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汉合校学校教育转型的思考

2017-06-27 13:08徐红吾斯曼巴克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8期

徐红 吾斯曼?巴克

摘 要:以北京十一学校为样板的的选课走班、分层教学模式在克拉玛依市嫁接已经三四年了,形成一定的规模。对于民汉合校来说这种选课走班模式对民汉学生混合编班带来了机遇,同时民汉混合编班这项工作有很多细节问题需要我们慎重考虑。

关键词:民汉合校 混合编班 学校转型 双语班学生

克拉玛依教育改革在一中与十一学校联合办学的基础上拉开了帷幕,课程、课程资源研发、选课走班、取消班主任、导师制、学生自主研修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教育改革的词语不断地冲击着克拉玛依的教育界,熟悉是因为这些词汇已如雷贯耳,陌生是因为在克拉玛依的教育领域在一中实施改革之前从没有进行过尝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第三部分明确指出“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更高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方式,改进中学生升学推荐办法,创新研究生培养方法。探索高中阶段、高等学校拔尖学生培养模式”,这段文字让我们不禁赞叹北京十一学校何以有如此之前瞻性,早在2009年就开始进行选课走班、导师制、学分制,这无疑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而我们克拉玛依教育界的领导面对改革何以有着如此高的敏锐性及时与北京十一学校对接,以一中为试点进行改革!这种新的学校模式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在全国范围内铺开,而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学校转型的立场。

随着第一中学学校转型工作稳步推进,克拉玛依市第九中学、克拉玛依市南湖中学已于今年9月与第一中学无缝对接,实施了转型,克拉玛依市实验中学、第七中学、高级中学也根据学情纷纷尝试着新的教育模式,学校转型中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一套思路和方式,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问题与困难在改革的浪潮中初见端倪。而且每一所学校在学校转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因校情的不同而迥异。特别是对于民汉合校的学校,无疑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因种种原因,民族教育跟汉族教育有着一定的差异,在新一轮学校转型的改革浪潮中,这种差异会显得更为突出。怎样让这改革给我们的民族孩子也带来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怎样让改革为民族教育带来生机,怎样让民族教育不要拖改革的后腿,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学校领导必须认真去思考的问题。

2013年9月我市一中在嫁接北京十一学校的基础上进行了华丽的转型,在关注这个过程的同时,我也在思考对于我校这样一所市区最大的民汉合校,校情复杂的学校该如何踏上改革的步伐,实施转型,转型后我们将给民语言的孩子们提供怎样的课程,课程资源如何研发,民语班的孩子如何编班等等问题。下面我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仅供大家参考和研讨:

一、关于民语言班的课程问题:

学校转型,首先从改变课程入手,课程变了,育人模式必然要发生变化。而课程的开发对开发者的专业素养要求很高,高度也要很高,只有这样才能把三年乃至六年的课程有效的整合,才能够保证课程的科学性、连续性、实用性,才能保证课程符合国家标准,才能保证课程的理论价值和思想方向。多年的工作模式,我们的老师已经习惯了用现成的教材来组织教学,师资队伍里大多数老师是不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的。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专业队伍,没有高素养的学科专家的引领,我们将拿什么样的课程给我们的孩子?特别是课程资源的选择,是无法完成的。对此,我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1.关于民语言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语文教材的问题。

(1)教育局要牵头成立课程资源研发团队

目前我市民语言(双语)老师数量比较少,各个学校单独开发课程资源显然是不现实。教育局双语办与教研所联合组织各校学科骨干组成一个课程资源研发小组,提供相应的政策和经费支持。明确责任人,制定各个时间节点,分配相应的任务,责任到每一个参与人员,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聘请自治区教科院有关人员,乌鲁木齐高级中学、实验中学、23中学等学校优秀的老师,帮助审核这些资源,从而确保课程资源的思想性、方向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2)克拉玛依市民语言语文可以统一使用同一套教材。

对于克拉玛依范围内各民汉合校的民语言(双语)学生来说,不存在择校的问题,各个学校学生生源几乎均衡。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完全可以使用同一套教材。课程及课程资源是学校的产品,受用者是学生,为了保证每个孩子都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产品”,我们可以增加课程的种类供学生选择。每个学校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师资力量情况可以适当有选择性的使用。

(3)由于师资及为了减少开发课程及课程资源的工作量,课程资源主要以人教版教材为主,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课程的研发。

因为新疆维吾尔语文包括哈萨克语文教材只有一个版本——人教版语文教材,没有选择的余地,因此在进行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不可能进行太大的变动,我们能做的首先是编一个引导学生自学的细目或者手册:这个手册以课本为范例,作用是引导学生自学。虽然孩子小学六年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学业,但长期填鸭式、保姆式的学习方式,到了中学让学生自学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因为不知道学习什么,怎么学,这就需要老師要教学生自学,这本手册可以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给学生提供一个台阶,在老师预先指导下,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学习任务要明确,同时提供配套的练习题让学生验证自己的学习成果,学到了什么,学会了没有。当然老师还要命制前诊题、后测题,但是要做到学生学什么考什么。

