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贵
摘要: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以重视家教著称于世。不论是贫民百姓,还是圣贤名人,为人父母者,都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都希望自己的子女修养有为,出人头地。而教育子女修身处世的名言警句博大精深,古典家训堪为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之奇葩,在教育子女方面有着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必须坚持继承、借鉴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认真学习研究,汲取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以便更好地指导新时期家庭教育工作。
关键词:传统 家训 经典 教育 做人
一、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古代圣贤在家训中,首要告诫做父母的要对子女加强教育。宋代大学士家颐在《教子语》开篇就说:“人生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人生最快乐的事,没有什么比得上读书学习,人生最要紧的事,没有什么比得上教育子女。读书能获取知识,提升品质,当然这是最快乐的;教育子女可求家族香火长传,非他可比。古人把读书与教子相提并论,可见教子的意义重大。
为什么教子如此重要呢?古人也有精辟论述。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写给儿子的《诲学说》中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玉石作为一种物件,有稳定而不变的特质,虽然不雕琢成一件珍贵的器具,也不会失掉玉的特性。人却不一样,人的思想品行,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果不学习,不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就会变坏。你看,比喻多恰当,论理多深刻。古代尚且如此,在思想多元、社会转型的当代,因物欲横流、诚信缺失、诱惑迷人、环境纷杂等不良风气的侵袭,一些人看不清方向,弄不清是非,上当受骗,胡作非为,甚至违法犯罪。因此,“因物则迁”的危害对一些人特别是青少年就更加严重。
然而,我们一些家长,还秉承“树大自然直”的传统偏见,对社会复杂性视而不见,忘记了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看轻或放弃自己教子的责任。假借工作忙、顾不上,或文化低、不会教,把孩子的教育问题全部推给学校,导致孩子因家庭缺失温暖而到外边寻找刺激。迷恋网吧、离家出走、惹是生非、诈骗盗窃、甚至伤人杀人,这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为此,不少专家提醒已为父母的职场人士:要克服困难,寻求良策,努力实现事业与家庭的平衡。恰逢父母(特别是父亲)事业上的打拼期,也正是孩子需要关注关爱的青春期。那些无暇顾及子女的父母,或不善管教子女的父母,都要学点家教知识,关注孩子生理心理发展动向,担当起义不容辞的教子责任。同时,特别提醒:那些双双在外打工而家有学龄儿童的父母,更要注意尽到法律赋予家长对子女的监护职责。要采取有效措施与子女沟通交流。要懂得:富了这一代,毁了下一代的恶果不堪设想。
二、子女教育要及早进行
家长必须要重视对子女的教育。那么,什么时候开始教育为最好呢?北朝时儒士颜之推在他的《颜氏家训》中说:“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古时候,圣明的帝王有所谓胎教的方法:王后怀太子到了三个月后,就要到专门准备的房间里居住,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听的就不听,音乐和美味都要以礼仪加以节制。一般老百姓虽然做不到这样,也应当在孩子能识别大人的脸色,知道大人的喜怒时,就对他加以教诲,让他做他就去做,让他停止他就停止。可见,古之学者赞成家庭教育应从胎儿开始。纵然做不到胎教,也要从婴幼儿能认识感知周围人和事的时候就开始教育,该教孩子做的就引导他去做,孩子不该做的就坚决不让他去做。