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雪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1-0031-01
初中语文情景教学法是一种高效的培养初中生情感认识和价值观的教学策略,它的主要做法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通过多媒体及交流互动等形式创设形象生动的具体场景,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感受课文的魅力与意义所在,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寓教于乐,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激发学习兴趣,达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目的。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运用情境教学法呢?
一、利用语言要素创设有效情境
这是一种集节约化、灵活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教学情境形式,对教师在口语表达、情感艺术和身体表演等方面有较高的能力要求与较大的挑战性。执教者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让学生借助于众所共有的视听效果,在大脑中呈现出一幅幅鲜明简洁的图形画面,进而情生盎然之趣,心生意境之美。譬如有教师在开设《背影》教研课导入环节时说道:“同学们,人世间最无私的爱是什么?对,就是父母对子女的家庭伦理之爱!无论你是学生还是走上工作岗位的社会人,无论你是普通还是伟大,我们心中永远无法忘记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和关爱!有这样一位名人,他借助外貌、衣着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并通过前后几次对父亲背影的刻画,把一位平凡而伟大、质朴而深沉的父亲形象永远定格在我们的面前,令人心酸!令人感动!令人震撼!这就是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背影》……”“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面对教师的绘声绘色,在如此情境和心境之下,课堂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二、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创设情境,拉近审美距离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要让学生走进课堂情境,与其强制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不如运用教学手段,给学生营造一个富有吸引力的课堂磁场,让学生不知不觉置身其中,与作者的心灵沟通,与文本对话,展开语文探索的美妙之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有效的导入,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审美距离拉近,使学生能够对课文的审美意境融入其中。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是这样导入的,她先从春色说起,而后要学生背诵描写春的诗句,像杜甫的《绝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最后要学生从课文《春》中寻找,有哪些美丽的景物,罗列出来有什么?(山,树,草,花,鸟)等,有五彩缤纷的颜色,还有千姿百态的风景。通过这样的导人,学生的心一下子和课文拉近了距离,不知不觉融人到了课文所提供的春景之中,變得无比神往,自然就投入学习中。
三、使用设置问题的方法创设教学情景
初中生是具有叛逆性与论证性的,所以只要有足够吸引学生注意,引发学生想象的问题,学生便会自主地展开分析、质疑与思考。适当的提问,也有助于学生对于脑内情景的营造。它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如年龄的不同或心理发育的不同,把课文中涉及的知识穿插于课堂中的情景教学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带着问题来领略课文、感受课文中的情节,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内涵,从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使学生在情景教学中开发智力、全面提高素质,从而将在培养语文素养的同时促进各方面的发展。例如,在讲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教师可以先问学生:“你们的童年都是在哪里度过的啊?想不想了解下鲁迅的童年在哪里度过的呢?”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可以引入正题“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去了解下鲁迅的童年趣事。” 又如在《变色龙》这堂课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认为文中的奥楚蔑洛夫警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认为题目中的“变色龙”是在形容文中的哪个角色?在现今社会中这种“变色龙”存在吗?你喜欢这种人吗?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并发表出自己的意见,根据教师的问题,学生会自然而然的展开想象与分析,并进一步得出自己的观点,这样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分析与提出疑问的能力,让学生从机械性学习转变为自主性学习。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育方法,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情境教育的重要性,并可以灵活运用情境教育方法。同时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科学地创建课文问题,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