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治国
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中这样说过,我们并不需要如何使生活健全的新知识,而是急切需要认真地对待我们所相信的、所倡导的东西。我们心灵的革命并不需要新智慧,而是需要新的严肃的态度与献身精神。的确如此,生活和工作总是在平淡与简单中周而复始地延展,往往是信仰、责任、对待事物的精神和坚定的实践在推动着我们在这样的轨迹上创造与改变,而可能不是所谓的创意、灵感或者智慧。
課程改革促使了更多的力量去关注、研究基础教育,各种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层出不穷。本世纪以来,围绕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名词、新概念大批量产生出来。据统计,2004年以来,诸如爱的教育、生本课堂、合作学习、生态课堂等教育新词超过1000种。一方面,这表明基础教育的研究热点频出,关注度持续走高,课堂教学的“创意”不断;另一方面,也必须承认,这些新鲜理念和新的名词也在冲击着广大教师,“乱花渐欲迷人眼”,他们游走在各种新词之间,也迷失在教改的课堂中。没有接受新事物的勇气、固步自封、不能进行“心灵革命”的教师固然可悲,理应为教改大潮所淘汰;但是,如果没有自己对课堂教学、对教育的正确理解,没有对教育的严肃的态度与献身精神,一味地迎合潮流人云亦云,这样的教师是对教育的亵渎。
课程改革是国家推行的整体性的变革,是我国“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保证,多元的课堂教学实践是深化课堂改革的必然选择,提倡多元课程建设、多样性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特色化校本教研建设是其主要内涵。但是,在我们抛弃了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而面对多样性的选择的时候,很多教师和学校却一下失去了自我,或是在新旧交锋之间徘徊,或是在新思想、新词语所营造的“花园里”无所适从。如果认真分析一下,教师之所以陷入迷茫,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失去了对教育和教学的自我思考。那就是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也就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英国著名教育哲学家、教育目的论专家约翰·怀特指出:“教育应该增进受教育者的幸福,这种观念可能比那种认为教育应该以追求知识本身为目的的观点更有市场。”让学生得到幸福、快乐和平衡发展,并能按照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自我的方式自由发展,让他们热爱学校生活并在他们所取得的成绩中获得愉悦、得到满足,这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所以,教育是通向人的成长与发展的一个过程。
那么,作为教育者,我们心中的坚守是什么呢?我们是否应该对教育有清楚地认识,并以严肃的态度与献身的精神去行动呢?从这一点上说,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策略,可能仅仅是智慧的方法,或者实现目的的手段,而内心的精神则在指引我们的行动。
(作者系江苏省张家港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主任,教育博士,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