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强
(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
经济、制度与人的现代化
——从韩国总统“宿命”看国家转型
顾强
(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
本文首先回顾历任韩国总统的命运,指出这些人虽曾贵为总统,但皆不得善终,堪称韩国总统的“宿命”。接着,在分析韩国的第一次和第二次转型后提出,韩国已经实现了经济现代化和制度现代化。在分析了韩国的宏观制度后提出,韩国在制度建设方面总的是健全的,产生韩国总统“宿命”的原因不仅在于制度,更在于韩国还没有实现人的现代化。最后,文章提出韩国在成功实现第一和第二次转型后,还需实施第三次转型,即塑造人的现代化。
韩国总统;“宿命”;现代化;转型①
2016年10月24日,韩国JTBC电视台爆出没有任何政府职务的朴槿惠亲信崔顺实涉嫌干政的事情,此后“闺蜜门”事件不断演化和发酵,成为朴槿惠执政以来面临的最大危机。不但不得不向国民道歉,朴槿惠多位核心幕僚被迫辞职,更换了政府总理,11月22日韩国政府审议通过针对“亲信干政”事件成立特别检察组的法案。12月9日,韩国国会通过针对朴槿惠的弹劾动议案,其被停止执行职务,由国务总理黄教安替代主政。2017年3月10日上午,韩国宪法法院全票通过了对总统朴槿惠的弹劾案,立即罢免其总统职务。朴槿惠既是韩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总统,也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成功弹劾下台的总统。韩国自1948年8月15日建国至今已有68年,既实现了经济现代化,也实现了政治民主化,比较平稳地渡过了国家的第一和第二次转型。朴槿惠“闺蜜门”事件,表明韩国历任总统卸任后都没有逃出韩国总统的“宿命”,此现象令世人震惊之余,也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
纵观历任韩国总统的命运,虽曾贵为总统,但皆不得善终,堪称韩国总统的“宿命”。
(一)民主化之前韩国历任总统:难得善终
(二)民主化转型过程中韩国历任总统:自己身陷腐败
(三)民主化之后韩国历任总统:“亲属问题”缠身
李承晚、朴正熙、全斗焕和卢泰愚当政时,大搞独裁统治,其晚年难得善终本是罪有应得。1987年韩国举行总统大选,初次实现政权和平更替,走上了政治民主化之路。此后当选的历任总统本应名留青史,但都深陷腐败丑闻当中,使英名毁于一旦,令人惋惜。
转型理论认为,转型国家需要经历两次转型。第一次转型是开创经济建设以实现经济现代化;第二次转型是开创制度建设以实现制度现代化。[2] (P34~38)从韩国的发展轨迹来看,韩国历史上大体上也经历了这两次转型。
(一)韩国的第一次转型:经济现代化
20世纪60年代初,韩国依然异常贫困。“1962年国民生产总值仅23.6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87美元,对外贸易总额只有4.77亿美元,其中出口0.55亿美元,进口4.22亿美元。”[3] (P140)在朴槿惠之父朴正熙统治时期,韩国开启了快速的经济发展列车,韩国经济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起飞,创造了“汉江奇迹”,使韩国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朴正熙提出经济发展第一的战略,具体表现为增长导向型、工业导向型和出口导向型,运用强力行政手段和经济政策强制推行或诱导推行经济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使韩国跃升为中上等发达国家行列。在朴正熙之后,在历任韩国总统任内,除受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冲击之外,韩国经济总体上保持着比较平稳的发展。从经济上来看,韩国要20个世纪80年代在整体上就已经是一个现代化国家。现在的韩国,则是一个高度现代化国家。
韩国作为一个高度现代化的国家,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韩国的经济总量处于世界前列。2015年韩国GDP为1.36万亿美元,居世界第14位。考虑到韩国总人口的世界排名是27位,其经济总量已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其次,韩国有多个极具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从朴正熙开始,韩国政府在政策上就向大型企业倾斜,经过多年的发展韩国已经建立起了多个极具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财团。如三星集团、现代集团、SK集团、LG集团等。第三,是韩国人的人均GDP已经处于高收入国家行列。从下图可看出1962年~2015年韩国人均GDP的变化情况。
