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黄耀鹏
观察 OBSERVE
增资腾势本无关信心
□ 本刊记者 黄耀鹏
比亚迪称,将对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增资5亿元;戴姆勒中国则对等增资,双方维持50:50股比不变。增资完成后,腾势注册资金将由23.6亿元,增加到33.6亿元。不过,这家注册成立6年、产品上市3年的合资公司从未盈利。历年账面亏损叠加,已将注册资金吃光。
去年年底,比亚迪和戴姆勒同时从合资公司名称中消失,引发了舆论的猜疑。有说法认为,戴姆勒担心即将推出的EQ系列与腾势产品重叠,因此有对腾势去奔驰痕迹的意思。半年后增资,难道意味着回心转意?显然不能自圆其说。
比亚迪和戴姆勒对腾势增资,既是过渡期间的临时财务安排,又是对长远发展方向的再次确认。
这涉及到腾势新能源在比亚迪战略拼图里占据位置的问题。
树起腾势品牌,比亚迪的做法并不特殊。看看吉利与领克(LYNK & CO)以及长城与WEY就明白,这不是双品牌战略那么简单。在几年前,自主车企可没想这么明白,“撮堆儿”攒出好几个品牌,运营成本飙升外加效益不彰,没折腾多久就被迫鸣金收兵。
同样是“撮堆儿”,和现在有什么区别?
“主品牌”做扎实了,才能有闲钱养个高端品牌。而品牌是不是高端,自己说了不算,价格体系得到市场认同才行。这都需要时间、资金和市场口碑逐渐聚集到品牌上,成为品牌本身的一部分(就是常说的品牌价值)。这对任何一个整车厂商来说,都是代价昂贵的战略行动。有长远目标、不打算捞一票就走的厂商,走这一步是早晚的事。
漫长的“养成游戏”,过程虽然痛苦,可一旦炼成,则可以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断收获。品牌带来的附加价值是神奇的可再生资源,只要小心呵护,几乎是取之不竭的。
腾势正处于“养成”的初级阶段。鉴于只有一款产品,常年亏损和连续两年没有完成规划,都不能表明这个游戏无法持续。
问题在于现金流。去年腾势净亏损13亿元,今年一季度则亏损0.7亿元。看似账面亏损收窄,但现金流可能正在枯竭。
去年爆发的“骗补门”导致补贴停发了一年多,经过漫长的质证、甄别,很多新能源车企刚刚拿到了2015年的补贴。2016年的补贴发放日期很难预期,而且补贴退坡无法避免。退出时间表虽然在去年年初被确定为2020年,但这是在“骗补门”大规模爆发之前的事。此事件是否会导致退出机制的调整,尚无定论。有一点可以确定,单纯指望补贴过日子,混不了多久了。
腾势本身不是上市公司,其财务状况依托于比亚迪的财报。而且,除了特殊事件(比如这次增资公告),即便季报也无法反映企业现金流状况。增资至少有一部分理由是为了改善腾势的现金流状况。这一点,比亚迪并不讳言。
腾势连续两年售卖车辆都不超过3000辆。如果刨掉补贴,卖一辆赔一辆。正是由于补贴不能按时到位,导致现金流腾挪空间逐渐缩小。比亚迪以前的“输血”方式,是将自己的授信额度分享给腾势,前提是银行同意比亚迪为腾势背书。
2012年,在比亚迪正处于经营低谷的时候,国开行联合多家金融机构,为比亚迪提供超过100亿人民币的授信额度。不过,这些授信额度的存在,是经过比亚迪口径对外宣告的。比亚迪也据此稳住了阵脚。直到今日,人们仍相信国开行是比亚迪身后的“大哥”。
按照这个逻辑,国开行不可能拒绝腾势分享授信。而比亚迪不想延续以前的做法,多半出于腾势未来财报的考虑。毕竟增资能同时改善腾势的现金流和财报“美观程度”,而借款只会恶化后者。
至于戴姆勒,虽然同意此举,但属于被动增资。为了保持股比,戴姆勒没有更多选择。不过可以看出,戴姆勒没有沽清腾势股份的打算,对冲了去年更名引发的负面联想,至少算是一次站台行动。
增资和借款、授信的另一个区别,就是两大股东都对其前景投下信任票。对腾势早日实现盈利,有一定帮助。但更根本的解决方案,还要回到增强产品竞争力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