现代家庭和时尚妇女不也早就实施胎教了吗?按时给胎儿听音乐,甚至向胎儿喊话。至于说对婴幼儿的及早教育,民间早有“三岁看大,七岁至老”的说法。最近还看到一则消息,称美国研究人员开展一项最新研究,人的性格在童年时期的早期就能形成,从六七岁孩子身上可以预测出他成年后的一些行为,这说明对子女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为什么教育子女应该及早进行呢?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勉学》中说:“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人在幼年时,专心一致,长大后,注意力分散,所以一定要抓紧婴幼儿时强化教育,切不可等到长大后再去教育,那就丧失了最佳时机。现代教育专家也同样指出:千万不要忽视学前这个阶段,这个阶段是培养孩子养成各种良好习惯的最重要阶段。报载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位记者采访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问在您的一生里,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从那所学校里学到的呢?这位诺贝尔获奖者很自然地回答:在幼儿园。记者又问,学到什么呢?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这些。”这个朴素而清晰的回答正好说明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交往习惯以及思维习惯是从小培养的。正如孔子所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培养好习惯,不仅是在学校,在家庭更重要。因此,“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
三、把爱和教有机结合
父母爱自己的子女不言而喻。但把爱子和教子结合起来,并能理智地处理好慈爱和善教的关系,却不那么容易。北朝大儒士颜之推在他的《颜氏家训-教子》中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如果父母平时威严而有慈爱,那么子女就会敬畏谨慎,从而产生孝心。我看到人世间,有的做父母的,只知道溺爱子女而不知道教育子女,往往达不到育子的目的。同时颜氏告诫;对子女的饮食行为,任意放纵,本应告诫子女要注意的,反而加以奖励;本应呵斥警告的,反而一笑了之,这是不对的。这里提出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严和慈尺度的把握,要努力做到严慈相济,民主和谐。严过而慈不足,会造成亲子感情对立,父母的话塞耳不听。慈过而严不足,会造成子女放任自流,难以控制。待到子女的坏习气养成了,再去严厉制止,只能是“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即便鞭抽棍打到死的地步也树立不了父母的威信,只能招致子女更大的怨恨。现实中那些伤害甚至弑杀父母的活生生例子,难道还不足以引起警醒吗?据专家调查分析:过分溺爱,过分严厉,是我国目前家教中两大通病。过分溺爱可能与当代“一孩化”以及“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观念有关,过分严厉可能与传统的“父为子纲”“不打不成才”的观念有关。
親子关系到底应是什么样子呢?颜子推的观点是:“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狎者,亲近而态度不庄严;简者,怠慢而轻忽失礼。父亲和儿子的关系应该严肃,不该过分亲昵;亲生骨肉之间的相爱感情,不能不拘礼节。如果不拘礼节,那么慈爱就引不来孝敬。如果过分亲昵,那么怠慢不敬之心就会产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父母铁石心肠的人,都生在那些溺爱子女、对他们百依百顺、一味迁就、对他们没有任何要求的家庭。”按照现代民主型家庭来说,父母子女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做父母的,也应在子女面前做出好样子,不能随随便便,轻浮无理,不然,也将失掉固有的权威,让子女看不惯瞧不起。毕竟亲子平等,不同于一般的人际平等。固有的血缘角色权威在亲子关系中还是客观存在的。