1962年~2015年韩国人均GDP(单位:1000美元)数据来源:世界银行①
2016年世界银行是按人均国民总收入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组,其中12476美元以上即为高收入国家。2015年韩国人均收入为27970.5美元,是此标准的两倍多。从世界排名来看,2015年韩国人均收入在全球181个国家和地区当中处于第29名。综合可见,韩国早已是一个高收入国家,韩国在经济上已经实现现代化,这是确定无疑的。
(二)韩国的第二次转型:制度现代化
韩国的第二次转型,体现为制度建设的现代化,其核心是通过制度的建设实现政治的民主化。韩国的第二次转型,主要是在卢泰愚、金泳三和金大中当政时期完成,此后不断得以巩固。
1.卢泰愚:开启政治民主化之门
1988年2月25日,韩国新宪法(第九部宪法)正式生效,为韩国在政治转型过程中建立民主政治体制打下了基础。新宪法规定只有总统或国会的大多数议员可以提请修宪,必须经三分之二以上的议员赞成及超过半数的全民公决方能通过修正案。新宪法削弱了总统的权力,规定总统选举实行直接选举,任期5年,取消总统解散国会的权力。
1987年12月16日,韩国举行总统选举,这是1960年后韩国首次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总统。虽然此次选举存在一些问题,但在韩国政治转型进程中意义重大,表明韩国在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总统选举前进行的选举制度改革,更取消了执政党在国会中的特权,使国会的作用得以更充分地发挥。
2.金泳三:从军人政权到文民政权
卢泰愚政权是从摆脱军事威权主义到向民主政治的过渡,金泳三政权是完成民主化的过渡。自1961年朴正熙改动军事政变后的32年间,除1979~1980崔圭夏短暂的8个月统治外,所有的总统都是军人,金泳三是此后第一位文职总统。金泳三上台后,实行多项改革。
首先,改组军队。铲除全斗焕和卢泰愚当政时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元会”及私人组织,大胆启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中下级军官,从而把军队牢牢地控制在政府手中。其次,财产实名制。金泳三就职后的第三天,便公布了自己及家人的私人财产。1993年8月12日,金泳三发布第16号紧急总统令,宣布实行“实名金融交易制度”,对于挤压腐败的生存空间起到积极作用。第三,改造政治体制。1994年3月4日通过了《制止不正当选举法》、《政治基金法》和《地方自治法》。这三部法律使公平选举、规范政治资金和实施地方自治三大问题得到极大解决。第四,审判前总统。1995年11月25日,卢泰愚以受贿罪被捕。1995年12月3日,全斗焕亦被捕。法院对二人进行了严厉审判,并予重判,其他涉案人员也受到严惩。这一世纪审判对清除威权主义残余、遏制腐败、实现依法治国以及匡正历史都起到积极作用。
3.金大中:第一位在野党总统
1997年12月18日,韩国总统大选,新政治国民会议的金大中战胜当时的执政党大国家党总统候选人李会昌以及同为在野党的国民新党候选人李仁济。这标志着韩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及其转型进入新阶段。此前全斗焕到卢泰愚、卢泰愚到金泳三,都是执政党内部的权力交接。亨廷顿认为:“民主的第一个标准是两个政党之间公平而公开地竞争选票,而政府不存在获几乎没有对反对派进行骚扰和限制。”[4] (P367)此次总统大选,金大中所在的在野党能与执政党公开而平等地展开竞争并胜选,首次实现了朝野政权和平更替,这既是韩国宪政史上的第一次,也是表明韩国民主政治转型更加成熟。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金大中对经济体制进行大幅改革,调整韩国经济结构,扶植中小企业。同时改变以往由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做法,以尽力减少政经不分、权钱交易等不良现象。
在经历了上述三位总统期间的努力之后,韩国在制度层面整体上已经实现了现代化,这从不久之后发生的卢武铉弹劾案中就能体现出来。2002年12月19日新千年民主党党员卢武铉当选韩国第十六届总统。2004年3月12日卢武铉受到弹劾,其总统职务被停止,高建总理权限代行。5月14日宪法裁判所驳回弹劾案中,卢武铉总统复出,弹劾案前后持续两个多月。卢武铉上台后一年就发生弹劾危机,虽然引发了一些负面影响,但也表明韩国的民主政治已经成熟。首先,总统弹劾案表明,韩国民主宪政原则已经牢固地建立起来。虽然弹劾案主要是党争的结果,但朝野、民众及宪法法院都在宪法的框架下展开斗争。在野党以卢开铉违反宪法为由提出弹劾并获国会通过,宪法法院以罢免理由不足为由驳回弹劾案,在野党也不得不接受宪法法院的判决。拥卢与反卢的普通民众走上街头游行,也并未引发大规模冲突。整个社会都是在民主宪政的框架下进行的。其次,总统的权力受到强有力的约束。在威权体制下,韩国总统的权力难受约束。卢武铉遭弹劾前违反了相关法律,不得不面对在野党的弹劾,表明韩国总统的权力已经不再不受约束,其行为也要受到强有力的约束。第三,市民社会走向成熟。在弹劾案发生的整个过程中韩国几乎没有出现大规模冲突,表明韩国社会正走向成熟与理智。总之,此案反映出韩国在制度层面也已经实现了现代化。至此,韩国已经成功地实现了第一经济转型和第二次制度转型。
