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凌云+余季惟
〔摘要〕随着新高考模式的推进,生涯教育成为了课程改革的重要教学内容,同时也成为学校教育的重大议题,而中学阶段是生涯探索重要时期。生涯探索是个体在探索动机的推动下,对自我和职业发展相关的环境进行探索,形成一定技能、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反馈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自我的发展和整合。本文根据学生在生涯课程上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文献探究了生涯探索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学开展生涯教育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生涯教育;影响因素;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18-0040-03
一、生涯探索的概念
生涯探索又稱为职业生涯探索或职业探索,是生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是个体建立自身职业目标并为之努力的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一方面,个体会寻求环境中的相关信息以充实自身对环境的认知和评价;另一方面,个体会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不断加深对自身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的了解,以此完善自我认识。现今,研究者结合以上观点普遍认为生涯探索是个体在探索动机的推动下,对自我和职业发展相关的环境进行探索,形成一定技能、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反馈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自我的发展和整合。
二、生涯探索的影响因素
(一)个体因素
首先,生涯探索被认为是个体在探索动机的推动下进行的,个体动机与生涯探索息息相关。社会学习理论重视个体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认为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变化中有重要作用[2],因此在社会学习理论的背景下,生涯探索是与人的间接学习有密切联系的。但由于个体很难观察到他人生涯探索的内部过程,并且个体并非生来具备生涯探索的经验,由此对比起个体的自主探索动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来自外部环境对生涯探索动机的激发、维持与推动是更为重要的[3]。与之不同的是,持自我决定理论的研究者认为生涯探索是自我决定的一部分。该部分研究者认为只要个体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就会对自己的行动做出自由的选择,所以生涯探索更是一个由内部动机驱使的过程[4]。
针对学生的生涯探索动机的激发,我设计了“小岛生存记 ——了解兴趣、发现能力、萌芽生涯规划”一课,课程设计以职业倾向测验“兴趣岛”(浪漫艺术岛、现代井然岛、沉思冥想岛、显赫富裕岛、自然原始岛、温暖友善岛)为载体,以霍兰德职业类型论( 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常规型、企业型)为基础,帮助学生在游戏体验中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在课堂中,学生首先根据各岛特点自主选择各具特色的小岛,与作出同样选择的同学一起来讨论彼此的登岛理由,接着通过对各岛典型职业人物机器人工程师丹尼尔·洪、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音乐家雅尼、护士南丁格尔、整理咨询师近藤麻理惠、企业家马云的认识与讨论,了解了“兴趣”和“能力”是做职业生涯规划的两个重要因素,从而进一步反思自己是否真正能在自己选择的岛上生活,激发探索自己职业兴趣和能力的意识。
其次,生涯探索也受到了性别的影响。在中学中,常出现的一个现象是男女生对自己所擅长和喜欢的学科有所界定。男生更倾向于钻研理科方面的内容,如数学、物理、化学,而女生常表示自己更喜欢文科,如语文、英语等。已有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在生涯探索行为和生涯信念上都有显著差异,女性往往比男性更消极地面对自己生涯探索的过程[4]。具体而言,女性在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评估时往往会低估,而男性则会高估他们的能力,即女性对比男性而言在生涯探索的过程中是更不自信的。与此同时,在环境以及社会取向的影响下,女性较男性更容易受到社会刻板印象的影响,如认为女性应温柔、小鸟依人、勤劳贤惠,从而使得女性对外部环境的探索范围缩小,将她们禁锢在社会刻板印象的影响中。
最后,生涯探索的过程和个体发展的过程是相互影响的,生涯探索是同一性探索的一个核心部分。在Super的职业发展阶段理论中,个体在做出职业决策之前必须有探索的过程,而个体在完善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会必然会涉及探索与承诺两个部分,这与生涯发展过程中的探索和决策是相似的。研究表明,不同同一性地位类型在生涯探索上的主效应显著,在环境探索和自我探索维度上,不同同一性类别的个体表现出的状态是不同的,同一性地位越高生涯探索得分越高,依次为达成型、延缓型、早闭型、混乱型。对比达成型同一性的个体而言,其余类别的个体更容易出现犹豫不决 、不清楚决策的步骤、对自己认识不足 、不知如何取得资料的情况[3]。
(二)同伴因素
