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兵
开年后,公司派我们五人小组去德国培训印刷机操作技术,为期三个月。
从汉堡国际机场出站,我们搭乘航空公司的巴士到市中心。沿途目之所及,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充满浓郁现代化气息的城市,古老的建筑、井然有序的街道、穿越时光岁月的店铺,反倒显出一种厚重、朴实的历史沧桑感来。
德国人办事严谨,思维缜密,除去接待上的繁文琐节,按事先谈好的合作协议,中介方次日就派人送我们坐高速列车,去往世界闻名的印刷之都——海德堡报到。
德国的印刷和包装技术非常先进,闻名遐迩。供应厂家先带我们参观了他们高端的印刷设备,接着请带我们的师傅就电脑监控、各种材质的印刷温度等技术难点为我们制定了教程。
同行的小王兼修过德语,有一定的读写能力。他日以继夜地啃了一本本教程,我们这才了解到,现在欧美诸国包装流行设计简约,印刷精准。在能保护商品的前提下,包装物用得越少越好,以降低自然资源的耗费,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培训期间我们发现,整个厂区周围绿草茵茵,花团锦簇,置身其间,像走进了植物园。车间里的印刷机高速运转,却听不到任何轰鸣声;地面洁净,不见杂物;操作工具摆放有序,技师来回巡视。操作工主要在监控室看仪表和电脑,工作时全神贯注,只有午休时才可向他们讨教技术问题。
初期接触,德国人看上去个个表情冷峻;相处久了,才觉得他们生性质朴。只不过几乎所有的德国人都有个共性,遇事刻板,“一根筋”,常用详实数据和图表讲道理。他们常说,一丝不苟、照章程操作是职业的本分,做出质量优良的产品才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最后,我们通过了近乎严苛的理论测试和相关工序的实际操作,拿到了有总技师签名的结业证书,证书就是一张单薄的纸。
临别前的后两天自由活动,我们走马观花,领略了当地市容和风土人情。在逛超市時,作为业内人士,我们特别留意德国本土生产的商品,总体印象是包装简洁,用材科学合理,有效避免了不必要的耗材。与那些来自新兴市场国家的产品相对比,或许德国制造在外观上不那么夺人眼球,但其质量尤为经久耐用,设计上更趋于人性化。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超市购完物,收银员不会递给你免费的塑料袋,言明得另收费,而且价格不菲。理货员会小心翼翼地拆开纸箱,按尺寸大小整整齐齐地堆好,交给专门的回收公司,以便循环使用。不少顾客自备布袋,极少购买那些印满花花绿绿图案的纸杯等一次性产品。
出国归来,徜徉在国内超市琳琅满目、包装艳丽的货架间,我们大发感叹:相比起德国讲求实用设计简约的产品,我们的包装有些奢华。当然,要想把节省资源、树立绿色理念变成厂家、商家和消费者的自觉行动,我们尚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