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艳梅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1-0106-01
古诗文是前人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中的明珠,千百年来,滋养了无数代中国人。古代诗文的学习,对于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培养少年儿童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古诗文毕竟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较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精练、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这些都给小学生解读、体味古诗文带来了困难,也增加了古诗文教学的难度。对很多老师而言,古诗文教学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但是,我们如果能够在古诗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融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于一体的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传递、变动、再现等功能,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将非常有利于学生进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去感受诗境,领悟诗寓,表达诗意,从而使古诗词课堂教学诗意浓浓,画意浓浓,情意浓浓,很大程度地提高古诗教学效果。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兴趣入诗情
中国古典诗歌文字精炼、意境深远,很多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但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很难从精炼的词句中领略诗情画意。为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提供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思维材料,运用其精美的界面设计、古朴典雅的音乐,营造出浓郁的古诗文氛围,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直观地理解诗意,体会感情,起到激趣引情的作用。
教学《两小儿辩日》时,教师所制作的课件首页出示了一幅旭日初升的摄影作品,屏幕上一轮巨大的红日正欲跃海而出,画面本身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人无法不去注目,所有的学生都被吸引了,生动的画面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强烈的美感,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兴趣已经被调动起来了。
二、运用多媒体,想象诵读悟诗情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我们的小学生由于生活在农村里,对一些新鲜事物接触少,见得少,听得少,所以在课堂上往往缺少思维和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也差,接受新事物也比较慢,尤其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和离生活不太相近的知识。因此往往对古诗文的形象、意境感受肤浅。在这种情形之下,多媒体技术则能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具体的视觉画面,丰富学生感知,拓宽生活见闻,实现“情境教学”,从而顺利地再现课文中的事物及人物,便于学生理解作品的意境、主旨。比如,在教学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诗里所描写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诗中流露出的诗人身在异乡孤独、寂寞、思念家乡、挂念亲人的感情,就是成年人也难以领悟,更不用说小学生。教学这首诗时,在学生理解诗意后,让学生边诵读边想象,然后再以多媒体出现这样的画面:夜色笼罩,在江边,孤舟停泊,诗人立于船头,遥望天空,原野空旷,似乎天比树低;俯视江中,江水清澈,只有水中月影相伴。同时配上凄婉的古典乐曲和低沉的古诗朗诵。学生借助媒体的帮助自然会入情入境,与诗人同忧同愁。
三、运用多媒体,增大容量提效率
在古诗文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可以大幅度减少板书、绘图等花费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增大课堂容量,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相关信息。
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前,根据教案精心设计编排了教学软件。虽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课前的精心设计和准备却能极大地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课堂上,教师只要点击鼠标,就能在短时间里使学生看到清晰的画面、逼真的录像、动听的音乐……避免教師动手操作教具时的手忙脚乱和顾此失彼,从而赢得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一节课中,教师既完成了诗句理解和朗读、背诵训练,又对学生进行了作者简介、诗句评析和作者其他作品的欣赏。使学生提高了朗读水平,增强了审美情趣,也使学生对作家、作品、诗歌的风格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譬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适时拓展品读李白的“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使得学生更加感动于李白与孟浩然的这份深情厚谊,课堂尾声时拓展品读送别主题的古诗——《赠汪伦》《别董大》等等,整合了古诗主题,以一篇带多篇。
在古诗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学得扎实有效,更能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