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澜 领导力专家,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教授
有趣的领导力理论(续)
文/刘澜 领导力专家,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教授
有趣的领导力理论一共有十二个类别。之前谈到的七种,针对的是单现象的分析。其余的五种,涉及多现象的关系。
这个类别包含两种情形:看似不相关的现象其实是相关的;反之,看似相关的现象其实是独立的。前者如社会学家霍林西德(August Hollingshead)宣称:精神疾病与社会阶层在当时被认为是无关的,其实是相关的。后者如涂尔干在其关于自杀的著名研究中发现:自杀在当时被认为与精神病理学状态、种族、遗传及气候等因素相关,其实是无关的。
流行的看法认为能否成为领导者跟许多人格特质是相关的,比如智力、进取心、外向等等。许多学者也这样认为,这就是领导力中的特质学派。现在学术界普遍的共识是:能否成为领导者以及能否有效发挥领导力,跟人格特质无关。学术大师詹姆斯·马奇开玩笑说,能否成为领导者取决于你的三个决策,而跟其他因素无关。这三个决策是:第一,谁当你的父母;第二,你出生在何时何地;第三,你的性别是什么。
这个类别包含两种情形:看似可以共存的现象,其实是不能共存的;反之,看似不能共存的现象,其实是可以共存的。前者如文化理论家鲁日蒙(Denis de Rougemont)在《西方世界的爱情》一书中宣称,爱情与婚姻其实是不能相容的。后者如弗洛伊德的断言:爱与恨其实是可以相容的。
企业领导者尤其要学会发展后一种情形的有趣理论,把看似矛盾的事物,在头脑中融合一体,从而打开一片新天地。比如,竞争对手与合作伙伴看似是矛盾的,其实可以是相容的。做企业既要追求利润,又要追求意义。当领导既要描述美好的愿景,又要直面残酷的现实……这叫作整合思考,是领导者最重要的思考能力。
这个类别包含两种情形:看似正相关的现象,其实是负相关的;反之,看似负相关的现象,其实是正相关的。前者如社会学者卡普洛维奇(David Caplovitz)在《穷人花更多》一书中声称:对于许多货物或服务的支出,被认为在低收入水平上是减少的,其实是增加的。后者如托克维尔在其名著《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的结论:当时认为革命意愿是随生活水平的上升而下降的,事实上是随生活水平的上升而上升的。其实,这个类别还有更复杂的情形:被认为是线性共变的现象,其实是非线性共变的。下面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管理学者罗伯特·卡茨(Robert Katz)提出了著名的管理者的三大技能模型,认为管理者的技能分为三大类:技术能力、人际能力和概念能力。对于基层管理者,技术能力最重要;对于高层管理者,概念能力最重要;在每个层级,人际能力都很重要。这个结论比较容易理解:职务越高,技术能力越不重要,概念能力越重要。但是随着职位的上升,人际能力的重要性就一成不变吗?我在课堂上问了MBA学生这个问题。大多数人回答:随着职位的上升,人际能力越来越重要。
卡茨自己在提出这个模型的时候说,随着管理者职位的上升,人际能力的重要性是略有下降的。他的理由是:基层管理者经常需要跟人打交道,到了高层,直接管人的时间相对减少。我们还可以想出别的理由:比如,在管人这件事上,高层管理者可以更多地依赖助手、副职,而基层管理者必须亲自出马。想一想许多夫妻创业的例子,一般是其中一人更长于把握大局(概念能力),另一人更长于融合团队(人际能力)。因此,卡茨的说法可能成立,但也可能是另外一种情形:随着职务的上升,人际能力的重要性先是上升(从管事为主到管人为主了),然后随着职务的进一步上升,人际能力的重要性下降了(从管人到管全局了)。
这个类别包含两种情形:看似相似或者相同的现象,其实是对立的;反之,看似对立的现象,其实是相似或相同的。前者如著名的媒介思想家麦克卢汉的观点:广播和电视看似相似的现象,其实是对立的,一个是“热媒体”,一个是“冷媒体”。后者如思想家霍弗尔(Eric Hoffer)的断言:那些投身于对立的社会运动的狂热分子,其心理动机其实是相似的。
你为什么想要成为领导者,你拥有的是雄心还是野心?又如,你需要作决定还是决策?这两个词在英文中一模一样,看起来是一回事,但在管理上的重要性却是相反的:决定针对一时一事,而决策针对长期和全局。
这个类别包含两种情形:在一个因果关系中看似独立的现象,其实是相互影响的;反之,在一个因果关系中看似相互影响的现象,其实是独立的。
前者如社会学者贝克(Howard Becker)对“外部人”的研究:有些个体的怪异行为被人贴上了“不正常的人”的标签,其实他们的怪异行为是因为这个标签引发的。后者如社会学大师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所说:当时认为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决定了宗教,其实是宗教决定了经济。
在领导力中也有很多搞错因果关系的例子。比如,大家认为马云领导力强大,所以阿里巴巴业绩很好。有没有可能是反过来,是因为阿里巴巴业绩很好,所以我们归因于马云的领导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