同伴是个体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生涯探索方面也不例外。同伴是指具有相同背景、相同经历的个体组成的群体,且同伴这个群体中所有成员或绝大多数成员之间都应该是双向选择的朋友关系。研究显示,同伴关系对个体的生涯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当同伴间维持较好的关系时,个体更愿意进行环境探索且对职业选择更加谨慎与重视。同时,我们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更容易观察到当同伴更愿意去表达自己的理想或者规划时,个体也会更好地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暴露。
(三)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是影响个体生涯探索的重要因素。其中,家庭经济地位与个体的生涯探索呈显著正相关。生活于家庭经济地位较高的青少年往往会有更远大的职业抱负和预期,并愿意追求和探索有威望的职业。同时,如果父母是在职的状态,会有利于个体自身的生涯探索,会提供给个体一个积极的探索方向。如果父母能较多地给予个体社会支持,个体的生涯探索也会进行得更顺利。
在假期时,我校部分班级家委会组织学生走进职场,了解医生、检察官、军人等职业,并就一些学生能力范畴内的事情进行深入的职业体验,比如以军人的标准整理内务,学习简单的包扎等,这样的活动对学生的生涯探索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
三、中学开展生涯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中学生的生涯探索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生涯探索的最佳时期为中学时期。由于生涯探索是一个复杂多维的心理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所以学校在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时,应时刻关注学生生涯探索的状态。在生涯教育开始前,学校应确定中学生生涯探索时需达到的不同目标,有方向性地引导学生的生涯探索过程,使生涯教育在开展过程中能更加聚焦,有的放矢。同时,将生涯教育渗透到學科教育中,让学生能以更长远的眼光看待当下的学习的意义。
(二)重视学生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以能力观看待学生生涯探索过程
生涯探索虽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但探索的有效性仍然与个体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分不开。所以,学校应加强学生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辅导,使学生对自身有更全面的认识,尽可能地开发自己的潜能,探寻“我是谁”;帮助女生建立自信,打破刻板印象的束缚;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为生涯探索做好铺垫工作。
(三)学校应与家长及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开展生涯教育
个体的生涯探索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学校可以结合这些因素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涯教育。
首先,学校应意识到生涯探索是在“做中学”的过程。所以在开展生涯教育时,体验式教学方式应占主体地位,而传授式教学应处于辅助地位。因为生涯探索的目的并不在于了解相关的概念或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个体能够通过学习使自身生涯探索水平得到提升,在未来做出更明智的生涯决策和规划并为之努力实践。
其次,学校应将激发学生生涯探索动机放在重要位置。生涯探索的动机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是环境要求抑或是使个体充分了解环境信息都有利于个体生涯探索动机的提升,所以,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环境探索途径。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将家庭和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丰富学生的生涯探索。在开展生涯教育时,学校可以邀请从事不同工作的家长或社会人士,走进课堂,让他们结合自身经历,讲述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并请家长支持学生的生涯探索。此外,学校也应适当对学生生涯探索提出要求,从外部推动学生生涯探索的进程。
最后,学校应开展个性化的生涯探索辅导。每个人的生涯探索途径是不同的,所以能为个体提供一定的个性化指导是极为必要的。提供个性化指导可以有以下途径:其一,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推行导师制。其二,学校可按性别、兴趣等将学生进行分类,进行分层教学。在一堂课中,可以通过不同组探讨不同的问题、分组别提供不同的信息等形式来得以实现。
总之,生涯探索是一个需要个体自身努力以及环境推动的过程。学校作为中学生生活环境的核心,应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涯探索过程、个人发展状态,开辟有效的生涯教育途径,为学生提供重要的环境信息,促进学生的生涯探索,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钟思嘉.生涯咨询实战手册[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 (美)萨维科斯著.生涯咨询[M].郑世彦,马明伟,郭本禹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3] 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赵世俊,周燕.中学生生涯规划(高中版)[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旧市仙游县第二道德中学,莆田,351256)
编辑/刘 扬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