郑君之死,是我从有关他的讣告上得知的。本来,死亡的原因是讣告的一个要件,然那个讣告没有他死亡的原因。后来,我得知他是死于其逆子的刀下。
(一)朴槿惠总统“宿命”的根源:人的现代化之缺乏
1.完善的制度建设
在制度层面,现有制度对韩国总统进行了多方面的约束和限制,使之不能为所欲为。韩国总统不但要受到国会、司法机关和在野党的制约,还要受到新闻媒体和反腐败的专门机构的有力监督,从以下分析可知:
国会和司法机关:韩国国会有立法、财政审查、外交和战争、人事、监督和弹劾等权力。对于政府,国会有权对之进行监督。总统实行的紧急财政、经济处理命令及紧急命令等都需要获得国会的批准。韩国宪法第六十五条规定“总统、国务总理、国务委员、行政各部长官、宪法裁判所法官、法官、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委员、监查院长、监查委员及其它法律规定的公务员在履行职务中违反宪法或法律时,国会可对弹劾的追诉进行议决”。韩国的司法机关也遵循司法独立的原则,韩国宪法第一百零三条规定“法官依据宪法和法律及其良心,独立做出审判。”
在野党:在朴正熙和全斗焕执政时期,政党受到打压甚至被取缔。1987年后,政党力量迅猛发展,并不断分化组合。依据韩国宪法第八条,韩国实行多党制,允许自由设立政党。国家依法对政党提供保护和必要的资金补助。经过多年的发展,韩国政党的力量已经得到巨大发展,执政党往往受到在野党的强大约束。卢泰愚政府受到金泳三的统一民主党和金大中的和平民主党的约束,金泳三政府受到金大中的新千年民主党的约束,金大中和卢武铉政府受到大国家党的约束,李明博政府受到由原大统合民主新党和开放国民党合并而成的新民主党的约束。在野党强有力的约束,使执政党和总统都不敢肆意妄为。
新闻媒体:韩国宪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所有国民享有言论、出版的自由和集会·结社的自由”。韩国新闻媒体对政府进行强有力的监督。在韩国,除KBS和韩联社的新闻台外,其他所有的都是私营或民营企业。因此,韩国政府难以控制媒体,反而要受到媒体的监督。媒体也要揭露和监督政府腐败为职责。卢泰愚和金泳三儿子金贤哲的腐败行为,媒体的揭发起到很大作用。2003年2月卢武铉就任韩国总统后不久,媒体就不断揭露有人到卢武铉二哥卢建平家买官的“丑闻”。2009年初,卢武铉家属腐败案爆发后,媒体对之进行广泛报道,并提出尖锐批评。自卢泰愚后,历任总统的腐败行为得以不断揭露,媒体起到了积极作用。
反腐败机构:为有效地遏制腐败,韩国政府下很大决心,也作出多方努力。进入21世纪后,更加强了其反腐力度。自金泳三政府实行“金融实名制”后,又制定了《反洗钱法》等法律杜绝腐败。在2001年出台《腐败防止法》和2002年建立腐败防止委员会,其目的也都是为了更有效地铲除腐败。“2003年,为了防止卢武铉总统的亲属圈与腐败现象有染,有关方面对总统的所有远近亲属实施24小时的监控措施。总统府建立一个独立的机构,负责监督总统亲属及局级官员,避免他们出现腐败行为。”[5] (P53)
韩国的制度建设固然有其不健全的一方面,如总统权力过大、反腐败机构受到总统的影响、政府对社会事务干涉过多等。但随着人类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不断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制度建设总有赶不上时代发展之时。当今时代,各国的制度建设也尚未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否则欧美各国国会也将失去立法之功能。因此,实现政治民主化后的韩国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不足之处是比较正常的现象。而且从以上分析可知,韩国宏观的制度建设是较健全的,因此如单把韩国总统的“宿命”归结为制度,有失偏颇。
2.人的现代化之缺失
从李承晚到朴槿惠,如此多的韩国总统都没有逃脱得了其“宿命”。如果说在民主化之前由于制度不够完善导致腐败,民主化之初是由于制度不够巩固也导致腐败。但在民主化已经非常巩固和完善的情况下,韩国总统依然接二连三地出现“亲属问题”,这就不能单从制度上找原因了。产生韩国总统“宿命”现象的,从整体来看,除了有制度层面的因素之外,同时也有人的原因。只在制度层面分析韩国总统的“宿命”是有失偏颇的。