所以,父母要爱自己的孩子,但不能溺爱、偏爱、无是非的爱。管教自己的孩子,须严格要求,但不能动辄打骂,甚至虐待,现代教育使孩子的民主、人权意识逐渐增强,父母血缘权威性逐渐减弱,“棍棒下出孝子”的观念已经过时。
四、家教成功的基础是家庭和睦
中国传统文化一个基本价值就是“和”。和为贵的理念涵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想治国平天下,必先修身齐家。三国时丞相长史向朗在《遗言戒子》中,教诲子孙凡事要和为贵。他说:“天地和则万物生,君臣和则国家平,九族和则动得所求,静得所安。”即:天地和谐,风调雨顺,则万物茁壮成长。君臣和谐,则全民团结,国家太平。全家族的人和谐,要想做的,什么事都能达到目的,就是静下闲暇时,也平安无事。这一段家训,作者从宏大自然到整个社会、乃至一个家庭三个层面,论述了“和谐”“天人合一”理念的普遍意义及重大作用。也道出了历代圣贤名士至死坚守“和谐”而不变的根本原因。“九族和则动得所求,静得所安”这句话,一语道出“家和万事兴”的真理所在。
怎样才能做到九族和呢?颜之推认为应该有一个好的家风,提倡“人伦为重”“兄弟相顾”等治家理念。但关键问题是长辈应当为晚辈做出榜样。他把这个榜样的作用,称之为“风化”。他在《颜氏家训-治家》中说:“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也就是说,家族风俗教化,是自上而下推行的,是前辈人影响后代人的。因此,父亲不慈爱,儿子就不会孝顺,长兄不友爱,弟弟就不恭敬,丈夫不讲亲义,妻子就不归顺。可见长辈榜样作用的重要。但这个作用的发挥,不是强制的,而是自然仿效的,这正是家庭血缘权威性的客观体现。所以,一个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对孩子的管教,有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然而,我们一些家庭就是缺乏一种祥和的气氛。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成员功能缺失,诸如:父母行为不端、父母离异或再婚、留守儿童等家庭,有的导致孩子在家庭中既没有温暖,又没有学习的榜样,也没有家规的约束,出现在家不听管教,外出惹是生非的恶性局面,这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五、关心子女读书,更要关心子女做人
古代贤人不仅自己乐于读书,而且特别重视子女读书,所以教子读书的家训比比皆是。唐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韩愈主张诵习“四书五经”,坚守“仁义礼乐”,并把教子读书视为家训之本。他在论述知识的价值作用时说:“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余。”黄金璧玉虽然贵重,但它的价值终有一天花费完而难以保存,学问就不一样,它藏在自己身上,只要活着就用之不竭。显然,知识贵于财宝。韩愈的这些话,深刻地论述了知识才学对人的生存发展的重要性,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正如宋时石林居士叶梦得在《石林家训一旦必读书》中教诲儿子要多读书,常读书,这是躲开丧身破家的良方。他说:“旦起须先读书三五卷,……暮夜见烛亦复然,若遇无事,终日不离几案。”就是说早读、晚读、无事终日读。相反,一天忙于琐事,日子长了就会“与书卷渐远,岂复更思学问?……近二三年,远五六年,未有不丧身破家者。”若与书渐渐疏远,那里还会想再去做学问,用不了多少时间就一定会丧身破家。尽管这里有追求私利的企图,但古人这种废寝忘食,持之以恒,追求向上,以防落后的读书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同时,不顾孩子的接受能力而随意加重学习负担,或不管孩子的意愿兴趣而随心强迫学这学那,也是值得注意和改进的。
在众多贤人家训中,大多既有如何求学的教诲,也有如何做人的教诲。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在《与长子受之》家训中告诫儿子,要努力求学,做到:“早晚受业请益,随众例不得怠慢。”同时要儿子做到:“居处须是居敬,不得倨肆惰慢,言语需要谛当,不得戏笑喧哗。凡事谦恭,不得尚气凌人,自取耻辱。”“不得饮酒,荒思学业。”“交游之间,尤当审择。”对自己的不足要“须痛加检点而矫革之,不可荏苒渐习,自趋小人之域”。起居尊重别人,不得傲慢懒惰,言语慎重得当,交友慎重选择,缺点坚决革除,坏习惯不再沾染。这些立身处人之道,是基本的礼仪品行,这在当代更是必需的。
