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劲松,彭祥来,李立群
(汕尾市人民医院神经二科,广东 汕尾 516600)
脑血管疾病患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现今介入神经放射学治疗已经成为该类疾病患者一类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案,但是考虑到脑组织生理结构和病理生理的特殊性,导致介入治疗时容易引发脑血管痉挛等不良情况,直接对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与预后造成一定的影响[1]。异丙酚与佩尔地平在该类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意义显著,具有作用时间短、起效迅速、代谢迅速等优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选择我院2015-06—2016-12间收治的9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医护人员同所有患者详细讲解了本次研究的目的、方法、意义等,获得所有患者的知情同意纳入本次研究。
利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9例。常规组男女患者之比为27/22,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5.23±3.47)岁;疾病种类:12例颅内动静脉畸形,15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2例颅内动脉瘤,10例高血压脑出血;实验组男女患者之比为26/23,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5.47±3.44)岁;疾病种类:13例颅内动静脉畸形,16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1例颅内动脉瘤,9例高血压脑出血。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可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常规组单纯采取安定类镇静药治疗,对实验组采取异丙酚联合佩尔地平治疗,在麻醉诱导后采取静脉输液的形式输注异丙酚联合佩尔地平,其中异丙酚给药剂量为(2.0±0.5)mg/kg/h,佩尔地平给药剂量为(0.10±0.05)mg/kg/h,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压波动情况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
实验组患者血压波动情况相比常规组较为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压波动情况 mmHg
实验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常规组(3/49,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脑血管介入技术具有耗时短、创伤小、治疗效果显著[2]等优势,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基层医院中,但是在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较为常见脑血管痉挛现象,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并发症情况。分析其主要的发生原因是由于导管与栓塞材料对血管壁机械性刺激引发,另外,围手术期血压波动范围较大也是重要的一类因素,当出现脑血管痉挛现象后,应即刻帮助患者降低血压、扩张血管或者停止手术治疗,给予解痉药物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
本次研究对实验组患者采取异丙酚与佩尔地平进行治疗,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其中佩尔地平属于一类强效的钙拮抗剂[3],药物起效速度较快,作用时间较短,不存在较为明显的负性肌力作用,可选择性地作用于人体血管平滑肌,不会使得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并帮助患者进一步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得心脏后负荷进一步减低,减轻心肌耗氧量,停止用药后不会出现反跳现象。异丙酚属于临床上一类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的麻醉镇静剂,镇静与镇吐效果均较为显著,可达到脑保护的作用,两种药物作用时间均较短、起效速度较快,可帮助该类疾病患者达到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维持良好的血流动力学,并帮助患者适度降低,对脑血管进行扩张,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压波动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且实验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由此可知,在脑血管介入治疗中,采用异丙酚、佩尔地平可明显降低患者脑血管痉挛发生率,稳定血压水平,值得实践推广。
[1] 杨学凤.介入护理在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4):159-161.
[2] 李鹏.脑分水岭梗死脑血管介入诊断与治疗18例临床疗效评价[J].当代医学,2016,22(20):72-73.
[3] 李小妹.股动脉压迫器治疗脑血管介入术后股动静脉瘘的临床护理[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3):144-145.