从卢泰愚开启民主化之门开始,又经历了从金泳三、金大中到卢武铉、李明博,再到朴槿惠已历经六任总统,纵然制度建设有不健全之处,如六位总统都能洁身自好并对周围的人严加管束,在金钱的诱惑面前也不会“前腐后继”。如若六位总统中有一人能如此,也不会出现晚节不保之命运。反观之,六位总统全部陷入了韩国总统的“宿命”中,这就不能只从外部找原因,而更要从内部找原因了。因此,产生韩国总统“宿命”的原因,不仅限于制度,更重要的是在于人。不仅在于国家领袖的政治操守,也在于普通民众的道德素养,亦即韩国还没有实现人的现代化。
(二)国家转型第三个阶段:人的现代化
胡鞍钢教授提出,“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至少包括两个最主要的方面:一是经济现代化”,“二是制度现代化,即实现国家基本制度现代化,并实行‘良治’,确保国家利益最大化,全体人民福利最大化。”[6] (P1)笔者认为,制度现代化其核心应是政治民主化。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不但要有经济现代化和建设现代化,还要有人的现代化。前者是外部世界的现代化,后者是人内心的现代化。因此,不但要有第一和第二次转型,还应有第三次转型,而且第三次转型应以塑造人的现代化为中心。相较而言,人们更能感觉得到第一和第二次转型所取得的成果,第三次转型则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需要的时间更长,任务也更艰巨。
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制度会起到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作用。邓小平同志就曾提出“制度是决定因素”的著名论断。[7] (P308)他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7] (P333)但是,制度并非是万能的。制度也有其作用的局限性,有其作用的边界。同时人们不但要有好的制度,还要有与制度相适应的政治文化,有执行制度的高素质的人。之所以出现韩国总统的“宿命”这一奇特现象,并非是因为韩国的制度建设不够健全,而是因为韩国尚未培育起与现代制度相适应的政治文化。无论是政治领袖和社会精英,还是普通民众,与欧美国家公民的素质都相差甚远。否则,政治领袖不会受贿,社会精英也不会行贿。韩国人的政治素质,从近年来韩国政坛的腐败和普通民众遇事时的过激行为都能部分地反映出来。这也就决定了,韩国要建设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国家,还须实现本国的第三次转型,塑造人的现代化。
与其他国家一样,韩国文化也有自身的劣根。“韩国深受儒教伦理影响,讲究人情,重视人际关系,整个社会任人唯亲风气重,‘人情大于法,人情重于制度’的风气盛行。‘血缘、地缘、学缘、人缘’在韩国无论从政还是经商都很重要,‘请托文化’大行其道。在这种文化氛围下,政商勾结的丑闻也就层出不穷。”[8] (P32)加之长期以来,韩国以及许多东亚国家都没有受到民主政治文化的熏陶,因此第三次转型会更为艰难。
人的现代化,不但要有群体的现代化,还要有个体的现代化。前者包括国家和民族整体人口素质的提升和人的主体意识的强化,后者包括个人生存方式、发展以及选择方式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以人的自由、平等和幸福为发展的主轴,并贯穿到发展的整个过程。人的现代化要求人的素养的现代化,需要与现代科技、现代制度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相衔接。人的现代化,不仅要有文化知识的普遍提升,还需要有与经济现代化和制度现代化相匹配的道德水准。人的现代化,既需要精英阶层的现代化,也需要普罗大众素养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既需要政治家有较高的道德操守,也需要普通选民理智、客观和尊重政治规则。总而言之,人的现代化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知识文化、思想觉悟、道德水准、行为方式、规则意识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如果国家和民族在人的现代化方面长期没有长足的进步,其长期建立起来的经济现代化难以有效维系。同时经历多年建立起来的现代化制度,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与初始目标发生偏离和扭曲,甚至走向反面。因此,对于已经成功地实现第一和第二次转型的韩国而言,塑造人的现代化是其第三次转型的核心,而这将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当前的中国,既没有实现经济的现代化,又没有实现制度的现代化。第一次转型尚未完成,第二次转型所取得的成果也乏善可陈。韩国无论是在经济建设还是制度建设上,都远远走在中国前面。中国既要学习韩国在前两次转型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也需要尽量避免产生现在韩国所遇到的诸多难题,为中国将来的第三次转型作必要和较好的铺垫,而这也需要学者们的持续观察研究。