其次分类课程资源的研发。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给学生提出的要求,有针对性的研发分类课程资源,比如阅读课程、写作课程、演讲课程、世界名著欣赏课程、维吾尔语法课程、成语教学课程等等。这部分课程主要是由听、说、读、写等不同技能模块构成,每一个模块可以自成体系,完全可以按照一中的“基础必修课程+补弱类自选课程+提升类自选课程”设置,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这部分课程的设计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方面考虑。

2.双语班汉语课如何开设

双语班汉语课历来都是作为一种语言学科来开设的,汉语课老师按照语言学的规律来制定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詞汇的背、理解、运用,句型的理解使用,语法结构,阅读理解等为主要形式。汉语课对民语言学生的要求不是很高。但随着双语教学的深入推进,汉语课的授课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双语班的孩子跟汉语言同步学习了汉语的《语文》教材了,现在的六年级学生就是这样上了六年的汉语的语文课。那么明年9月份他们上初一,我们要怎开设汉语课,是按照以前的做法给他们配发双语班《汉语》教材,还是跟小学接轨配发汉语的《语文》教材呢?

如果按照以前的做法给学生配发双语班的《汉语》教材,按《汉语》课程设置开设,对于一部分孩子来说太简单了,无疑是在浪费时间。

但是,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虽然双语班学生在小学学了六年的汉语语文,仍有一部分学生学的不是很好。加之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民语言孩子和汉语言孩子的要求不一样,对于民语言孩子的要求低,到了初中如果用汉语言的《语文》教材,用语文课的方式授课,这些孩子势必会跟不上。

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我的建议是选课走班之前组织学生进行汉语考试,用汉语言语文的命题方式进行测试,根据学生的成绩进行选课走班。语文基础好的学生跟汉语言学生混合编班上汉语言语文课,基础薄弱的学生单独编班上“汉语”课,如果这部分孩子较少可以跟汉语言学生混合编班,但援助课程一定要跟进,这样才能保证孩子不掉队。

另外,到了初三我们可以对孩子们进行汉语考试题型强化训练,以便适应中考。

从改革的目的来讲,我们要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虽然这是我们的目标,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困难,只要我们尽可能地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需求,为学生的发展着想,那么我们的改革就真的是成功了。

二、学校转型后民语言班孩子编班的问题

我校结构很复杂,是市区一所初高中均有的民汉合校完全中学,授课语言多,有汉语、哈萨克语、维吾尔语三种语言授课,学校转型后,民语言班的孩子编班问题也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这也可以说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难题。

也许有人会说不是选课走班吗,让学生自主选择,或者直接实行民汉混合编班,这样做看似简单,其实在后期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首先是初一的孩子年龄小,选课无疑会出现盲从,尽管你的培训很到位,但这种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其次是直接混合编班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否把“打造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落到实处?虽然民语言孩子跟汉语言孩子混合编班是今后发展的趋势,促进了民族教育的发展,也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备受家长和孩子的青睐,但到了中学实行一刀切,显然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对于民族孩子来讲,虽然小学六年上了汉语课,甚至是上了汉语言的语文课,但是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加之家庭环境,生活的圈子,汉语水平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我们不能高估这些孩子的汉语水平,忽略了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异,否则必然会给双语班的教学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其实学校转型对双语教学来说虽说是挑战,但更多的是机遇。

为了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我们先对初一民族孩子的汉语能力进行评估,通过评估按照汉语能力把孩子分三类。

第一类:汉语能力最强的一部分孩子直接跟汉语言孩子混合编班,所有的课程用汉语授课,选修母语课,力争初三毕业时按民考汉学生毕业。同时强化他们的英语,因为民族孩子在小学没有开设英语课,这部分孩子的英语老师要通过援助课加强一对一的指导培养。相信一个学期过后民族孩子的英语水平会有大幅提高,通过三年的努力会完成英语中考要求的教学目标。

第二类:汉语能力中等的孩子。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技术、艺术等课程跟汉语言班混合编班,跟汉语言学生一起学习,相关学科的民语言老师安排辅导老师,利用自习、答疑时间进行辅导,如果需要可利用援助课进行辅导。语文学科单独编班,汉语学科使用新疆双语班使用的“语文”教材。政史地等学科根据学生汉语言言情况和家长学生的意愿编班。英语作为选修课来学。

第三类:汉语基础、学习习惯达不到一定要求的孩子

在20 个人以内编班,由民语言老师组织教学。这部分孩子的目标定位是达到初中毕业的水平。

1.汉语学科使用新疆双语班使用的“汉语文”教材。

2.考虑到双语学生在小学没有学过英语的情况,建议单独编班。

3.政史地等学科用母语上课。第二类、第三类学生的政史地可以一起排课,语文、汉语、英语也可以一起排课。

任何一场改革都必然伴随着很强烈的阵痛,这是自然规律。目前我市进行的学校转型这场教育改革的力度是空前的,这对我们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克拉玛依教育多年的教育积淀和年轻有活力的教师队伍也时刻准备着接受此次挑战。相信只要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只要是为了教师的发展,为了孩子的成长,办法总比问题和困难多。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建议,亟待继续完善,继续探讨。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平心静气,认真思考;学校转型任重道远,但我们在仰望星空的同时,还要脚踏实地,结合校情、学情,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