纵观我们现代的父母,对待子女的学习内容、学习成绩应该说是用心良苦,但关心子女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为人处事的品行是不够的,甚至有的是非常不够的。
六、家教的重点是道德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显明的特点,就是注重修身养性,注重人的价值凸显。由此建立了完善的以“仁”为核心,义、善、礼等为标志的道德思想体系。以儒家为例,孔子所描述的“道”,就是指适应当时社会的行为规范准则,这是社会客观的共同需要。所谓“德”是指人内心的信念追求、情感体验与行为习惯,显然这是带有主观色彩的东西。孔子在处理客观的“道”和主观的“德”的关系时,特别重视积极开展主观的思想检查,反求诸己,使适应社会客观的“道”的规范变为每个人内在的自觉追求,这一点很像要自觉改造主观世界,以适应客观世界需要的现代观念。他把这种主观的思想改造过程叫“内省”,并认为这是成为君子的必由之路。三国时刘备临终时给儿子的遗诏中,勉励儿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宋时王安石说得就更清楚,他在《致一论》中说:“以小善为无益,以小恶为无伤,凡此皆非所以安身崇德也。”认为做一件小的好事对自己也没有多大的好处,做一件小的坏事对自己的品德也没多大的伤害,所有这些都不是使自己生活安宁、道德高尚的正确态度。事实上积小恶为大恶是一个人走向深渊的必然结果,而积小善为大善也是成功人士的必由之路。
当然,是从善还是为恶,重要的是内心思想活动的驱使。这方面,明时忠臣杨继盛有精彩论述,他在被害前写给儿子的遗嘱中说:“心为人一身之主,如树之根,如果之蒂,最不可先坏了心。心里若是存天理,存公道,则行出来,便都是好事,便是君子这边的人。心里若存的是人欲,是私意,虽欲行好事,也是有始无终……方行一事,则思之:以为‘此事合天理、不合天理?若不合天理,便止而勿行;若是合天理,便行。”上面这一段文字,活龙活现地呈现出内心自省的全过程。同时也揭示了自省依据、自省结果对人行为制约的重大作用。现在,这个内省模式对我们还是有指导意义的。我们要从小教育子女遇事多为他人着想,为集体、为社会着想,反思偏见与私欲,那一定会使自己的行为合天理,适公道,有益社会。
七、理想志向是子女成才的必备前提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和道德思想的突出体现。而早立志、立大志是古代家训中常见的重要内容。所谓志,一是说志向,即将来要做什么事,要成什么人;二是说志气,即追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立大志,就是要树立远大理想,并同时要对美好未来无限憧憬和不懈追求,自强不息。魏晉时的著名思想家嵇康在给儿子的一篇家训中,特别强调立志对于人生的极端重要性,同时论述了实现志向应注意的事项。他说:“人无志,非人也。但君子用心,所欲准行,自当量其善者,必拟议而后动。”人不树立志向,就不能算是人。但君子考虑事情,行为不离准则规范,总是要效仿好人的榜样,经过认真策划后,再付诸实施。同时强调如果要做的事已定,就要暗下决心,发誓做好。如果一旦小事私情取胜,那么,立志要做的事就会半途而废,功亏一篑。这一论述,明确地告知儿子,立志不能盲目随便,要认真思考,实事求是,选准方向,确定目标。一旦目标确定,就要努力实施,不能动摇。既不能被外界的诱惑而干扰,也不能被自己的懒惰而荒废。勾画出一条立志、守志、成才的人生成功之路。
关于立志成才的话题,三国时丞相诸葛亮更有精辟论述。他在《戒外甥书》这篇家训中说:“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一个人树立志向应该高尚远大,仰慕前代有德才的人,灭绝个人情欲,抛弃停滞不前的思想,使自己要做高尚人的志向显露出来,让别人能恳切地感受到。另诸葛亮在给儿子的《诫子书》中四句名言更是广为流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材,非志无以成学。”可见,“明志”对于“广才、成学”的极端重要性。立志与成功有着内在的联系,虽然,立志者未必都能成功,但无志者肯定都不会成功。当然,立志要胜人,更要胜己,正如战国时韩非之名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胜己。”
当然,古人教子立志的目标是齐贤达仕,光宗耀祖,带有浓厚的封建伦理色彩,这和当代以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理想信念是格格不入的。但古人重视立志,并为之而不懈努力的精神是可取的。当代,在多渠道、多元化立志成才的道路上,行行都能出状元,只要有创新之意,务实之能,持之以恒,肯定会越走越广阔,越走越辉煌。