注释
①有关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官方网站:http://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NY.GNP.PCAP.CD?contextual=default&end=2015&locations=KR&start=1962&view=chart.
[1]王丹.情人沉默三十年索讨总统风流债:韩国前总统金泳三私生女风波始末[J].传奇文学选刊(人物金刊),2006,(4).
[2]胡鞍钢.第二次转型:以制度建设为中心[J].战略与管理,2002,(3).
[3]陈池.韩国[M].重庆 :重庆出版社,2004.
[4]塞缪尔·亨廷顿著,刘军宁译.第三波——20世纪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5]韩国反腐再出新招总统亲属均受监控[J].廉政大视野,2003,(12).
[6]胡鞍钢,王绍光,周建明.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增订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詹小洪.韩国历届总统无不涉贿[J].同舟共进(月刊),2009,(7).
[责任编辑:何 芳]
Economic, Institution and Human Modernization: From the "fate" of South Korea's Presidents to Look at the Country's Transformation
GU Qiang
(China-ase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xl Universrty,School of Marxism of 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530004,China)
This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former president of South Korea's fate,andpointed out that they were expensive as president, but it is impossible to acquire a peaceful end.That can called the South Korean President's "Fate". Then, after the analysis of Korea's first and second transition, the South Korea has achieved economic modern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 modernization. Put forward in the analysis of the macro institution of South Korea, South Korea in the institution construction in general is sound.What causes the South Korean President "Fate" is not only the institution, more in South Korea has not yet realize the human modernization. Finally, the paper proposed South Korea in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transition, it is necessary to implement the third transformation, that is, to shape the human modernization.
South Korean President; Fate; Modernization; Transformation
2017-04-25 [作者简介]顾强(1982-),男,广西玉林人,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东南亚政治问题的研究。
D55
A
1004-7077(2017)04-009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