艺术方式来渲染作品,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沟通交流,探讨彼此的看法。
其次,例如艺术家达·芬奇先生的的经典画作《蒙娜丽莎》,融入了艺术性和审美观的重要元素,真实性的描绘出这幅肖像画。自此往后的几百年,每一个欣赏到这幅画作的人无不沉迷欣赏这美丽的微笑。她的双眸明亮而温润、睫毛整齐而美观、红润迷人的嘴唇与俏丽的脸颊完美融为一体,仿佛不是画作,而是一个活生生的蒙娜丽莎再向你微笑。艺术的融入使人们在观赏时融入其中感受艺术的韵味,艺术的感染力使人们从心灵深处产生共鸣激发情感,享受艺术。
总结:
文艺欣赏中鉴赏者对作品的共鸣是同作品展现的思想情感的重要认同,他来自鉴赏者透过作品与作家的思想沟通交流,与它的内容品质产生共鸣。不仅是文学鉴赏中的特殊且又重要意义,也是文化思想的认同。艺术无有国界,它超越时代、民族、地域、阶级,它是一种由浅入深,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思想情感体验。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其中的美,感受其中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思想交融引起的共鸣,与人们沟通交流交互彼此的思想,寻找志同道合并求同存异的艺术思想与行为。
参考文献:
[1]张丽华.浅论文学鉴赏中的共鸣现象.《安徽文学月刊》.2008
[2]张守海.任南南.被遗忘的共鸣—试论文学创作中的共鸣现象.《文艺争鸣》.2013
[3]范齐英.浅谈中国声乐艺术—实践中的呼吸、共鸣、语言、情感.《大众文艺:理论》.2008
作者简介:邵文文(1996.07.08)女,汉族,籍贯:荆州市监利县,学历: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语言文学,单位:武汉东湖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