八、树立正确的名实观
正确的名实观就是人和事的名符其实,名实一致。用古语说就是“言者忠信,行者笃敬。”诚信是道德的基础。当代市场经济社会,实则应是诚信经济,法制社会。然而,就在和谐主旋律中,变调跑调时有发生。身为高官,贪污腐化,道德败坏;社会名流,巧装打扮,丑事不断。一些广告宣传说得天花乱坠,实为次品假货。追逐名利是当代社会的一大热点,同时,过分的追逐名利又沦为当代社会的一大污点。追求名实一致是我国优良传统美德之一,也是贤人家训的重点。最有名的应是颜之推《颜氏家训一名实》篇。他开篇就论述了名实的一致性。他说:“名之与实,忧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名与实就像形与影一样。如果一个人德才兼备,他的名声必定好;一个女子如果容貌艳丽,那么她的影子也必定很美。接着痛斥了那些只要名不要实的心理丑态,他说:“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现在,有些人不注意道德修养而又想在社会上获得好名声,就像容貌丑陋却想在镜中看到漂亮的影子一样。这显然是痴心妄想。紧接着他提出三个不同层次的求名者,即:“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并进一步论述了三者的特点,即道德高尚的人是不求名声的;道德修养中等的,想通过自己的行为获得好名声,且担心别人看不到自己做得好事;道德很差的,则不择手段窃取虚假的好名声。显然,忘名者最高尚,人生最高境界正是既品德高尚,又淡泊名利。其次,立名者,在当代多元价值观社会也是可取的,要想有好名声,先得修身养性,多做善事。只有窃名者,无论如何不容其存身,必须予以揭穿,令其原形毕露。
如何建立自己良好的社会声誉?东汉时硕儒郑玄在晚年写给儿子的《戒子益恩书》中,在讲述了自己求学、辞绝做官、潜心著述一生经历后,正面训戒儿子,须在学业、生活方方面面,力求建立好的声誉。他说:“其勖求君子之道,研钻勿替,敬慎威仪,以近有德。显誉成于僚友,德行立于己志。”意思是要勤勉追求人格高尚的人的学说,深入钻研,不要废弃,做事要严肃谨慎,保持庄严的容貌仪表,以此来接近有道德的人。这样,显赫的声誉在同伴朋友中自然形成,良好的德行在自己的志向中自然建立。这也正如前面所说:“德艺周厚,则名必善。”
然而,做了好事,大家一定能异口同声赞誉吗?也不见得。特别是在当代多元的社会意识形态与复杂的社会舆论中,什么事都有人说三道四,甚至流言蜚语。难道好事就不做了吗?显然不是。那么,如何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别人对自己的指责议论甚至诽谤呢?三国时名仕王昶对子的家训中有精彩论述。他说:“人或毁己,当退而求之于身。……闻人毁己而忿者,恶丑声之加人也。人报者滋甚,不如默而自修己也。”当有人说自己的坏话,诋毁自己时,应该先退一步,好好从自己身上寻求原因。听到别人诋毁自己就发怒,把坏名声强加于人,报复别人只能使自己的名声更坏,不如保持沉默并修养自身。正如谚语所言;“救寒莫于重裘,止谤莫于自修。”毛主席说得更好,那就是:“有者改之,无者加勉。”
九、学会交朋友
古谚语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现代歌曲唱道:朋友多了路好走,朋友多了春常在。可见,拥有朋友,特别是好朋友,对于一个人是多么重要。特别是在当代,要想成就某一项事业,即便有了好政策,好机遇,一个人也是很难做到,必须靠团队、靠朋友、靠协作精神。可以这样说,朋友是一个人一生中重要的财富,他既是精神财富,也是物资财富。当然,从一个人的朋友圈子,也可以直射出这个人自身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举止的水平层次。
古人结交朋友的标准,大都是遵循孔子的主张。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孔子把交朋友分两类各三种,有益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诚信的人、见多识广的人交友。有害的交友三种:同善于走歪门邪道的人、善于阿谀奉承的人、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友。这三种人,过去是损人,在现代生活中,更是花样翻新,防不胜防,须时刻保持警惕。
三国时名臣刘广下面加異在写给他弟弟的一封信中,专门告诫要同贤能的人交朋友,劝其坚决同不修德行的人绝交。他说:“夫交友之美,在于得贤,不可不详。而世之交者,不审择人,务合党众,违先圣人交友之义,此非厚己辅仁之谓也。”结交朋友的好处,就在于能够得到有德才的人帮助。因此,不可不审慎选择。而当今世上交朋友的,往往不能慎重地选择朋友,正确地结交朋友,甚至一定要结成团伙,这完全违背了圣人孔子有关交友的教导,当然不能称作厚己辅仁。南宋思想家朱熹在家训中也告诫儿子:“交游之间,尤当审择,大凡敦厚忠信,能言吾过者,益友也;其谄谀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交朋友,尤其要慎重选择,一般来说,待人忠厚老实,能检讨自己缺点和过失的人,是好朋友,那些阿谀奉承、语言轻薄、傲慢放荡、引诱他人做坏事的人,是坏朋友。
上述家训告诉我们:要想交朋友,要目的明确,那就是“在于得贤”。如果目的不纯,胡乱交友,那就有可能有害而无益;要标准正确,那就是“敦厚忠信”,如果朋友华而不实,那就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标准不正确,态度不审慎,又不倾听别人劝告,那很有可能坏朋友乘机而人。要维护友情,也要善于割除自己的毛病,以诚相见。
当代社会,思想活跃,价值观多元,市场精彩纷呈,诱惑甚多,给择友带来极大难度,而我们的孩子,从小少伙伴,家庭多呵护,交往缺经验,能力相对差。所以,培养和提高孩子择友、辨友、处友的能力至关重要。
十、崇尚勤俭,鄙视奢靡
古人云:历览古今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过去,无论是贤人,还是平民百姓,总是崇尚勤俭。就连明君皇帝都把节俭作为“帝范”来推崇。唐太宗李世民认为,凡盛世清明之君,必保持节俭的美德。即便是富有四海,也要安于俭约而不奢侈。他在写给儿子李治《帝范》一文中说:“斯二者荣辱之端,奢侈由人,安危在己。”他认为骄奢与节俭,是荣与辱的开端,奢侈与节俭由人自己决定,他涉及到自身的生存与安危,寥寥数语指出崇俭的地位和作用。他告诫儿子要懂得:“五关近闭,则嘉命远盈;千欲内攻,则凶源外发。”如果耳目鼻口身的情欲尽快收敛,则美德会长远充盈。如果千种嗜欲攻身,则必有可怕之事外发。这深刻地阐述了遏制不该所得欲望对于美德修养的极端重要性。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一个人,特别是那些上流社会权势之人,如若肆意放纵,贪得无厌,终酿大祸。如若依规约束,严于克己,则可平安无事,那些高官由此而落马的悲剧应为世人警惕。
宋代《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为教育儿子司马康,专门作《训俭示康》。在这篇家训中,他针对当时社会上奢侈的现实,深刻地抨击为“风俗颓弊”,并明确表示:“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在许多人都以奢侈浪费为荣时,司马光心里却认为节约朴素是美德,别人笑他寒碜丢人,他却不以为然。并清醒地认为,古人以简朴为美德,现在人却以简朴为耻辱而予以指责,真是奇怪啊!同时,他告诫儿子一定要懂得:“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如果坚守俭朴,就不会有过多的欲求,个人欲求少了,就不会被钱物所支配,就可以沿着正道行事;相反羡慕奢侈,过多欲求,就会贪图富贵而误入歧途,迅速召来灾祸。所以,“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就是说,俭朴和美德是相同的,奢侈是最大的恶。那些道德品质优良的人,都是以俭朴作基础的。
大家都知道,清代曾国藩注重家风,家教甚严。他在给儿子信中自我表白:“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曾国藩的态度是,保持俭朴家风,极其勤俭行,稍微丰裕一点也行,但太富足就不敢了。这个思想对于我们现代生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现代生活已不像以前极其节俭,小康已达丰裕,但如果超过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而追求过分富足,必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恶果。我们还是要记住: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不可贪恋奢华而养成懒惰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